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H 换工作之后

来源:互联网 发布:浪潮软件研发待遇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3:46

题记:F/H 分别代表两家公司F和H,后文将以此标识。7月份辞职找工作后,主要面试考虑的两家公司。目前已在F入职(8月入职),8月中旬H公司来offer,目前有点不知所从,写下这篇留着记录,希望有类似经历的人给点建议。

 

------“看过有感觉的路人,不要吝惜您的意见”-----

------未经本人同意,希望不要随便转载-----

 

文章内容:

1:简述这个问题的由来

2:本人目前的一些考虑因素

3:考虑的结果

 

(一)整个问题的缘由

注释: “DD”  // H公司接头人,目标部门老大,职位不详

       “W”   //  F公司HR

1.1 面试:

              7月辞掉之前的工作,进入找工作的行列。找工作那点事,相信大家也都经历得多了,在此也就不再念叨面试的经历、心得了(如有这方面的呼声很高,可以考虑日后分享一下个人体会)。15日参加F公司面试,纯属巧合:O)  看网上招聘“XX舆情分析工程师”,感觉很好奇(MaShaKa……网络‘封口令’真存在……),再看看要求还符合就投了。笔试没啥,都是很基础,轻松地就做了(期间,DD不知从何处看到我简历,打了好几通电话,balabala……估计有人都要怀疑我作弊了,呵呵:O)

     有点跑题了,回来检查一遍,看时间一个多小时了,赶紧把试卷提交了。之后是等待下一轮,期间DD又给我来电话,继续balabala……最后手机表示压力大,直接关机了(不争气的小P手机!祈祷没引起误解……)。回到指定区域,继续等待F的下一轮……继续干等……就这样跪了……,我心有不甘,找到了约我的F的HR。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我走错房间了(傻:O) 去了做题的房间等,原来等的人都在茶水间,手机又没电了,没联系上,汗……)

     之后的F部门老大面试,进行的也较顺利,问完技术方面的问题,简要介绍了下工作的情况,又简单谈了谈薪水方面的事情,最后来了几个类似脑筋急转弯(一个掉“坑”里去了,瞄了眼老大一闪的得意之情)。随后握手言和,回去等通知吧。F给我感觉就是歪打正着,19日又过去做了人力方面的面试,23日给正式offer,要求8月办好离职证明入职了。

     7月16日,周六参加H公司的群面。原本我的面试在11:30,起了个早,想着时间还早就在家上网打发时间,10:00H公司hrMM来电话,早上人少,你早点过来吧。一听激动啦,心想机会啊,爽快答应了,11:00见(北京的交通绝对是‘首堵’啊!)。11:00兴奋地赶到现场,我的个天!满满半层,黑压压一片,这还人少!(MM说,这比其他天人算少的了,无语……)我打了个电话给接头人DD,没多等,便开始了漫长的各种考验。期间有DD及LF(H公司另一好人)的安排、指领,感觉各环节也比较紧凑,没事的时候就和面试中认识的人交流、学习。一直到了下午六点多,见了部门领导,感觉到今天最有压力的一次,领导比较强势,压了下我的基本工资,我也没过多纠结,30分钟左右就结束了。之后,我便被告知今天的面试通过了,需要总部审核材料,时间一个月到两个月不等。LF让我回去等通知,因为我3月的时候,参加过一次H公司面试,跪在了性格测评那一关,审核时间可能会长一些。听到这个消息,我比较激动,可能有些冒失,和LF及一个MM交换了手机号码,然后就辞别了。

     此后的日子,我便没啥心思参加别的面试,趁机休息了些时日,等通知上班了。

1.2 初步的抉择:

            7月26日,F的offer已经到手,要我8月过去上班,此时H那边仍在审核中,打电话问知:“先不要辞职,审核还是有一定风险……”。火辣辣的天气,烤得人有些烦躁,我TMD是辞职之后找工作的,“先不要辞职”?什么意思?难道是暗示跪了?我有点担心,因为3月的性格测评被刷掉。3月的面试,当时心情不好,心理测评出现问题,小组面的题目是讨论,如果在大海上船搁浅了,如何安排船上人员撤离的问题。当时日本3.11地震刚过,在拿到题目的时候,我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我就联想到日本3.11地震,以及四川5.12地震了。整个过程中,我可能有点悲观绝世论的状态,我认为在大的灾害面前,人所能做的太少了。在大伙讨论撤离顺序中,我一直无所作为,在我脑海中,我就觉得,无论什么顺序都是一样的,没有必要为顺序纠结,只要大家按照一个顺序撤离就好,不要因为争执再出现人祸。

    又有点跑题了,呵呵。在7月下旬的时候,我做出了一个初步的抉择。我是这么考虑的:

    1:对H公司的审核,不是很自信,有点担心,不想死等,然后悲剧地重头找工作。

    2:对F公司比较满意,印象中还不错。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可以干上几年。

    3:如果H通不过,我就在F好好干,不耽误;如果H通过了,我也对F有了更多了解,再重新做个选择。

    所以,我接受了F公司的offer,办理了入职。

1.3 再次面临抉择

          在F的日子过得很快,刚到一个公司,得重新学习很多东西,之前的经历不代表就是经验。这段时间,感觉比价煎熬,面对全新的环境,不熟悉的人,难免有些紧张,如何融入到团队中,如何快速掌握公司的开发规范、流程。还好,F公司的文档比较齐全,基本看看文档、没事到公司论坛灌灌水,以及一些部门交流会什么的,两周下来也了解个大概了。当我忙在各种融入F公司的时候,8月15日,DD打电话来问我审核结果。8月27日(周六),参加F公司的新员工训练营,收到H公司HR电话,告知正式录用,没要求具体报道时间。

    再次面临抉择,只是情况比我之前预料的更难一些。最初我想着,先到F公司上班,如果H公司给我通知,我就去H,心想刚到F公司也没啥事情做,走起来也方便。得出这样的误判源于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当时刚毕业,去的公司一般,基本去的前一个月也没啥事情做,感觉公司也没对自己付出什么,要走估计也没啥好说的。但是F给我的感觉不一样,虽然只有一个月时间,但我能感受到公司的许多付出。刚到公司便领了一台全新的商务台式机(虽然电脑也不值几个钱了,但这种感觉你懂得),安排一些部门新同事和领导的见面会,参加新员工训练营,结识了几个朋友。F给了我很好的感觉,但H是我梦中的那个她。H的整个过程跌宕起伏,有单相思、有过希望、绝望、最后又给你希望(其中滋味,想不出其他词汇了:O) )。自己也很珍惜能去H的机会,但问题在“一夫一妻”制的要求下,我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二)一些思考

         “是我想的太多,犹如飞蛾扑火那么冲动,最后一盏烛火,燃尽我……”——《醉清风》. 弦子

    或许是我犹豫的毛病又犯了,我只是觉得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我希望扎根一项工作,开启自己的事业。

    本科毕业后,工作两年,在一家OSS提供商从事传输网管系统(TNMS)一个小模块的开发,期间和BIRT(Bussiness Intelligent Report Tool)打了一年多交道,从学习开源BIRT工具的过程中,和BIRT的创始人之一Jason在论坛上有过一些接触,开始了一些思考。开始考虑自己的开发之路,为什么别人做的东西能这么受欢迎,以及如何学习一些开源的框架/工具,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目前的我希望自己能在日后的工作中,多考虑一些系统分析、设计方面的东西,如何提供代码的质量、提高系统灵活性、可拓展性,使用哪些框架/工具帮助解决问题方面有所提高。自己适合从技术方面入手,提高系统分析、设计能力,朝着系统分析、方案专家这方面去发展。目前暂无家室,所以对工作时间、强度没有太多介意,只要符合自己的大体方向就行。

    下面列出几点梳理下F、H的对比分析:

    1:工作内容及性质

    F:内容管理平台开发,java为主,平台上有C、C++开发模块,能满足未来突破单一java语言界限需求。目前比较符合我的知识构成,学习、调整压力较小

         H:测试、开发, C++为主,突破单一java语言界限,目前知识储备不太够,测试工作更多,学习、调整压力较大

    2:发展方向及路径

    F:开发中级,暂以模块功能开发为主,能参与局部分析、设计工作,未来带个小组,做项目为主,提高系统分析、设计能力,了解业务知识,朝着方案这方面发展(臆想,呵呵:O)

       发展不好,继续做模块开发,很小的coder,克服烦躁,踏实做好,不放弃追求

    H:从测试入手,积累C++知识,争取转到开发组,顺利实现自己多语言,多平台目标(较难)。了解业务知识,多和人接触,提高交流能力,朝着方案方面发展(想多了,呵呵:o))

       发展不好,一直做测试,转行做测试了,学习测试知识,多了解产品知识,朝产品方向发展

3:待遇及晋升

    F:基本工资+餐补 绩效奖 一年最多一次原岗调薪

       晋升高级职位有专利,重用库代码/方案 指标(调级较难)

    H:基本工资+餐补 年终奖 一年调一次薪

       晋升条件不详(貌似有去海外机会)

4:企业文化及性质

    F:国企改制,受北大文化影响较大,有些约束较多些

    H:狼性,偏军事化管理(认识浅显:O)

     目前我主要考虑以上方面,尝试着能从中找出答案,最后我想,不管去哪里,我都抱着一种努力的心态投入到工作。我的条件也只有这些,可能公司看中的就是我身上那种肯吃苦、踏实的特点。目前还远没有到谈资论价的水平,想到这里心里轻松了些:O)

 

(三)结论

             仅以此文作为我此生中一个拐点,因为即将开始一段新的征程。不管走向哪里,F的一句话给我很深印象“吃得了苦,受得了屈辱,耐得住寂寞”。我想既然来了,我就好好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延迟满足,先满脑袋,后满口袋,目前的阶段还是满脑袋为主。希望多年后的自己再次看到此文,我能欣然接受自己的选择,即便是有些后悔了,尽且当做对人生的一次探索,至少我试图思考过。祝愿这种“未满足”成为持续推动我努力的动力,踏踏实实追求自己的目标。

 

------“看过有感觉的路人,不要吝惜您的意见”-----

------未经本人同意,希望不要随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