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来源:互联网 发布:wacom mac 绘画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12:12

客专梁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1设计要求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二00五年五月)

⑵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二00五年七月)

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 18736-2002

⑷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1596-2005

⑸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01

⑹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1997

⑺建筑用砂GB/T 14684-2001

⑻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8077-2000

12原材料的选用

121水泥

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低碱硅酸盐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技术要求见表1-1

1-1 所用水泥技术要求列表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1

比表面积

350/

2

80μm方孔筛筛余

10.0%

3

游离氧化钙含量

1.0%

4

碱含量

0.80%

5

熟料中的C3A含量

8%

6

氯离子含量

0.06%

水泥由重庆腾辉水泥厂提供,样品已经铁道部质检中心检验,检验报告未返回,经我试验室试验,水泥性能比较稳定。

 

122 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

出于耐久性的考虑,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粉煤灰采用一级粉煤灰。技术要求分别见表1-21-3

 

1-2 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列表

序号

名称

技术要求

1

细度,%

12

2

Cl-含量%

0.02

3

需水量比%

100

4

烧失量%

3.0

5

含水量%

1.0

6

SO3含量%

3.0

7

CaO含量%

10

 

 

1-3 磨细矿渣粉的技术要求列表

序号

名称

技术要求

1

MgO含量,%

14

2

SO3含量%

4.0

3

烧失量%

3.0

4

Cl-含量%

0.02

5

比表面积,㎡/

350500

6

需水量比%

100

7

含水率%

1.0

8

活性指数,%28

95

粉煤灰由内江热电厂和成都热电厂提供,磨细矿渣粉各项性能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123 细骨料

细骨料采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试样经五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不超过8%,其吸水率应不大于2%,砂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表1-4规定。

 

 

 

 

1-4 砂中有害物质含量

序号

名称

质量指标

1

含泥量,%

2.0

2

泥块含量%

0.5

3

云母含量%

0.5

4

轻物质含量%

0.5

5

氯离子含量,%

0.02

6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0.5

7

有机物含量%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实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

 

124 粗骨料

粗骨料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其压碎指标不大于12,坚固性指标不大于5,粗骨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表1-5规定。

1-5 粗骨料中有害物质含量

序号

名称

质量指标

1

含泥量,%

0.5

2

泥块含量%

0.25

3

针片状颗粒总含量%

8

4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0.5

5

氯离子含量,%

0.02

砂石料原为金堂、淮口、简阳等地,基本满足要求。已经取样送北京检验,报告未下发。

125 外加剂

外加剂采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且质量稳定的产品。外加剂与水泥之间有良好的相容性。外加剂性能指标见表1-6

 

 

 

 

1-6 外加剂性能指标

序号

名称

质量指标     

1

水泥静浆流动度,

240

2

硫酸钠含量%

10.0

3

氯离子含量,%

0.2

4

碱含量%

10.0

5

减水率%

20

6

含气量%

3.0

7

坍落度保留值,㎜

30min

180

60min

150

8

常压泌水率%

20

9

压力泌水率%

90

10

抗压强度比

3d

130

7d

125

28d

120

11

对钢筋锈蚀作用

无锈蚀

12

收缩率比%

135

13

相对耐久性指标%200

80

外加剂经试验选用柯帅外加剂厂生产的聚羧酸外加剂,各项性均满足要求。厂家在成都,技术支持方便快捷。试验结果见附表。

13配合比计算

131 配制强度

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配制强度

——设计强度

  ——标准差,取6MPa

水灰比:W/B =0.32

W =160 

B =492

C =320 

B =C+F+K

F =92

K =80

因砂偏细,经试验,砂率取值为:38%

粗骨料按(510):(1020)=0.53:0.47进行混合

则砂为701,石为1145

其中;B——胶凝材料总量

      C——水泥

      F——粉煤灰

      K——磨细矿渣粉

试配方案见表1-7

1-7 配合比试配方案

水灰比

0.33

0.325

0.32

0.315

0.31

水泥

320

320

320

320

320

粉煤灰

92

92

92

92

92

磨细矿渣粉

80

80

80

80

80

162

160

157

155

153

698

701

701

701

702

1140

1140

1143

1145

1146

外加剂

4.92

4.92

4.92

4.92

4.92

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及耐久性指标见附表

 

 

 

 

 

 

 

 

附表1 弹性模量试验结果

水灰比

龄期

0.330

0.325

0.320

0.315

0.310

10 dMPa

3.4×104

3.8×104

3.8×104

3.7×104

3.9×104

21 dMPa

3.8×104

4.03×104

4.1×104

4.14×104

4.06×104

28 dMPa

3.9×104

4.2×104

4.24×104

4.15×104

4.10×104

 

 

附表2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水灰比

龄期

0.330

0.325

0.320

0.315

0.310

1 dMPa

24.8

26.2

26.0

27.4

28.0

3 dMPa

33.7

38.9

39.5

40.8

40.3

7 dMPa

46.2

49.8

49.4

54.0

53.4

10 dMPa

50.1

54.0

53.9

55.0

56.0

21 dMPa

55.0

58.9

59.4

61.0

62.4

28 dMPa

58.4

60.4

60.2

64.8

66.0

56 dMPa

64.0

69.8

71.4

74.6

77.0

 

 

附表3 抗渗试验结果

水灰比

龄期

0330

0325

0320

0315

0310

28 d

P18

P20

P20

P20

P18

56 d

P20

P20

P20

P20

P20

附表4 电通量(C)试验结果

水灰比

序号

0330

0325

0320

0315

0310

1

810

754

770

694

618

2

728

648

672

686

724

3

748

732

788

735

661

4

764

584

801

751

587

5

696

660

739

626

640

6

757

700

643

596

628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