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界人才面面观

来源:互联网 发布:mysql删除表数据命令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23:51

  人才是企业的生命线,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可以说就是人才了,特别在IT行业,人才更是重中之重。

    IT是informationgtechonlogy的简写,就是信息技术,是一切制造、传输、加工、储存和使用信息的技术。IT企业在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IT人才却和IT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IT人才市场★

    2001年可以说是“人才年”,“人才”成了最吸引人的词汇。在这365天中,人才超市涌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浪,仅北京一地的人才洽谈招聘会就举办了457场,近百万各路精英倘佯其间,寻找自己的人生定位。在这其中,IT行业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例。

    在全球经济进入新的一轮角逐之始,IT人才市场潮起潮落,出现了新的变数,在大裁员的同时,又充满了新的机遇。准确把握这一变数,抓住这一机遇,不仅有利于IT人才的成长,也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对于把信息产业列为"十五"规划的中国来说,抢占IT人才市场的制高点,更是至关重要。激烈的竞争形势下,有的企业甚至采用了囤积人才的策略。在人才市场大量召人,抢占人才,以妨竞争对手得到人才。总之,虽然现在全球IT行业呈下滑趋势,但中国的人才交流还在稳步提示,还需要很多的IT人才投放到市场中。

★IT人才收入★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中国高收入人群为IT人才,IT行业的高工资使加入这一行业的从业人员不断增加。高薪是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不可逾越的阶段,而用高薪吸引人才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是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因而吸引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对企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薪则是高科技人才即高创造力的价值体现。市场经济下的优胜劣汰法则促使企业像打商品价格战一样打起了“人才价格战”,众多企业为留住人才,纷纷高举“高薪”的招牌,最终导致了企业间的人才抢夺战。但无法忽视的是,IT行业的薪金虽然比其它行业要高,但是IT人才也是比较的辛苦的,加班时间多,压力大,从根本说,IT界很多的时候薪金还是无法和贡献成正比的。

★IT人才结构★

    软件产业正在出现“橄榄型”的 人才结构————顶尖级的人才少,中间人才多,基础的人才也少。

    这一点从信息产业部的一些数据表露出来,目前我国软件行业从业人员约15万人,其中技术人员约10万人,以程序员、系统分析师和软件设计师为主体。我国每年培养的IT行业人才约有5万人,其中进外企或出国的占到一半。这些人进入IT行业后,处于软件行业人才结构的中等层次。同时许多IT行业人才都不愿意进行基础性的工作,而瞄准更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师”。

    但这种橄榄型的结构,仅仅适宜于前工业化时代的软件产业,或者说适用于手工作坊式的产业结构。从经济规律来看,一种工业化时代的产业结构,要求是一个金字塔型的人才梯队,软件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高校培养成的高级人才,同样更需要从事基础开发的程序设计员作为智力基础。

    分析一个软件企业都需要三类人才:第一类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第二类是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称为软件工程师;第三类是熟练的程序员,称为软件蓝领。三类人才在企业的正常比例呈金字塔形。与软件大国印度相比,我国软件人才严重失衡。一方面表现在数量上,国内目前约有5000个软件企业,从业人员只有25万左右,上千人的软件企业微乎其微,而在印度超过1000人的软件企业比比皆是。另一方面表现在人的结构比例上。印度的人才呈金字塔形,而我国的软件人才呈橄榄形(缺少高级管理者和基础程序员),大多数软件人才是通过正规的大学教育,集中在软件工程师的层面上。可以说,失衡现象阻碍了国内软件产业的发展。

★IT人才的教育★

    与IT人才结构相关联的,就是IT人才的教育问题。

    业内人士估计,我国在今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每年至少有20万的软件人才缺口。中国软件人才的匮乏不仅仅局限于高级技术研发或系统规划人才,更缺乏大量的软件基础人才——产业工人。解决企业最直接的需求是构建软件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培养人才,这对于软件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意义重大。

★对IT人才的要求★
    1.绝顶聪明。
    2.迅速应变能力。软件行业的发展变化非常快,不确定因素太多,在每天的工作中,都会遇到许多没有先例的问题、意外事件和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计划,没有按部就班的工作。只有对变化迅速作出反应、迅速决策的人才能跟上。据麦肯锡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软件行业的平均决策时间比传统行业要短25%。
    3.敢于冒险,但绝不孤注一掷。决策时间短,错误的比率就会大大提高,但宁可迅速犯错,迅速改正,也比为了保证不出错而小心求证,因此延误决策时机要好。但敢于冒险不等于孤注一掷。尽管软件行业风险很大,但成功的软件人不会将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们会同时选择多个机会,并提供多个成功的可能。
    4.渴望成功。渴望值与成功之间有很强的关联。这一点适用于所有行业,软件业的激烈竞争,更使这一点显得重要。要在80%以上的失败率中胜出,绝对需要很强的动力,那就是成功的强烈诱惑。
    5.呼吁富于幻想。软件是建立在高度分析的基础上的,而成功软件人却是富于幻想的人。这也许是高度分析的调节吧。优秀的程序员绝大部分是游戏高手,软件企业的创始人或技术总监有一群被认称为“技术空想家”的人。
    6.适于团队工作。没有成功的个人,只有成功的团队。这是软件行业的共识。一些软件公司在装修办公室时,用于促进发散性思维的会议室或咖啡室之类的地方是非常受重视的。内部论坛也常常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工具。

★IT企业需要的人才★

    《北京青年报》报从各媒体相关信息中进行调查总结的结果显示: 要求熟悉ERP/MRP系统的占25.47%,精通C++ Builder的占19.1%,精通SQL、Server数据库编程的占8.28%,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占7.64%,熟悉OFFICE办公软件的占7.84%,熟悉ERP/MRP的占3.18%,熟悉TCP/IP、ATM的占6.36%;熟悉使用PB进行大型应用管理软件开发的占2.55%。
  
    以上数据表明,应用软件工程师、软件研发程序员、网络系统工程师等需求量较大。

    IT人才还有很多可以说明的地方,就不再多写了。

P.S.这帖子的一些内容有人可能看着很熟悉。是的,这是我参照了很多中国软件(www.csdn.net)上的内容写的,当时为了某种原因,拼凑出了这帖子。本来写完以后我记得删掉了,没想到今天整理硬盘的时候又看到了,就把它发出来了,当时写的很匆忙,甚至可以说没有写完就结束了,看着有些乱,请大家原谅。

 

2002-02-01 16:11:29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