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城与营收:Google+与Facebook谁更急?

来源:互联网 发布:山航待遇怎么样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3:26

近日,社交网络老大Facebook在纽约的Facebook Marketing Conference上发布了针对移动的广告方式,这意味着Facebook的营收开始进入到移动领域,同时,Facebook还在其品牌专页引入了“时间轴”的功能,以让客户在Facebook上的广告看起来更加生动和有趣。

Facebook近日宣布进入移动广告市场,是真的有所斩获,还是上市前向外界证明之前的软肋可以解决?

与此同时,谷歌宣布,将通过社交网络Google+的Hangouts功能举办辩论活动,参加第一场辩论的将包括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和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谷歌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希望吸引更多用户,尤其是已有的用户能够在Google+上停留更多的时间。为何Facebook和谷歌近日纷纷采取相应措施在各自的领域发力?这背后又反映出双方怎样的竞争现状及未来呢?

 

业内清楚,由于Facebook已经申请IPO,所以其对外界一直处在静默期,而之前Facebook一直注重的是其平台的功能和用户体验上改进,并每每受到业内的关注,但这次引起业内注意,却是因其Marketing Conference上发布的与其营收相关的举措。从之前Facebook发布的IPO招股书中,人们知道Facebook的用户人数已经达到了8.45亿,其中一半的用户是移动用户(即通过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访问Facebook的用户),主要营收来源依旧是广告,但这之中来自移动的广告却几乎为零。这令业不得不质疑对于自家平台拥有一半移动用户的Facebook的营收能力,也成为Facebook估值大小及究竟是否存在泡沫的焦点之一,更何况移动设备的高速发展,对于社交网络来说,移动广告营收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社交网络的盈利能力。据英国分析公司Mobile Squared预测,如果Facebook在移动设备提供广告,每年将可增加12亿美元收入。再结合刚才所言的业内对于Facebook未来在移动领域创收能力的质疑,所以,此次Facebook首次开始通过移动广告来营收既是迫切的,又在情理之中。

 

作为Facebook在业内最大竞争对手之一的谷歌,在今年年初的统计显示,其社交服务Google+的增速喜人,甚至超过了Facebook用户数的增长,对此,有业内预计,今年Google+的用户数将达到4亿。但就在人们为Google+的增速(主要是用户人数的增长)感到吃惊时,互联网研究公司comScore的最新数据统计更是让业内大跌眼镜,即许多用户在注册Google+之后并不经常使用该网站的服务。Google+已成为虚拟世界中的一座“鬼城”。具体表现从去年9月至今年1月,PC用户平均每月在Google+上只花费3分钟时间,远低于Facebook的6至7小时。而这一数据还未包括通过移动设备访问社交网站的用户。

3分钟的停留时间,仅从社交网络的角度,让Google+与Facebook比起来,确实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鬼城”

如果这个数据贴近事实的话,那么之前Google+的用户数的增长价值将会打不小的折扣,毕竟用户的驻留时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社交网站的竞争力及粘性,而这又直接影响着客户广告的投放。虽说谷歌尚未尝试利用Google+吸引广告,不过一些营销者在对Google+进行测试之后认为,在Google+上发布的品牌信息未能引起预期中的消费者共鸣。例如从同样在Facebook和Google+上具有品牌页的英特尔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看,Google+远比不上Facebook。由此看,未来Google+在大力发展新增用户的同时,如何更好地以更多更好的功能来留住用户,重要的是让用户活跃起来才关系着Google+能否成为Facebook的真正对手,也才是Google+真正价值的体现,这样分析的话,谷歌近期启动所谓在Google+上的辩论活动也就是不足为奇了,即利用名人效应留住和提高用户的活跃度,也就是增加用户滞留在Google+平台上的时间。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作为在社交领域的对手,Facebook和Google+在未来的发展中都面临着挑战,前者是在营收,后者在于用户数,尤其是用户使用Google+服务的效率,那么究竟谁更急呢?

 

从最终的营收的角度看,谷歌目前的营收是Facebook的将近10倍,而在网络广告大有前景的显示广告上,虽然今年Facebook超越了谷歌,但由于其也面临用户数增速放缓的困扰,在明年其显示广告老大的位置会被谷歌替代(并非完全是因为Google+),至于说到其发力的移动广告,据移动程序分析机构Flurry最新研究表明,美国品牌厂商在移动广告平台上的投入仍偏低,只占到广告总预算的1%。此外,尼尔森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用户对于移动广告的反应相对冷淡,至少与传统的互联网广告相比。此外,该报告还称,在移动设备上,传统形式的广告表现不佳,这无疑对于移动广告的形式(即如何能更好地令用户接受)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尽管Facebook开始杀入了移动广告市场,但其在这个市场面临的主客观的市场环境对其的挑战也只是刚刚开始,至于效果如何,还充满变数。

Facebook不但要直面营收与谷歌巨大差距的压力,更要面对移动营收对于客户观念意识和投入上的挑战

相对于Facebook的谷歌,在营收遥遥领先的情况下,显然其营收的压力要小得多,此外,其移动平台Anddoid的进展顺利,且势头很猛,这为谷歌未来移动的营收除了Google+外提供了另外的平台,而这些给Google+带来的唯一优势就是谷歌可以继续改进其Google+的功能,将精力和重心放在如何吸引和留住用户身上,所以综合来看,Facebook在未来的承压显然要大于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