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好不好,看天气!

来源:互联网 发布:知先生风水命理的博客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1:26

        最近赶了项目,自己都累了要死,白天的杂事特多,只好熬了好几个通宵,那几天真的没什么感觉了,浑浑噩噩的,都不知在做点什么了,还不断的往家那边赶,来回四个小时,真的觉得很tired。

         还好总算熬过去了,不过老板又在发号师令了,要准备开题预演,时间突然觉得又很紧凑,估计要写个10多页,那种的文章都要很精炼的,自己都好久没碰那个我讨厌又不得不接触的EBXML,心理想想,真的对她没什么好感,但是,我的毕业又全要靠她了,没办法,只好硬着头,慢慢的啃那些枯燥的文章,还要以百分百的耐心,否则你不要想从她哪里得到什么。

         昨天看了篇技术文章,涉及到马太效应。就在网上搜了下,大概是这么讲的:《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由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觉得这马太效应的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现在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富有的人会利用他的财富创造更多的财富,而贫者则在与富者的竞争中,越来越会处于劣势,直到被富者赶出游戏场。在社会中有这种现象,在我们这个小范围中也是,现在套用老板的一句话,对大项目的成功研发,就象正反馈系统一样,会带来更多理论,技术强深,层次高的项目来研究。其实我觉得这中间的道理是一样的。最近老板在找我们的师弟的时候,就惯用她那套找高才生办法,把分数高的考生,打电话,call过来,跟他们讲解我们做的项目,用她的话说,要学会自我宣传。还要我们这群人,又要演示系统,又要充分的接触他们,尽可能的了解他们。末了,老板还会很殷勤的送上饭卡,或是很有诚意的邀请一起去吃个饭。那些考生哪里折腾的起老板这番强烈进攻啊,最后还是在她细心指导下,系里调剂过来的最高6名(调剂生比上线的分数高N多,专业的问题),就好不犹豫的收了5名,那天复试完,看她那副像是打了一场胜仗样,真的有点佩服她。记得自己那天在计算机复试做笔录中,有老师就问那些考生,都准备报考谁了,计算机高分的学生都基本报考了控制和跳到外专业了,其中报我们老板的就好几个,那些计算机老师各个觉得有点亏,那是什么原因呢,那还是计算机老师接不到好项目,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培养好的学生,知名教师或是很有成就的教师,就越容易受高分考生的齐青睐,他们的项也就越容易接,越容易完成,这样,在学术界,也就毫不声张的延续着马太效应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