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时间管理》读后感

来源:互联网 发布:简单新闻发布系统源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1:56
今日有幸读到《程序员》杂志上的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觉得挺好,在此总结一下。
      时间是我们创造效益的基础成本,每个人的时间成本是一样的,都是每天24小时,大家的起点是一样的。如果你能在同样的时间中比别人创造出更多的成果,你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同样是8个小时,同样是一堆杂事,有的人手忙脚乱,有的人却能应付自如。大家都想成为应付自如的那个,该怎么做呢。
     《时间管理》一文中采用了情景小品的形式,言传身教大家如何选择会议参加,如何高效管理时间。产品经理的事情多,大家都很清楚,特别是在实行产品经理制度的初期,好像什么事都和他有关,导致会议很多。首先,产品经理要从自身找原因。比如,对研发团队不够信任,什么事情都要过问。这里要分清楚,是因为公司没有完善的流程、制度导致研发团队没有必要的约束,还是因为自己的心理因素。如果是前者(这种情况文章里没有展开说,我想有些公司是这样的),这是行政领导的事了,如果是后者就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其次,懂得如何区分重要会议和无用会议,文中给出了2个窍门,1.有平级或更大领导参加的会议一般是比较重要的会议,可能会涉及到产品的重要的决策,这种会议要参加,2.提前多日通知的会议一般也是议题比较重要的会议,对于临时通知的,如果是有一定级别的通知的也比较重要。
     由此,引出时间管理矩阵的概念,就是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矩阵,这个理论应该很普遍了,此处不再详述。如何从救火大队长身份中解脱出来?文中提到一个挺好的方法,“压缩法”,即把类似的问题抽象出来,压缩成一个问题,再总结出解决方案,然后提交给相关部门,以后碰到类似问题就不用再找产品经理了。
     文中的周扬在参加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会议后得出了如上的结论,很实用。当然,产品经理的问题远不止这些,也不能期望一篇文章解决所有问题。关键是我们应该从中学会一些方法,找到万能钥匙。我不是产品经理,也没有很多会议要参加,但我觉得文中的案例很有借鉴意义。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学会总结,总结就是思考,思考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很忙,没时间,其实都是借口,或是懒惰、或是没有意识到总结的重要性。说大一些,人类的进步都是一代代人的知识积累带来,知识是经验的总结,是思考、研究的结果。上学、看书是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我们做具体工作时认真思考总结,是学习自己的经验。学习自己的经验体会会更深刻,且更切合自身。看完一篇文章后写读后感,也是总结^_^。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