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假的下场

来源:互联网 发布:python 数据清洗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00:35

最近一次开会,见到了很多老友。大家相见甚欢。在这期间,我无意中问起其中一位朋友有关他的一个同事的近况。 朋友告诉我他已经被解雇。我很吃惊,因为他是首席正教授,一定应该是终身教授。朋友说他的合作者和他的学生怀疑他伪造实验数据,从而把事情捅了出来。但为防止他告学校,处理结果是不对外公告。但我觉得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因为面子问题所以学校和他签了non-disclosure合同。

此人(为方便我称之为N)是搞理论出身的。我的另一位朋友说他的学生曾经试图重复N的结果。重复不出来后,N居然告诉他们是知识产权(IP),拒绝解释方法。 开会回来之后,我询问了其他同行。发现也有人曾经怀疑他作假。而且还向杂志社反映过,没有得到回应。我和来访问的一位教授谈起这事。他说,很多年前,他在一个杂志做编辑时,N投稿的一篇文章被审稿人发现一稿两投。结果,N不得不撤稿。后来这件事传回到N当时做助理教授的学校导致了N第一次被解雇。N只好回到他的老家(不是中国)。听说N从那儿东山再起, 重新出发到了美国一个名校与一位院士一起工作。N与那院士发表了多篇PNAS文章。这些“高水平”文章(包括不能重复的)使他得到了首席教授位置。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爬得越高,跌得越重。

这个事件使我想起最近有几位中国博士后做假被发现。我写这篇博文的目的是告诉刚刚走上科研之路的年轻朋友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千万不要靠做假脱身。无论做得多么天衣无缝,迟早有一天会被发现的。一旦发现,一辈子也别指望翻身了。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运气也不会一成不变。做假就象吸毒,一旦有了没被发现的第一次,就很难不做第二,第三次了。最终会让你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拒假要象拒毒一样坚决果断!

 

注:因为此事尚未有最后结论,为保护朋友,请勿人肉。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