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模式的前生后世

来源:互联网 发布:魂乎少年用日语怎么说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2:50

一. 山寨模式的诞生

山寨模式,有人说山寨模式就是模仿、抄袭模式,我觉得这样定义山寨模式很不准确,至少在电子产品行业很不准确。


山寨模式,最初出现在深圳,在手机、上网本这两个产品开始,具体的说,其实就是IC设计公司提供完备的产品方案和服务,产品商基本只需投资、销售,在产品的技术实现、生产方面不但有最上游的IC设计公司提供标案支持,而且有众多的方案公司,提供简单个性化定制,所以,产品商基本不需要技术力量,只需考虑投入产出问题。

 

这种模式由于有以下特点,被称之为“山寨模式”:

 

1.产品商的门槛降低。“农民”都可以做智能电子设备。

2.单款产品的风险与成本也大为降低。由于不需要自己的技术团队,研发投入基本由最上游的IC设计公司公司完成,IC设计公司承担了方案成败的风险,同时将方案开发成本分散到单颗IC中,对于产品商来说,只需承担每颗IC附加的几元成本,基本没有什么风险。

 

3.缩短了产品周期。传统开发一款电子产品,由于各大公司技术实力参差不齐,技术实力强的往往比技术实力弱的公司早开发出产品,而由于后面的公司还继续在市场上营销同类产品,所以,技术实力强,也没有必要大快特干的赶周期,因此一款电子产品,往往在市场的周期较长,一般2年左右或以上;而到了“山寨模式”,产品方案都是由技术实力很强的IC设计公司开发,往往每家IC设计公司都有一年内就同一颗IC出多套方案的能力,这样,产品周期被大为缩短,一般1年左右。

 

综上所述,“山寨模式”推动了电子产品行业滚滚前进,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丰富电子产品市场,促进行业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意义。

 

但是,经过2-3年“山寨模式”的发展,不难发现,“山寨模式”也暴露出不少缺陷:

 

1. “山寨模式”下,产品同质化太严重。如果是同一个IC公司的方案,各大产品商推出的产品,就其实质来说是一致的,只是产品品牌不同、外观不同、界面不同,成本和性能基本一致。

2. “山寨模式”下,各产品商竞争激烈,大产品商难以生存。由于产品同质化太严重,山寨市场出现“小鱼吃大鱼”的现象,由于一些小产品商,或个人都可以做同样品质的产品,由于小产品商和个人运营成本低,导致他们在市场上杀价厉害,最终卖一款产品只能赚为数不多的几元-几十元的利润,在清库存的情况下,赔本出货的情况都有,可以说,山寨市场充斥着个体户的身影,不利于培育行业里大的产品商。

 

3. “山寨模式”下,电子产品行业的产业链备受考验。由于大的产品商难以生存和培育,一些个体户你方唱罢我登场,行业产业链面临危机,这是很致命的,如果下游产品商不能很好的生存和壮大,这个行业就面临着断链和危机。

 

为此,IC设计公司作为行业里的最上游,应未雨绸缪,为即将到来的行业变革做好技术和规划准备。

 

我们不妨预测一下,如果“山寨模式”式徽,整个行业将衍生到何方?

 

难道又回到“山寨”前,各自为政的时代吗?那么“山寨模式”岂不是产业长河里的一首插曲?

 

我想,历史不会倒退式演进,历史只会演进到一种更先进的产业形态。

 

为此,我觉得未来电子行业会如下演进:

 

1. 向上兼容,“山寨模式”渐渐式徽。

 

2. IC设计服务的会兴起。今后,更多的公司可以拥有自己的IC,IC设计公司直接对外提供IC设计服务,只要客户定义好规格要求,IC设计公司就量身为客户定制个性化的IC,IC设计公司也或者为客户IC设计客户产品方案。即:IC设计公司为单个客户提供个性化的IC设计服务和产品方案服务。

 

3. 品牌运营商的崛起。由于未来大的产品商都拥有自己的IC和产品方案,产品差异化增强,知识产权在产品中的成本和利润比例增大,品牌标识度高,因此,一些小的山寨产品商难以在差异化的竞争中获胜,消费者被引导到品质/品牌的认知环境下,品牌运营商就会油然而生,品牌运营商会准确定义产品品质,培育品质相对应的品牌,如此,电子产品市场上将会涌现更多的诸如服装行业耐克一样的品牌运营商。

 

通过以上演进,电子产品行业将会更加健康、高效的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