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GIS的喜与悲:有感骆驼人的十年思考

来源:互联网 发布:土木工程需要的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20:06

 

GIS的喜与悲:有感骆驼人的十年思考

http://blog.3snews.net/html/73/39273-30276.html

add:凡人说梦,智者解梦 2011-03-26 12:00:37

 

昨日读到玉璋兄的新作《地理信息产业十年的思考》,我突然有些莫名的感慨。晨间早醒,决定发奋一书,表达一下情怀。

GIS与我,可真是“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十年之后我们还是朋友。”虽然每个人都不大敢说十年之后确切的你,但如果没有太大的轨迹偏离,对我来说,十年之后GIS肯定还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于是,就需要我和同我一样的我们思考一下,是在错误的行业中执着,还是在这个行中勇猛的为自己追求未来?

显然,GIS不等同于“空间信息产业”,玉璋的立意要比我大得多。空间信息产业包含了定位系统(GPS,北斗,wifi),遥感影像(卫星,航拍,三维,实景),空间数据加工(导航数据,专题,建库),位置服务(LBS,互联网)以及GIS。这几者的直接或裙带关系太多,谁也不会离开谁太远。

GIS行业如何定义范畴?我只把它看做三个层次:基础架构,软件平台和应用。在这三个层次中,应用的空间最大,所以从份额上看,GIS的市场基本被应用开发所占据。同时我们看到,GISLBS在整个空间信息产业中的门槛最低,现如今,GIS已经和LBS的关系模糊不清,不谈纯粹的LBS。十年发展,造就一大批GIS的企业,也成功的诞生了一些国产核心技术及上市公司,例如超图,数字政通,而且从上市的热情来看,GIS行业一派欣欣向荣,中地,厦门精图,山海经纬等等等,一大批企业似乎都看到了上市的光环在不远的前方闪亮。而GIS也确实得到了重视,项目多如牛毛,大部分政府管理者也都能谈个子丑寅卯,这是GIS的胜利,是我们十年的成就,也是让我辗转流连于此的原因。

但我对这样的发展并不感到乐观,反而却越来越担心前途。实际上目前暴露出的情况也大抵说明危机,行业恶性竞争严重,GIS数据仍然不开放,从业者收入可怜,行业应用创新不足,GIS教育基本上是老师学生互相糊弄……,这些负面现象一抓一大把。也许有人会说,在中国,就就没有好做的行业,这个我也认同,但从整个空间信息产业来说,我认为传统GIS的情况是最堪忧的。

我试着揪出一些原因来,可能不对,我只是要表达一下对GIS的赤诚之心。

1.       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支持这个词,不要一提到就想的是给钱,给政策,给税收优惠,关键在于政府想要真心实意的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怎么带动?就是政府要将这个市场做大,美其名曰一年几十亿,几百亿,那都是浮云,几个GIS企业挣到大钱了?要让大家都有钱可赚。咱们的政府太了不起了,不能老想着自己挣钱,有钱花。2010年的财政收入是8.3万亿,相当于GDP20%多,这还不包括政府资产(国有土地)和国企资产的增值。而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才19千多点,政府能花的钱相当于4.34亿个城镇居民的钱;在乾隆年间的1766年,政府的财政收入是4937万两白银,北京工人的平均工资是24两,国家一年挣的钱只相当于220万个老百姓,所以那时候国富民更富,要不怎么会有太平盛世?有人说这太远了,不足以比较,那我告诉大家,2007年这个数字是3.7亿,美国是8500万,3年间,政府更有钱了,民间相对却更贫穷了。政府得帮着企业生长。怎么帮?将政府决策和办公都要加上用地理科学。政府官员看我这么说,一定认为这是胡扯。但我举一个例子,去年人口普查,花了那么大的精力,其实从普查员开始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将普查数据空间化,每家每户,每楼每区,都给它定上位置。最后发布出来的数据不仅是Excel表,而是地图,还可以在网站上做各种类型的专题图,再做成可共享的服务,别的部门调用就可以做人口的分析,地震能伤亡多少人,开沃尔玛能惠及多少人,年龄层次是多少,等等。你说这会带动多大的产业机会。那么多的钱都花在吹NB和扯淡上了。再说说国家测绘局,您若是要管GIS,就请有责任让GIS发展的好,您去促成人口普查用上空间工具和地理知识,我们多感谢你。别总想着往自己身上挣权威,为别的部门使用空间数据安排门槛和障碍,将各种资质设的那么高,将互联网各种地图应用打击打击到蛋疼,不用过脑子也能想得出,这能促进产业发展?还有GIS协会,协会是帮着企业的,规范市场,申请政策,你看看人家中钢协都做什么?让外人看我们协会的活动,牙都笑掉了,反正我脸红。咱不抱怨政府,中国老百姓要求都很低,做GIS的要求更低,请高抬贵手就可以了。

2.       应用太单一。我们GIS企业,这么多年,生意全靠政府,无一例外。而且应用翻来覆去就那么单调,十年前是建库,现在还是建库,只是裤衩换成西裤而已。地图就是浏览查询,分析就是缓冲区,这么粗浅能让用户觉得我们这GIS是雪中送炭,不用不行吗?也有值得敬佩的,也许是有数字政通才有数字城管,有山海经纬才有了PGIS,但做完了呢?两者后续的前景都不好办。盯着政府做生意,还是锦上添花的生意,就不是永续发展,而是把握随机事件,这种模式下,企业的人才才是苦恼,后浪将你拍在礁石上。大爷,大叔,您积累的那些out了,咱公司现在不做这个。所以,也得请企业的老板站在员工的角度上想想商业模式,应用多创新一些,做的更长远一些,找寻让大家愿意在此沉淀,而且沉淀下去也有意义的道路。

3.       企业的实力太差。作为GIS从业者,我真是羡慕那些大的IT公司,也在思考,人家是怎么做大的?不说巨牛苹果,惠普,也不说大牛华为,联想,就看看从小公司发展来的用友,金蝶,如今也是吐个唾沫当钉子。再看看我们。Esri在中国基本上就是兜售,卖出去,您怎么用和我无干。这两年还好点,也开始帮着合作伙伴做点东西,出个谋划个策,但投入的力量太小了,看看Esri美国的合作伙伴网站,那么多的内容,那么多的联系人方式,投入多寡不一样,效果能一样吗?再说超图,不提别的,提个小事件:最近环保部能力建设GIS支撑平台投标,标的1400多万,超图450万中标,让在能力建设项目中的其他公司都笑死了。其实你投的高点也是你中,就这么不自信。长期低价中标的公司,其实就是给自己看扁了,没有自信还能做大做强?GIS这么整,只能往白菜价上卖,大蒜,绿豆那都是不敢比的。

4.       GIS人才的缺失。大家都在谈人才,做GIS的人才可真难。3snews官方微博不是在微博上转了吗:GIS专业的学生,做开发比不过计算机专业,做销售比不过市场营销专业,做公务员比不上文史哲专业,成了啥也不是。心酸。学校设立这个学科,给学生们找不到出路,企业和社会都不需要,那就别设。要不您就用强烈的责任感将学生教育培养的能力很强,做GIS就是胜过其他专业的学生,这又要讨论GIS教育的问题。咱不纠结。其实对于GIS缺乏人才的问题,走一条最短路径,行业做强做大,吸引一切人才来投,管他是什么专业,大家都竞争,那就不缺乏人才了。又将问题兜了回去。

情况大概如此,原因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因为政府不支持,所以行业做不大,行业做不大所以人就缺乏,人才缺乏所以企业创新不足,创新不足所以企业不咋地,企业不咋地所以政府都懒着管。回到起点。正可谓因就是果,果即是因,因果循环,往复不断。今天就是尝试激愤写作一把,其实心态还是很平和。我的人生信条是:要想改变别人,先要改变自己。抱怨有个鸟用?就当这个世界谁都指望不上了,你还不生活了吗?

谨以此文替GIS从业者们发发闷气,大家互相鼓励鼓励,重新战斗。认为我是胡说八道的,我承认就是痴人说梦;看了让您不舒服的,我道歉,下次再给您补一篇歌功颂德的。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