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邮的三年—研一生活

来源:互联网 发布:多米cms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8 23:26

       在做任何新鲜事之前,我们都会充满幻想。想到自己如何第一次接触到它,如何的不适应,如何的克服困难,以及最终如何迎难而上并取得成绩。在读研之前的那个暑假,我也是在这样的幻想中度过的。


       录取通知书上写的报到时间是“9月16日”,正当我买好车票准备出发的时候,学校突然发来了一条短信,说要推迟报到。后来一打听才知道,都是“甲型H1N1流感”惹的祸!我在家里等了将近一个月,最后得到通知说“10月10日”去报到。看来是“好事多磨”,做任何事情都是要遭受痛苦的、是要学会忍耐的!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时间是三年,其中第一年主要是在上课。我们学院规定,每个学术型研究生需要修满28个学分的课程,选课的标准在“培养计划”里面有。每个学生需要参考导师的意见来选课。我们必须要选的课程包括:《自然辩证法》、《英语》、《算法设计与分析》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其他课程根据导师的意见来选。


        在研一的时候,我总共学了15门课,其中的学位课程有:《自然辩证法》、《英语》、《算法设计与分析》、《随机过程》、《数理逻辑》、《计算机通信与网络》、《通信网理论基础》和《高级数据库技术》;必修课程有:《网络与信息安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选修课程有:《通信网仿真与NS仿真器》、《数字信号处理》、《数据语音图像压缩原理与标准》、《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和《科研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


       研究生的上课,与本科生上课没有本质的区别,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唯一不同的是本科生课下有作业,而研究生几乎没有。这就导致很多人不来上课,也不看书,最后在考试之前来突击一下。我们国家每年招收那么多研究生,其实真正在认真学习和搞科研的人不多!


        对于第一年的学习,我还是有一些收获的。有几个老师讲课比较有水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自然辩证法》的孙老师每次上课都会点名,因此他的课出勤率比较高。他很风趣,能够将一些枯燥的东西娓娓道来,令人耳目一新。我记得比较清楚的是,有一次他问我们“哪个港台女星最漂亮”,我们回答过后,他说自己认为“李嘉欣”最漂亮,然后列举了若干理由。大家都在台下哈哈大笑。


        教《科研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的杨老师是在加拿大留过学的,对于科研很有经验,自己也是中国计算机学会的高级会员以及IEEE的会员。他很睿智,讲课也很风趣,不过有时略显严厉。他不是光讲道理,而是结合自身的经验来教我们如何搞科研,我觉得比较受益。


       除了上课学习之外,我们几乎每一个导师都有一个教研室,他的研究生就可以在里面学习。导师不同,对学生的要求就不同。有的导师在研一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做项目。他让学生每天都要到教研室,除了星期天之外。当然,这只是少数。大部分的导师是不管的,也没有什么项目,这样的话只有看学生自由发挥了。所以,通过这几年的学习,我认识到:跟对老板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再有能力,如果整天没事可做,那么自己的才华也会消失殆尽。


        当然,我们也不能整天坐在电脑旁边,偶尔也要放松一下。我们宿舍的几个会去聚餐,去打台球,或者去KTV唱歌。我记得,我第一次去K歌是在2010年的5月份左右,那时自己还比较的羞涩,唱得不好,因此没有开多少口。


        研一上很快便结束了,寒假开始于2010年的1月23日。算起来,从2009年10月10日来南京,也不过三个多月的时间,我还没有完全适应这边的天气以及风土人情。因此,在研一的那个寒假,我没有回家,选择了留校。当然,留在学校也不能不做事,我找了一份家教,同时找了一份在“百视通”(BesTV)的实习


       关于这份实习,我就觉得挺有收获的。我实在2010年的1月10日(这一天正好是我的农历生日)下午去面试的,当时外面正下着大雪。一个姓的工程师面试的我,也没有问什么问题,就随便聊了一下。后来才知道,这个岗位几乎涉及不到专业知识,只要会Office的相关操作就行了。有意思的是,我在面试之前,不小心将手机的音乐播放器打开了,在面试过程中一直播放“加州旅馆”,当时我们也不知道声音是从哪里发出的,直到面试结束才弄明白。


       我在里面的工作主要负责“NBA项目”的运维。上海文广“百视通”与江苏电信合作,共同推出“IPTV”业务。我们每天负责节目源的收集、分发,并查看节目的信号是否正常。每天真正工作的时间最多只有两个小时,其他时候就上上网,或者自己学习。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电脑拿过去,这样既方便了自己的学习,也为公司节约了成本。


       我们这个组的成员都是南邮的。我当时是研一,我们这个组有研二的,也有大四的。虽然是做同样的事情,但工资却不一样。这也可以看出,中国还是很注重学历的!我的实习期一直到2010年的6月16日。相关的心得(实习日记,一共七篇)已经发到了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ouzxi)上,大家可以参考。


       还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的4月到5月,我还到“良山外来工子弟小学”去支教了,教授六年级学生的“科学”课。这个经历让我对中国的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相关的“支教心得”(一共三篇)请见新浪博客。


       研一的学习在紧张而又充实的安排下结束了,我在2010年的8月份回家休息了一个月,准备全身心地投入研二的学习当中。


       回顾研一这一年,我的收获有:1)拿到了所有课程的学分,学位课平均绩点位列本班的第三名(因为是跨专业的学习,这很不容易);2)感受了南京的四季,逐渐地适应了这里的天气,觉得南京是一个很不错的城市;3)有了一定的实习经验(虽然大部分时间是在“打酱油”),同时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压力;4)参加了义务活动(支教),我社会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最为重要的是,我认识了更多的人,学会了不少与人交往的技巧。


       最后,我将研一这一年定义为“基础年”,因为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学习,是在打基础,为之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基础。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