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栈的溢出

来源:互联网 发布:矩阵的秩是矩阵的值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9:49

缓冲区溢出,在我看来可以界定为堆栈溢出。一个程序的运行所占用的内存空间分为三个部分(从内存地址的低端到高端分布):

 程序段  :存放程序代码以及只读数据

 数据段  :存放程序的静态变量,也就是常量

 堆栈段  :函数内部的临时变量,函数调用,参数传递以及动态申请的空间,如为指针申请空间。

基本上,缓冲区的溢出只(不知道这个词是否准确)发生在堆栈段。通常发生这个情况的可能是C语言中的字符操作函数,如strcpy, strcat,  vsprintf, sprintf, getchar, gets等。 如:

  char szcName[10] = { '/0' };

      strcpy( szcName, "how beautiful it is!");

 上述两行语句就会导致缓冲区溢出错误。

堆栈是内存中一块连续的块。堆栈寄存器(SP)的指针总是指向堆栈的栈顶,而堆栈的底部是一个固定的地址,在每个操作系统中堆栈的底部是固定的。

堆栈的操作原则是先进后出,支持PUSH和POP操作


,什么是栈溢出?

因为栈一般默认为1-2m,一旦出现死循环或者是大量的递归调用,在不断的压栈过程中,造成栈容量超过1m而导致溢出。

2,解决方案:

方法一:用栈把递归转换成非递归

通常,一个函数在调用另一个函数之前,要作如下的事情:a)将实在参数,返回地址等信息传递给被调用函数保存; b)为被调用函数的局部变量分配存储区;c)将控制转移到被调函数的入口. 从被调用函数返回调用函数之前,也要做三件事情:a)保存被调函数的计算结果;b)释放被调函数的数据区;c)依照被调函数保存的返回地址将控制转移到调用函数.所有的这些,不论是变量还是地址,本质上来说都是"数据",都是保存在系统所分配的栈中的. 那么自己就可以写一个栈来存储必要的数据,以减少系统负担。

 

方法二:使用static对象替代nonstatic局部对象

在递归函数设计中,可以使用static对象替代nonstatic局部对象(即栈对象),这不仅可以减少每次递归调用和返回时产生和释放nonstatic对象的开销,而且static对象还可以保存递归调用的中间状态,并且可为各个调用层所访问。

 

方法三:增大堆栈大小值

当创建一个线程的堆栈时,系统将会保留一个链接程序的/STACK开关指明的地址空间区域。但是,当调用CreateThread或_beginthreadex函数时,可以重载原先提交的内存数量。这两个函数都有一个参数,可以用来重载原先提交给堆栈的地址空间的内存数量。如果设定这个参数为0,那么系统将使用/STACK开关指明的已提交的堆栈大小值。后面将假定我们使用默认的堆栈大小值,即1MB的保留区域,每次提交一个页面的内存。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