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时间

来源:互联网 发布:对淘宝的评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12:29

管理时间

一、浪费时间的症状
    1.
办事拖拉   2.会议冗长   3.不速之客闯入    4.电话干扰   5. 经常加班加点   6. 穷于应付突发事件上     7.班漫谈、聊天   8.交待不清,事情做错   9. 不敢拍板,等指示     10.不考虑事情过于复杂 主管事必亲躬  11.完美主义办事     12.不考虑累重缓急   13.凭记忆办事  14.主办人员迟到     15.同样的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二、时间管理方法
(一 )有效的时间管理(美国P·F·Drucker
记录自己的时间,以认清时间耗在什么地方; 
管理自己的时间,设法减少非生产性工作的时间; 
集中自己的时间,由零星而集中,成为连续性的时间段。
(二)ABC分类法 
将自己工作按轻重缓急分为:A(紧急、重要)、B(次要)、C(一般)三类; 
安排各项工作优先顺序,粗略估计各项工作时间和占用百分比;

在工作中记载实际耗用时间;每日计划时间安排与耗用时间对比,分析时间运用效率;重新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更有效地工作。 
三、时间管理策略与技巧
(一)工作事先作计划: 
每年末作出下一年度工作规划;每季末作出下季末工作规划; 
每月20~25日作出下月工作计划;每周五作出下周工作计划。 
(二) 养成记录自己实际耗用时间的习惯,一般是当时作出记录,不得已可事后回忆补记。 
应准备一个待办事项清单、时间记录本或效率手册,以备分析检查或查阅待办事项。 
在办公场所的挂历、台历或记事本上,标注当天或预定工作计划或约会,以备遗忘,忆可在电脑系统或电子记事本设置发声装置以便及时提醒。
设身处地考虑自己是否浪费别人时间,或对别人有无帮助,如情况消极应及时纠正。如一项工作别人或部下做得更好或更合适去做,则应及时转交他人。 
找出企业制度中不完善或缺乏预见所产生的时间浪费现象和原因,并改正之。 
重点克服“办事拖延”的鄙习,推行一种“限时办事制”,规定在限定时间内(如4小时、8小时、当天)报告处理结果。据调查分析,办事拖延居于浪费时间的首位。 

 

"十大时间窃贼"

 

1.找东西。   据对美国200家大公司职员作的调查,公司职员每年都要把6周时间浪费在寻找乱放的东西上面。这意味着,他们每年要损失10%的时间。对付这个时间窃贼,有一条最好的原则:不用的东西扔掉,不扔掉的东西分门别类保管好。  
   2.
懒惰。   对付这个时间窃贼的办法是: 
     
1)使用日程安排薄   
     
2)在家居之外的地方工作 
     
3)及早开始 
    3.
时断时续。研究发现,造成公司职员浪费时间最多的是干活时断时续的方式。因为重新工作时,这位职员需要花时间调整大脑活动及注意力,才能在停顿的地方接下去干。 
    4.
一个人包打天下。提高效率的最大潜力,莫过于其他人的协助。你把工作委托给其他人,授权他们去干好,这样每个人都是赢家。授权给别人,同时也要给他们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条件。
    5.
偶发延误这是最浪费时间的情况,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惟一的办法是预先安排工作。事前有准备,利用好偶发的延误,你能把本来会失去的时间化为有用的时间。 
    6.
惋惜不已或白日作梦
    
老是想着过去犯过的错误和失去的机会,唏嘘不已,又或者空想未来,这两种心境都是极浪费时间的。
    7.
拖拖拉拉
    
这种人花许多时间思考要做的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找借口推迟行动,又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在这段时间里,其实他们本来能完成任务而且应转入下一个工作了。
    8.
对问题缺乏理解就匆忙行动
    
这种人与拖拉作风正好相反,他们在未获得对一个问题的充分资讯之前就匆忙行动,以致往往需要推倒重来。这种人就必须培养自己的自制力。 
    9. 
消极情绪。
    
消极情绪使人失去干劲,工作效率下降。对人怀有戒心、妒忌、明争暗斗、愤怒及其他消极情绪使我们难以做到最好。这就必须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积极心态。 
    10.
分不清轻重缓急。
    
即使是避免了上述大多数问题的人,如果不懂得分清轻重缓急,也达不到应有的效率。区分轻重缓急是时间管理中最关键的问题。所以,我们下面多花一点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 

 

 

华为人如何管理时间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界定问题。华为时间管理培训的第一部分,就是让受训者清楚了解时间管理的2大误区:
  误区一:工作缺乏计划
  华为的时间管理培训指出,大量的时间浪费来源于工作缺乏计划,比如:没有考虑工作的可并行性,结果使并行的工作以串行的形式进行;没有考虑工作的后续性,结果工作做了一半,就发现有外部因素限制只能搁置;没有考虑对工作方法的选择,结果长期用低效率高耗时的方法工作。
  误区二:不会适时说
  在小宁的笔记里,有句话非常醒目——“时间管理当中最有用的词是
  华为人认为,人们组织工作不当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不会拒绝,这特别容易发生在热情洋溢的新人身上。新人为了表现自己,往往把来自于各方的请托都一一不假思索地接受下来,但这不是一种明智的行为。
  量力而行地说,对己对人都是一种负责。首先,自己不能胜任请托的工作,不仅徒费时间,还会对自己其它工作造成障碍。同时,无论是工作延误还是效果无法达标,都会打乱请托人的时间安排,结果双输
  所以华为一向强调,接到别人的请托,不要急于说,而是分析一下自己能不能如期按质地完成工作。如果不能,那要具体与请托人协调,在必要的时刻,要敢于说


掌握时间管理4大法宝
  虽然有道成功地界定问题就已经解决了问题的一半,但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困境还是不会改变。据小宁介绍,华为对于时间管理有4大法宝:
  法宝一:以SMART为导向的华为目标原则
  华为的时间管理培训指出,目标原则不单单是有目标,而且是要让目标达到SMART标准,这里SMART标准是指:
  具体的(Specific)。这是指目标必须是清晰的,可产生行为导向的。比如,目标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华为人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但目标我要获得今年的华为最佳员工奖就算得上是一个具体的目标了。
  可衡量的(Measurable)。这是指目标必须用指标量化表达。比如上面这个我要获得今年的华为最佳员工奖目标,它就对应着许多量化的指标——出勤、业务量等。
  可达到的(Attainable)。这里可达到的有两层意思:一是目标应该在能力范围内;二是目标应该有一定难度。小宁说:一般人在这点上往往只注意前者,其实后者也相当重要。目标经常达不到的确会让人沮丧,但同时得注意:太容易达到的目标也会让人失去斗志。
  相关的(Relevant)。这里的相关的是指与现实生活相关,而不是简单的白日梦
  基于时间的(Time-based)。基于时间就更容易理解了,它是指目标必须确定完成的日期。在这一点上,华为的时间管理培训指出,不但要确定最终目标的完成时间,还要设立多个小时间段上的时间里程牌,以便进行工作进度的监控。
法宝二:关注第二象限的华为四象限原则
  根据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可以将所有的事件分成4类(即建立一个二维四象限的指标体系),它们分别是:
  第一类是重要且紧迫的事件,例如:处理危机、完成有期限压力的工作等。
  第二类是重要但不紧迫的事件,例如:防患于未然的改善、建立人际关系网络、发展新机会、长期工作规划、有效的休闲。
  第三类是不重要但紧迫的事件,例如:不速之客、某些电话、会议、信件。
  第四类是不重要且不紧迫的事件,更直接的来说是浪费时间的事件,例如:阅读令人上瘾的无聊小说、收看毫无价值的电视节目等。
  华为时间管理培训指出,第三象限的收缩和第四象限的舍弃是众所周知的时间管理方式,但在第一象限与第二象限的处理上,人们却往往不那么明智——很多人更关注于第一象限的事件,这将会使人长期处于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下,经常忙于收拾残局和处理危机,这很容易使人精疲力竭,长此以往既不利于个人也不利工作。
  小宁告诉记者:我在进华为之前,以及在华为的初期,也是一个关注于第一象限事件的人。那时候感觉很糟,天天加班,而且工作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后来我转换了关注的方向,发现整个感觉都改变了。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象限与第二象限的事本来就是互通的,第二象限的扩大会使第一象限的事件减少。而且处理时由于时间比较充足,效果都会比较好。人也更有自信了。
  法宝三:赶跑时间第一大盗的华为韵律原则
  日本专业的统计数据指出:人们一般每8 分钟会收到1 次打扰,每小时大约7 次,或者说每天50—60 次。平均每次打扰大约是5 分钟,总共每天大约4 小时,也就是约50%。其中80%(约3 小时)的打扰是没有意义或者极少有价值的。同时人被打扰后重拾原来的思路平均需要3分钟,总共每天大约就是2.5小时。根据以上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每天因打扰而产生的时间损失约为5.5小时,按8小时工作制算,这占了工作时间的68.7%
  华为也明显认识到这一点,在小宁笔记本的页头,赫然用红笔写道打扰是第一时间大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为提出了自己的时间管理法则——“韵律原则,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持自己的韵律,具体的方法包括:对于无意义的打扰电话要学会礼貌地挂断,要多用打扰性不强的沟通方式(如e-mail),要适当的与上司沟通减少来自上司地打扰等;二是要与别人的韵律相协调,具体的方法包括:不要唐突地拜访对方,了解对方的行为习惯等。
  法宝四:执着于流程优化的华为精简原则
  崔西定律是指:任何工作的困难度与其执行步骤的数目平方成正比:例如完成一件工作有3 个执行步骤,则此工作的困难度是9,而完成另一工作有5个执行步骤,则此工作的困难度是25,所以必须要简化工作流程。
  小宁就是标准的崔西定律的拥护者,无论对于个人工作的流量,还是部门的工作流量,他都是能省就省我现在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分析工作流程的网络图,每一次能去掉一个多余的环节,就少了一个工作延误的可能,这里意味着大量时间的节省。这2年来,我去掉的各种多余工作环节达70个,粗略评估了一下,这里省下的时间高达3000多个小时,也就是120多天啊。小宁翻开一张又一张的工作流程图,自豪而意味深长地告诉记者。
  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都不能管理。这是现代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的名言,追求自我突破的华为人不但听懂了而且做到了。那么,您呢?

 

二、对付十大时间窃贼的妙招管好时间,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大大减少你浪费掉的时间。时间管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时间往往是被下述10时间窃贼给偷走的: 
    1.
找东西。据对美国200家大公司职员作的调查,公司职员每年都要把6周时间浪费在寻找乱放的东西上面。这意味着,他们每年要损失10%的时间。对付这个时间窃贼,有一条最好的原则:不用的东西扔掉,不扔掉的东西分门别类保管好。
    2.
懒惰。对付这个时间窃贼的办法是: 
    
1)使用日程安排薄   
    
2)在家居之外的地方工作 
    
3)及早开始 
    3.
时断时续。研究发现,造成公司职员浪费时间最多的是干活时断时续的方式。因为重新工作时,这位职员需要花时间调整大脑活动及注意力,才能在停顿的地方接下去干。
    4.
一个人包打天下。提高效率的最大潜力,莫过于其他人的协助。你把工作委托给其他人,授权他们去干好,这样每个人都是赢家。授权给别人,同时也要给他们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条件。
    5.
偶发延误这是最浪费时间的情况,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惟一的办法是预先安排工作。事前有准备,利用好偶发的延误,你能把本来会失去的时间化为有用的时间。
    6.
惋惜不已或白日作梦
    
老是想着过去犯过的错误和失去的机会,唏嘘不已,又或者空想未来,这两种心境都是极浪费时间的。 
    7.
拖拖拉拉
    
这种人花许多时间思考要做的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找借口推迟行动,又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在这段时间里,其实他们本来能完成任务而且应转入下一个工作了。 
    8.
对问题缺乏理解就匆忙行动
    
这种人与拖拉作风正好相反,他们在未获得对一个问题的充分资讯之前就匆忙行动,以致往往需要推倒重来。这种人就必须培养自己的自制力。 
    9. 
消极情绪。
    
消极情绪使人失去干劲,工作效率下降。对人怀有戒心、妒忌、明争暗斗、愤怒及其他消极情绪使我们难以做到最好。这就必须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积极心态。 
    10.
分不清轻重缓急。
    
即使是避免了上述大多数问题的人,如果不懂得分清轻重缓急,也达不到应有的效率。区分轻重缓急是时间管理中最关键的问题。所以,我们下面多花一点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区分轻重缓急是时间管理最关键的技巧 
    
许多人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完全不考虑完成某个任务之后他们会得到什么好处。这些人以为每个任务都是一样的,只要时间被工作填得满满的,他们就会很高兴。或者,他们愿意做表面看来有趣的事情,而不理会不那么有趣的事情。他们完全不知道怎样把人生的任务和责任按重要性排队。确定主次。在确定每一天具体做什么之前,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1)我需要做什么?——明确那些非做不可,又必须自己亲自做的事情。
    
2)什么能给我最高回报?人们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能给自己最高回报的事情上,即所谓扬己所长 
    
3)什么能给我们最大的满足感?在能给自己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中,优先安排能给自己带来满足感和快乐的事情。 把重要事情摆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