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商城随笔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 网卡配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12:09

移动(Mobile Market)、电信(天翼空间)、联通(wo store)等三大运营商,以及apple、nokia、lenovo等手机制造商都纷纷玩起了应用商城app store。从运营商的角度出发,除了增加用户黏性外,还能够带来不菲的收入,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运营上做应用商城,什么是优势?海量的用户?不是。为什么呢?人家上了网,怎么玩都是人家的。人家爱装什么应用就装什么。那什么是优势?我感觉,优势在于计费!是啊,覆盖全国的网点,完善的计费系统,这才是优势。

例如,运营商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1.维护开发者利益,尽量减少应用被非授权用户使用的可能性。
这需要运营商从应用商城运营的角度出发,制定一套完整的版权保护机制出来,不一定是DRM,DRM太复杂了,搞好应用的使用就不错了。
可以从可运行的应用出发,例如游戏。可以参考google 在android的LVL机制,由应用区询问自己是否该运行。做好这一步,后台需要有个授权服务器提供支撑。而授权服务器的信息来自何处?需要计费系统以及应用商场平台的支持,同时在手机侧还需要有个版权保护而代理才可。

2.为开发者提供扣费能力
光限制非授权用户不能用了,人家想用了,怎么办?能不能方便的进行购买?新的订购关系能否即时同步到授权服务器,是否会对用户体验构成负面影响?开发者结算是否方便?
关于支付账户,是把第三方账户的钱转过来,如网银、话费账户;还是完成认证后直接去第三方账户扣钱?仁者见仁智之见智,总之,适用就好。

3.兼容各类网络
以移动为例,是不是除了CMWAP、CMMM就无法认证用户了?在wifi情况下,如何认证用户,完成认证、扣费一系列动作,而不出差错?
采用何种机制,短信?证书?

4.兼容各类终端
除了手机,还有PC、MID,完成从手机到PC机,以及各类智能终端的全覆盖。

5.用户授权的策略
按用户,还是按设备?理想的方案,同时可以限制用户和设备。例如,允许一个人的5台设备可以使用。
是否允许按用户、按设备建立“域”?授权的粒度?

设备好办,IMEI就好了。用户嘛,手机号码就可以了。如果不换SIM卡,IMSI也是可以的。但如果在某些情况下,无法获取到IMSI、IMEI怎么办?

总之,应用商场的最终的效果,是开发者喜欢:卖的多(不买用不了)、收钱快。对于用户而言,我想买的时候,按下鼠标就买了,然后就能用了。不能我使用cmwap能用,我用wifi就不能用了。

这几天思考应用商城的安全性问题,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