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的中文名竟然取名“谷歌”

来源:互联网 发布:p2p协会 报送数据模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10:35
 
Google“谷歌”引发的王怀南血案
------ 从为Google取中文名的事情可以看出王怀南的不合格
Google的中文名竟然取名“谷歌”,让各位网友晕倒几大片。
 
先看看这个名字的形成过程:
 
王怀南,Google亚太区市场总监。2005年12月的一天,已经被中文名字和僵持不下的争论搞得有些心烦意乱的王怀南胡乱地在纸上将现有的名称拼来拼去,突然,“谷歌”的组合跃然纸上,王怀南兴奋地将“谷歌”两个字大大地写在纸上,然后不厌其烦地跑到每个人的桌前挨个询问:“你觉得谷歌怎么样?”“这个好不好?”。为此,他几乎问遍了所有Google中国的员工,面对这个选择,大家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Google的中文名字“谷歌”在2005年12月的某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诞生了
原文:http://www.donews.com/donews/article/9/94419.html
 
落叶知秋,窥斑识豹,从此事可以分析王怀南以下特征:
 
1、            王怀南不尊重Google公司
 
u       Google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之下而上的制度,王怀南在为Google取中文名的事情上,竟然采用了违背Google文化的之上而下制度.

u       这个名字竟然是Google亚太区市场总监心烦意乱下的产物、心烦意乱的状态是人心智最差劲的状态,许多人撞车出祸、跳楼、跳海、砍人、自残、自杀等等事情都是在心烦意乱的状态下做出来的。王怀南作为Google亚太区市场总监,怎么能够在心烦意乱的情况下去给Google起名呢?太不尊重Google了。

 
2  王怀南是一个让员工不敢说真话的市场总监:

王怀南起完名之后,还“几乎问遍了所有的Google中国员工,面对这个选择,大家表现出现惊人的一致”。Google中国的员工面对上级的灵感,竟然不敢说NO,可能是说NO了,会让上司王怀南难看,让上司王怀南心理不高兴了,以后给自己穿小鞋怎么办啊……于是Google中国的员工在此事的态度上,只能是迎合王怀南!竟然还是惊人的一致!寒……
 
 
3、                 王怀南超级不尊重Google用户和Google在中国的FANS:
 
在起名的事情上,王怀南好像真的把Google当成自己一个人的Google了,也不考虑考虑广大网友的感受,把自我超级欣赏的“谷歌”推出来了,超级不尊重Google中国的用户和Googlefans

不尊重Google用户和fans,就是破坏Google在广大网友心中的美工形象,对Google的品牌价值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失。
 
 
4、王怀南不够虚心,不够与时俱进
 
按照网友的建议,给Google取名的最好策略应该是:让所有的网友参与,然后让所有的网友去评价,这样选出来的名字,才是大部分网友都能够接受的。而且还能让广大网友感觉到Google是网友的Google,拉近Google和网友之间的距离,提高网友的黏度。
 
赫赫,这是超级女生模式,超级女生模式是2005年中国最有名的策划案例,王怀南作为Google亚太区市场总监怎么能够不虚心学习最新的成功经验呢?
 
种种迹象表明,王怀南不合格!
 
网友们终于有点理解了为什么Google中国的市场份额在不断下降的原因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m/ufoer 

Google与谷歌,技术与诗意?

 

2006年4月12日,也就是今天,Google在北京发布其全球中文名称“谷歌”。

Google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博士(Eric Schmidt)与Google的两位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联合总裁李开复、周韶宁共同发布了这一名称。按Google官方的解释:“谷歌”意即“丰收之歌”,用诗意的方式寓意了丰富多彩的搜索体验(相关图片见中国日报的报道)。

看到“谷歌”这个名字时,我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得说,我是无法接受这个名字了,今后在我脑海里标识Google的将仍是Google这个英文名字。

“Googol”是一个数学名词,表示一个 1 后面跟着 100 个零。这个词汇是由美国数学家 Edward Kasner 的外甥 Milton Sirotta 创造的,随后通过 Kasner 和 James Newman 合著的“Mathematics and the Imagination”一书广为流传。Google 使用这一术语体现了公司整合网上海量信息的远大目标。(摘录自Google公司简介

一个由数学名词而来的名称,一个具有如此强烈技术性感觉的名称,现在居然要用“诗意”来诠释?!

“谷歌”其实是个好名字,顺耳易记,含义积极,如果是一家音乐网站,或者民俗性网站,甚至于只要是一家中国网站,这都是个好名字。只有Google,是完全不适合的。对于标榜技术的Google,“谷歌”的诗意完全风马牛不相及;对于专注于互联网的Google,“谷歌”的文学性是种散乱的表达;对于身为外国公司的Google,“谷歌”的中文底蕴容易让人产生混淆。说到底,“谷歌”与Google的反差太大了。我实在无法想象一家引领互联网技术潮流,走在时代峰尖浪头,经常冒出新奇念头的“洋”公司,会用一个如此诗意婉约,饱含中文气息的名字来定位自己的中国公司。是为了贴近中国民众吗?那么这个名字的确很中文化了,可惜却也失了Google的本色。

牢骚之后,静心而想,其实Google推出任何中文名字都很难让大多数人满意。因为早在Google中国公司成立之前,Google的影响力在中国已是相当大。诸如我这般的Fans绝非少数,虽然很多人一直在争论着Google的中文名字,但人们对Google的认知仍基于Google这个名称。而到了现今,Google之于我就只有Google这个名称了,我无法再强迫自己将一个中文名称与Google划等号,起码不能用一个如此诗意的名字来替代。事实上,以前常见的如“咕果”之类的近乎音译的名字其实不错,很符合Google古灵精怪的特点。如果顺着这种思路,貌似应该怪罪于Google的有名与起中文名的拖拉。然而,“谷歌”这个名字仍是从今起就要使用下去了。所以,我领悟到:“谷歌”其实并非为我这般的人准备的,对于熟知Google的人来说,有Google这个名称就足够了。“谷歌”的创生,是为了仍不了解Google的其它中国网民所准备的,它只是Google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一个基点。

想通了这一切,对于Google的这个举动也释然了。然而对于“谷歌”这个名字,我仍是不能理解,这是个实实在在的败笔。

sina看到关于“谷歌”之名产生的报道,我有些蒙了,不知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或者是笑着大哭,抑或哭着大笑……

算了,爱咋折腾咋折腾去吧!Google仍将是Google。但Google中国呢?……

Google中国,软文当道

 


Google黑板报昨日发文公布了中文名,今日又发布了宣传flash,所以“谷歌”做为Google的中文名已是尘埃落定,然而评论“谷歌”以及关于Google起中文名这件事本身的争论显然才刚开始。我不想再对“谷歌”做评价,我的想法都写在我的上一篇post里,不过对于Google此次的举动仍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值得挖掘。

首先,Google黑板报中的官文指出“谷歌”的产生是受梵高的金黄色麦田启发,然而大多数的报道中都指谷歌是由Google亚太区市场总监王怀南先生在心烦意乱之际无意间拼凑而出(请注意报道中已指出是无意拼出,所以非王怀南受梵高启发想出了“谷歌”)。这显然很矛盾,对于我来说,我更相信后一种说法。

然后按报道所言,王怀南问遍了所有Google中国的员工,而Google中国员工对这个名字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大家都知道,在谷歌产生之前,Google中文名的候选多如牛毛,这其中显然也有Google员工自身的参与。然而就是在这样激烈争论下,怎么会突然急转直下就偏偏对“谷歌”这个名字惊人一致呢?尤其在崇尚个性的Google,惊人的一致是否也是对其过往的一种侮辱?

最后回过头来再说说梵高的金黄色麦田。姑且假设Google黑板报中所言为真,也就是说“谷歌”真由金黄色麦田而生。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幅赋予Google灵感的图画:

你从这张画中看出了什么?我不是艺术家,也没多少鉴赏能力,但是我觉得这幅画有如小学生的写生般幼稚。当然我并非在此诋毁大师梵高,众所周知梵高是印象派画家。印象派的东西,从我这种没有任何印象的人眼里看来,就只是习作。所以,我想说的是:Google从此画产生“谷歌”一名,实在是虚无缥缈得可笑。就我看来,Google只是为了让“谷歌”显得寓意丰富些,找了幅画来充数,又因梵高有名,就顺便依托之。不过,其实以上的论断仍是一家之言,不堪一击。事实上如果Google真的高雅至能以此画悟此名,也是合情合理的(虽然概率貌似不高)。所以,这只是我的一点瞎想,在我眼中,Google此举就像是在傍梵高显高雅,其实俗不可耐。而你觉得如何呢?

今天写这些妄言是为何?我已在上一篇post中说对于“谷歌”我不再牢骚,所以这并非针对“谷歌”。我写这些,只是想指出:Google在此次起名举动中的公关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不但消息内容没能统一,对于广大网民的疑惑与异意却只发了一篇软文与一个宣传flash来了事。这让我对Google中国大失所望。事实上Google中国成立以来,并没有做出什么实际的成绩,反而到处充满了做秀的模样。当然,对于用于开拓中国市场而成立的Google中国来说,做秀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显然Google中国连做秀也做得不好,如这两日发布于Google黑板报的两篇明显的做秀公文,疲软含糊得让人觉得这就是广告帖,空洞得不知所言何物。这给人一种公司内涵与公司形象、公司运作与公司公关完全脱节的感觉,就仿佛你做的是高新技术,对外宣传的却是娱乐影视。

妄言到此为止,算我再次发牢骚了。

转自:http://shirak.cjb.cc/
以下为黑板报http://googlechinablog.com/2006/04/blog-post_114490277825217463.html
  http://googlechinablog.com/2006/04/blog-post_14.html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