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印度,真实的印度接触,

来源:互联网 发布:天涯明月刀 ol mac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4:59

在此文成作前,先介绍下我和印度的缘源,本人2次到过印度,分别呆了5-15天,第一次以美资雇员的身份,第二次以商业伙伴的身份,亲临印度。现在的生意伙伴中,有相当部分也来之于印度。所以写写印度的社会生态,在某些方面来说,因该还算是有一定的资格。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经常在网上看到,有很多网友说,印度人如何如何的盲目自大,和以为中国远比不上印度,但实际上来了中国以后,却倍受打击的文章。我不知道他们在哪里碰到这些印度人,但是就我个人来说,我前后,3-5年和少说30多个印度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要说,我没有碰到过,我碰到过印度的警察,商人,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这些在中文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关于印度的说法,我是一次都没有碰到过。


我接触过印度的很多行业(化工,原料,IT)在印度数的上前十的大型企业的行政和科研人员,不管是不是第一次来中国,对中印的差距,都是有非常清楚和明了的。


我去年发生的真实的一例子,和一个印度的化工商业伙伴(第一次来中国),宴请时我问他对上海的看法时,他直接延伸到整个国家,和我用大拇指说中国,中国产业工人,和上海是这个,用小拇指头和我说,印度,印度工人,印度产业现状,是这个。他直接了当的和我说,中国和印度的整体差距最少在10年以上。这样的印度人,类似的言论,我听到的最少也有5-6个,其中有初访者,也有多次来华者,有一个印度学者商人的言论很让人记忆尤新。他对我说:“中国真是历害,在世界上到处竟争,顶级学刊中来之中国的学术份量,每年都在增大,海外企业扩张的也越来越历害,这是他20年前在英国做交流学者时,作梦都想像不到的事情。中国的变革太让人记忆深刻了-(相对印度)。。。(因为年代稍久,所以原话不可能原意表述了,但是大体如此。)


印度的国情其实在某些方面和中国是非常的相像的,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人,(特别是有西方教育背景的一批)控制着社会的顶层结构,他们对世界,对印度的实际了解,是非常清醒的(事实上就我了解,他们比中国相对应的中产知识阶层了解世界更多,更细--原因来之,良好的西方教育背景和体系,语言能力,和被殖民,且社会相对更加公正开放。)。而部分低层印度人,对外理解很闭塞,不要说中国是什么情况了,就连中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他们都没有一个系统的概念,这其实也很好理解,中国真正乡下的的大部分底层劳动者,你问他们对印度的印象,他们肯定也会得出相类似的结论。中印在这方面是实在没有什么值得互嘲的地方。


很多中国人认为,印度国家穷,种姓问题混乱,国家和中国不可相提并论。。。。。。。这是事实,但这本身也只不过是通过媒体一种片面的了解。很多人知道印度的混乱,印度顶级酒店门口站岗的门卫都是持枪而立。却不知道,在枪支管制上,印度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全民拥枪合法化的国家。在枪支管理混乱,枪支泛滥的国家来说,印度的整体治安率,特别是在暴力犯罪发生的层次上,和中国并不相差太大,这个成就本身就可以让人深思。(中国如果开放枪支呢?大家可以预见)特别还在于印度本国的宗教冲突的隐患远大于中国的前题下,(想像下,如果中国的新疆穆斯林的人口比率达到印度的标准,并且才分布上和印度一样广泛。再看看现在东突的暴力行径,你就会更加理解这个数字的深层含意是什么)


在印度旅行,的确可以看到印度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硬件的建设上,和中国相差何止10年之遥。但是深入的看到印度社会的内部,你却会发现,印度的进展虽然缓慢,但是却是可控可预见的,就好比虽有贪官,但是民众可以自发的起来游行,反对他,让他下台,公民有一定的自决性,而寡头和上层经济体制,很多时候,不得不对此作出让步,这在我们在印度的合资XXXX厂的时候,表现的很鲜明,陪同我们的官员和当地原住民村选代表进行面对面的讨价还价,打个简单的比方,我们官员作出什么样的保证(比如,环境控制,工人招聘)你们村落可以作出什么样的妥协(比如,雇员的合作和应征,土地的迁徙,),大家谈好了,就合作,谈不拢接着谈。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虽然我从不否认,印度政府的官僚主义,腐败,社会贫富两极等众多弊端。但是印度社会内部广泛的张力,民众和政府社会间的紧张程度,适应程度,无疑是要好过中国的。(这有宗教的因素,也有人文的区别)这在短期的经济竟争中也许表现并不鲜明,但是从长远看,一个民众适应政府,社会融洽都更高,张力更大的国家,无疑是要比一切以经济和财富为指标,贫富对立越来越尖锐的国家,在某种层度上表现的更要稳定的。


而我接触的印度人,也是非常的聪明和精明,比如我们做生意,做供应商的,欧美等企业(甚至很多日本,韩国企业),一旦找到满足要求的供应商,是不会随便变化的,他们有自己的采购标准,只要产品达标,价格不是太过份。一般不会花力气去重新找新的供应商。所以跟欧美人,日本人打交道,在某些行业,你的定价权掌握度要高一些,更加灵活些。


而我接触的印度人,则相反,只要你中国有的供应商,不管你是东边,还是西边,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山沟里面,他能跑的都跑遍了,对中国市场了解很精确,有很多时候你和他们开口一谈,他们一说,我去过宁夏某某厂,去过山西某某厂,你马上就知道有没有再谈的必要了。连最偏远,我都没去过的穷山沟都钻过了,那么的了解了别人的生产能力和价格定位,我们本身也就没什么浮动的空间了。这是印度人的一个非常鲜明特点,吃的起苦。而且本身我碰到的这些人,都是印度企业的大小一把手。


而在东南亚,印尼,菲律宾,一些相对小的产业,西方大企业不愿涉足的地方,去看看,基本上当地的巨头企业背景,要么来之于中国(华人或中资),要么就是印度。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要是比较起印度技术人员和中国的区别的话,说老实话,我还真找不到中国的压倒性的优越性在哪。


印度人相对中国人来说,有一个不足,我感觉就是没有中国人干活肯拼命,在打仗,做科研时都是这样。原因就不详述了,大家基本都看的到。但绝不代表印度人没中国人聪明。事实上欧美顶级实验室的中印人数,基本都是1:1的。而且因为语言的优势,在美印度人的科研圈,在行政地位上比中国相对要高。


印度人不愿拼命干活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我觉的本身无可厚非。中国人活的很累,印度人懒散点,你要说谁的幸福感更强,倒真的很难说。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国和印度其实都需要放下有色眼镜,印度没有想的那么不堪,说个中国嘲笑印度的例子,作个收尾。很多人嘲讽印度人说英语有口音。还以此为荣,认为中国人英语讲的好,事实上以我多年在美英的了解,英美人对中国自以为是的英语很多时候听不懂,而对印度英语在交流上完全没有问题。我个人在欧美的接触得出结论,不论大陆学生多么嘲笑印度人的口音,在词汇和句法的掌握上,从大范围来说: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海外留学生和印度比都不是一个等级上的。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