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CP的NAT穿透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多线程的实现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8:10

进入P2P开发不知不觉已经有一年多,为了解决国内80%~90%NAT用户的互联互通,跟NAT穿透死磕了一段时间,基本方案和结论如下。

基于UPNP的方案。现在据说很多网关都支持,曾经测试了一次,NAT用户大概有n%(n<10)支持UPNP。现在的XP开发UPNP跟跟卖白菜似的,几行代码差不多就搞定了。其它Win平台也有第三方开源的库可用,如果有一天所有的网关设备都支持UPNP,我想那一天才是Internet的公元纪年日。现在,我们还生活在公元前。

基于TCP的方案。本来没听说也没想到这个东西,因为在国内没听说过,后来搜索stun相关文献,不小心找到一个stunt,再后来又找到CMU的论文。看老外说的,似乎成功率很高,结果一试,俺们这最原始的DLink,TPLink,Linux网关都搞不定。据说Windows XP的网关可以搞定。如果考虑端口预测的方案,则需要浪费连接时间和连接的half opening数,对于实时P2P应用得不偿失,看来也只能放弃。

基于UDP的方案。这个是使用范围最广,最简单的方案了。不过由于大量应用程序最初设计的是TCP方案,使得该技术穿透后的实用性,大打折扣。因此,要么修改协议以适应于UDP协议,要么就得在开发一套基于UDP的仿TCP可靠传输接口。两者工作量都不小。俺采用了后一种方案,东西开发出来了,快要大规模测试了,感觉有三个主要问题要解决。

1.大规模的握手。俺们网络规模几十万人,一台握手服务器肯定搞不定,准备将用户分区来负载均衡,将来考虑利用网络中的公网结点来临时充当握手服务器。

2.穿透的成功率。初期不考虑端口预测,准备通过一步步改善UDP握手打洞的成功率,然后再采用端口预测的方案。

3.连接成功后的可靠传输。自己在应用层用UDP实现一套伪TCP真不是闹着玩的。为了解决CPU,传输速度测试了好久了。但愿实际上线后能撑得住。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