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对信息产业的影响

来源:互联网 发布:sql insert into 多行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09:07

信息技术产业一直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我国一直注重对信息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在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过去几年IT支出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2位数以上的较高增长速度。根据IDC的最新研究,整个十二五的五年期间,中国整体 IT市场规模将达到8046亿美元,2011到201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

政策有望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今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其中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列为了十二五规划的七大指导思想之一,并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2011年03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1年05月30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软件服务业十二五规划》、《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预计最快将在9月出台;目前各地已先行推出了相关的物联网产业规划,物联网专项基金总计50亿元,贯穿于"十二五"期间,预计5年内发放完毕。

调结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凸显。经济转型背景下信息技术成为新发展战略重要内容。中国无论从经济转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是从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已成为发展重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看,信息技术正在纵深发展并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新一代信息技术依然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核心技术。目前我国已形成了新兴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从做强我国信息产业的需求出发,未来应以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为主线,增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核心基础产业的发展能力,加速网络增值服务等新业态壮大发展。

 

“三网”融合在过去一年的试点工作中,三网融合推进并不顺畅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客观而言,这一年的试点工作,并非没有进展。三网融合总体上的方向和目标已经为各方所接受,数字双向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CMMB手机电视已经成为各方认同的三网融合重点。与此同时,广电、电信正在围绕三网融合弥补自身劣势。不论是网络基础改造、内容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还是具体业务和模式的推出,双方都在各自领域向前迈出了一步。在网络基础改造层面,首批12个三网融合试点地区的电信运营商、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都在不断加快自身网络的改造。电信方面紧紧围绕宽带带宽和覆盖率,加快了宽带网络建设改造的投入力度,通过推进WLAN(无线局域网)、光纤提速提升了网络承载融合业务的能力。以长株潭地区试点为例,目前此地区电信宽带网络4M端口速率的达标率为99%;宽带用户20M及以上带宽覆盖率达 55%,光纤到楼覆盖工程已经基本完成。作为三网融合的一部分,广电双向网改造正全力推进。据络达咨询统计数据,预计2015年我国双向网覆盖用户将超过1.7亿,开通用户将达到 5000万户。截至2011年6月,试点之一的厦门城市数字化率超过95%,双向化率接近90%,超过国家广电总局对试点城市要求的城市数字化率达 90%,双向化率达70%的要求。在内容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上,2010年12月,由中国网络电视台具体组织建设的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顺利完成,并与北京、深圳等地区的分平台进行对接。今年3月初,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表示,12个试点城市和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并实现与中央总平台对接。电信运营商、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也推出一系列三网融合产品,尝试从业务角度突破三网融合难题。华数传媒与淘宝网合作推出了“淘花网”,成为中国第一家数字产品分享交易平台。与百度合作推出了“电视搜索”,南京则于8月1日推出了“云媒体”电视……各试点城市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融合模式。如上海文广与上海电信的“上海模式”;武汉广电与武汉电信通过组建“武汉市三网融合合资公司”,形成的“武汉模式”。就广电系统而言,备受关注的各地有线网络公司区域整合也在推进中,目前已有19个省完成了“一省一网”的整合工作。被寄予厚望的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也将挂牌。

 

物联网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识别)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条码识别设备、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从养在深闺无人知,到天下谁人不识君,物联网只花了1年多时间。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将锁定十大物联网应用重点领域,分别是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我国物联网应用方向明确,推动有条件的制造企业通过物联网应用向服务转型是政府未来5年的重要工作方针。财政部4月份出台《物联网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希望通过专项基金引导加快产业培育和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标准研究与制订、应用示范与推广、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的项目支持。城镇化是我国向工业化、现代化国家发展过程中一种社会变迁的必然。我国城镇化率已经从1978年的17.9%发展到2010年的49.7%,但仅仅达到全球平均水平,距离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51.5%,届时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7亿。城镇化快速发展必然直接带来对城市管理的问题,例如社会保险、医疗、就业、安防、交通等。而信息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云计算就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电脑云,用户可以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体验每秒超过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在工信部举行的某内部会议上,主管司局的领导曾明确表示,“云计算顺应了当前全球范围内整合计算资源和服务能力的需求,是当前国际信息技术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据悉,正在起草的《指导意见》将提出,大力发展云计算模式的平台运营和应用服务,促进已在内部应用云计算技术的企业进一步对外开展相关服务,推动有条件的制造企业通过云计算模式向服务转型。《指导意见》还将明确,选择部分城市作为云计算试验城市,组织国内骨干企业开展云计算服务。这意味着继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之后,多个政企合作的云计算应用项目有望在今年落地,国内云计算产业的万亿市场空间将徐徐开启。此外,鉴于国内企业与国际IT龙头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工信部今年将对国内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进行摸底,以与世界级企业同台竞技为目标,准确定位,找出差距,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目标。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启动。还了解到,今后,相关部门将综合运用政策、规划、标准、资金、项目和行业管理等手段措施,全方位、多角度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为全社会提供云计算服务。目前,华东电脑、东软集团、浪潮信息等行业龙头已深入参与到各云计算示范项目中,有望在2011云计算落地之年抢先一步抢占市场空间。上海率先落实多个示范项目去年10月,工信部圈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5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由于缺乏有价值、呈规模的实际应用,因此各地云计算发展面临共同的问题。在前段时间举行的2011云海论坛上,上海的多个云计算示范项目率先落地,突破了云计算应用的难题。其中,华东电脑、普华基础软件、中标软件、东方通泰、世纪互联等一批企业发布了云计算解决方案与公共服务平台,闸北健康云、青浦区和长宁区电子政务云等一批典型云计算项目正式签约,与东软集团、浪潮软件、万达信息、华为等一批软件和电子信息企业共同合作,推进云计算示范应用。据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介绍,下一步,上海将从两方面推进云计算的示范应用。一是应用需求导向型的具有商业模式的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采用自主创新云计算产品与解决方案构建金融、贸易、物流、文化等领域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形成面向全国的服务能力。并将引导政府、企事业单位与居民使用公共云计算服务。二是采用云计算模式新建或者改造信息系统,降低信息化建设与运营维护成本,提升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鼓励电子政务、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基于云计算模式的信息系统。IDC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云计算服务市场是3.2亿美元,未来将以近40%的年均增长率增长,今年将达到4.3亿美元左右,到2014年规模将超过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