印度象开跳中国舞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媒介素养的例子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08:37

作者:崔启亮 原始出处:软件质量研究www.SQStudy.org

2006年7月24日,印度塔塔咨询服务亚洲太平洋私人有限公司(TCS),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大用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和天津华苑软件园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共同建立一家大规模软件合资公司-塔塔信息技术(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合资公司)。此举标志着酝酿已久的中印软件外包合作迈开了实质性步伐,对于中国软件外包产业的新格局将产生重大影响。

并非“引狼入室”

软件外包成为风靡全球的软件生产新模式,印度在软件外包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几乎垄断了80%以上的美国软件外包市场。我国正成为增长最快的软件外包服务市场,特别在日本软件外包市场处于垄断地位。但是日本软件外包市场的规模不很大,利润不如欧美市场丰厚,所以与印度的软件外包成功企业共同开拓欧美高端外包服务市场成为一条捷径。与此同时,印度也希望在全球取得更多的外包份额,从欧美拓展到日韩东亚市场。因此,中印软件外包行业在竞争的背后存在合作、互补的条件。

今年(2006年)初,中国国家发改委和印度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CS)关于共同组建超大型软件企业的关键性谈判已经达成一致,在国家发改委指导下,由北京市发改委具体推动,合作五方包括微软公司、印度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大用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和天津华苑软件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基于共同的利益和合作,中印政府和外包企业的共同推动,可谓一拍即合,水到渠成。

“蚂蚁”与“大象”的角逐

总体看来,中国的软件外包行业非常弱小,从事软件外包的企业数量、员工数量、年营业额都不能和印度相比。除此之外,中国软件外包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目前只是外包服务公司、政府和软件协会在从事和推动软件外包,缺乏专业的人才培训和培养机制,缺乏专业的外包研究和咨询机构,中国国内的软件外包发包还成规模,对于软件外包的利弊还存在很多争论。

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不足是影响国内软件外包服务公司发展的因素。据了解中国本土最大的软件外包服务公司不超过5000人,印度多家外包服务公司规模超过1万人,有的多达两三万人。软件外包服务的人员规模与效益成正比例,规模太小,抗风险能力低,无法从客户那里获得大的外包项目。印度TCS的规模和能力与中国任何软件外包服务公司相比,都是大象和蚂蚁的关系。如果印度外包企业单纯与中国外包企业竞争,胜负如何在没有比赛前已经确定了。因此,这次印度TCS来北京创建合资公司,有些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惊呼“狼来了”,而且是“气势汹汹”的来了!

大象能否跳好“二人转”?

有了中国政府(发改委)的支持的狼具有更大的攻击性,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的压力将变得更大。要么被狼吃掉,要么变成老虎,否则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公司将处境艰难。尽管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每年100%的速度上升,但是这种自然成长的方式,不能适应当前的需求,企业间的并购和合作成为最有效的方式。今年国内软件外包公司的几次合并和吸引风险投资都是为了加强自己的规模,增强竞争力。

初期的中印外包合资公司将在外包人才方面与国内软件外包公司展开正面竞争,这使得本来不足的软件外包人才问题更加突出,国内外包服务公司的某些外包管理人才将被挖走,社会上的初级外包人才将被吸引到他们公司。招聘人才的难度和人才维持的成本将不断升高。但是从长远的观点看,印度外包企业可以加快中国外包产业的生长,培育市场、培养人才。

但是,过分把印度“大象”想象成“凶狼”是不正确的。其实,印度的几家知名外包服务公司(例如TCS,Wipro,SysInfo,Satyam),几年前已经在上海和杭州开设了办事处。他们刚进中国时,雄心勃勃,但是现在看来,他们在中国的发展规模大大低于当时的设想。问题出在中印两国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印度公司的中国本地化策略实施不力,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中国外包服务公司凭借良好的人脉资源和熟悉市场的优势,明确定位,可以快速发展。

中国外包的“黄埔军校”

加强软件外包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成为当务之急!靠外包服务公司内部的人才培养显然跟不上形势的需要,而且周期太长,培养后的人才流失给企业造成浪费。由政府引导,企业合作,专业的外包人才培养机构将成为未来迅速发展的方向。

正是这个原因,由国内软件外包专家团队在北京创建的“软件质量研究www.SQStudy.org”网站今年7月1日刚刚发布,就吸引了软件外包企业、IT主流媒体和外包从业人员的高度关注和及时报道。“软件质量研究”网将成为培养中国软件外包人才的“黄埔军校”,填补中国缺乏专业外包培训机构的空白,源源不断地为外包企业提供外包技术和管理人才,共同推动中国软件外包行业的发展。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