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过后2-系分

来源:互联网 发布:人民大学网络教育论文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12:46
 

首先很庆幸自己能一次过了系分。46/48/47分数都不是很高。在此也仅谈谈自己的备考过程吧。本人于大二下过的中级软件设计师。时隔一学期,写此文时也已即将步入大四。转眼也将毕业,目前对于找工作就业,还没有太大的感觉。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心思不在这里吧。好了,废话少说,还是谈谈系分吧。

我系统准备系分其实时间不长,也就一个月左右。但我并不苟同网络上的一个月过系分。20天轻松过关的这种说法。我承认就系分来说,题目难度不大,深度不深。同时对于一个在校学生来说过了系分,唯一能证明的是你会考试。而对于一个工作很长时间的程序员来说,可能可以说明他的技术很好,在这点上,我举双手赞同。

官方上说高级会有20%的通过率。那么题目不难深度不深,那80%去了哪里?我想最关键的是系分所涉及的内容太广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然这也就需要你静下心来,一步步去完善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缺陷。

确实,就拿上午题来说,就所考的知识面可以说牵扯到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各个方面,而且深度也在不断的增加。不过当然也有必然的考点,比如说:5分的计算机英文,一些数学的知识(如果你大学认真学的话应该没有问题),还有软件工程(几种模型,虽然简单但也是考点),最后还有一些时下流行的技术(比如我今年遇到的物联网这个名字,如果你知道这个概念你还会选错吗,当然放心他不会考很难)等等。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上午过不了,那下午的题再高也是虚的。因为都是基础嘛。(当然我们分数也不高,所以要继续努力)。在这一个月,我将所有的书(这里书,我就推荐一个人就行了张友生,学校图书馆找他书就对了)看了一遍,并把重点内容全部用纸记下来,还做了笔记。考试时,他别人带着书的时候,我也就这几张纸。按部就班,踏踏实实,看了就看会,时刻记住你是在学知识。

然后就是下午1的试题,现在还记得在上午考试结束后休息时,还听见后面一群人在背着相关的概念。下午1道必做,然后再选做2道题。空间很大。所以先大致看一下题目,如果完全没概念,那速度跳过吧。当然,如果也有都不熟悉的情况。就好比我吧。我今年只过最后一题ajax有过接触。另外的就不知所云,这时,你就找那些容易得分的吧。我选的就是那种答案固定的,比如填序号之类的。当然也有人会选择那些问答型的,总认为说出一大堆总会给点分。对于这我不置可否。如果你认为你胡说能得到分的话。

接下来就是论文了,对于论文,先看别人写的,自己最后准备一篇,不懂的技术可以上网找。另外系分不考编程,因为理论上他已经认可你的编程水平了,不过我建议如果可能你还是实现一下,因为实现后的感受与光理论是不同的,就是写在纸上也更让人信服。当然我也是做了一番心思的,所以说今年的论文5那个需求分析的技术,我清清楚楚的记在纸上。论文是考你的实践经验,可对于大学生来说,哪里来的经验呢。没有经验怎么办,借呗!别人做过的经验拿过来,不就是你的,别人遇到的问题,不也是你的问题,别人的解决方法不也可以给你参考。当然你既然想考系分了,你也编过几行代码,做过小项目的吧,这点我相信。我考之前也就看过一个项目经理写的一本书,他从软件行业的各个方面(与客户交流,如何做需要分析,如何与委托单位协调关系,如何演示,如果竞标等等),包括他遇到的问题。可以正是这些问题在我们论文给我的帮助很大。不然就我那稚嫩的文笔,干涩的项目经历,还不一眼并评判专家看出。

另外充分利用网络吧。找点真题打印出来做一做。找点视频,看一看。如果没有可以联系我。

最后在报考系分的过程,我也纠结了好长时间,想过考这个有没有必要。因为当时有别的事情牵绊着我。最后还是在母亲的鼓励下,我报了名。当然考试最重要的不是证书,回顾一下知识,扩展一下视野,那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感谢一下给我支持她,因为考试那天正好她家里有事,没能去。谢谢她的理解吧!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