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九,刘裕事业的最后一步,篡权东晋

来源:互联网 发布:mysql不等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2:46

宋王欲受禅而难于发言,乃集朝臣宴饮,从容言曰:“桓玄篡位,鼎命已移。我首唱大义,兴复帝室,南征北伐,平定四海,功成业著,遂荷九锡。今年将衰暮,崇极如此,物忌盛,非可久安;今欲奉还爵位,归老京师。”群臣惟盛称功德,莫谕其意。日晚,坐散。中书令傅亮还外,乃悟,而宫门已闭,亮叩扉请见,王即开门见之。亮入,但曰:“臣暂宜还者。”王解其意,无复他言,真云:“须几人自送?”亮曰:“数十人可也。”即时奉辞。亮出,已夜,见长星竟天,拊髀叹曰:“我常不信天文,今姑验矣。”亮至建康,夏,四月,征王入辅。

刘裕打算让东晋禅让给自己,越来越心急,各种暗示。

六月,壬戌,王至建康。傅亮讽晋恭帝禅位于宋,具诏草呈帝,使书之。帝欣然操笔,谓左右曰:“桓玄之时,晋氏已无天下,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遂书赤纸为诏。

资治通鉴这本书里,凡事和篡权相关的,基本都是尽量用鄙视的语气去记载,比如王莽、恒温、恒玄,只有刘裕给了例外,甚至记载东晋恭帝禅让是“本所甘心”。司马光个人还是比较认同刘裕的实力、功绩。

刘裕接受东晋禅让,建立了刘宋,南朝四国宋、齐、梁、陈的第一个。追赠刘穆之为郡公,感叹过早的失去了刘穆之的辅助。

追封刘穆之为南康郡公,王镇恶为龙阳县候。上海叹念穆之,曰:“穆之不死,当助我治天下。可谓‘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又曰:“穆之死,人轻易我。”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