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价水平恐难大幅下降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页编写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13:53
今年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增长3.6%,高于今年2月3.2%的同比增幅。通胀率的提高并不是各方所愿意看到的,也高于经济学家此前一致预期的3.3%。

想要找出CPI升幅提高的原因,是时候到中国农村地区再实地考察一番了。今年3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5%,其中蔬菜价格上涨是CPI同比上升的主要原因。

中国经济学家上一次就把通胀率提高归因于食品价格的上涨。很快有关部门就会再次出来解释说,3月CPI同比上升只是暂时的季节性反弹,受上年丰收所造成的种种问题影响。

3月CPI升幅提高的直接原因可能是蔬菜供应短缺,但根本原因是过去三年来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加以及工资水平的大幅上升,这意味著有较大一部分货币最终落入消费者的口袋。

但3月通货膨胀率上升可能无法持续。货币供应量增幅已经从2009年末29%的高位降至如今13%的水平。3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意味着上游通胀压力有限。

这些都意味着政府仍有放松政策的空间。如果本周晚些时候发布的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工业增加值数据令人失望,那么政府可能会开始放宽政策。

然而3月CPI同比增幅高于预期也在提醒我们,中央政府的政策回旋余地有限。在21世纪的头10年,中国平均CPI增幅不到2%。未来几年,随着工资水平继续上升,这一数字将接近4%。

政府仍然可以有所举措以支持经济增长,但在此过程中通胀水平也会有所上升。

事实证明,要想降低中国的通胀率实属不易。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