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思考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拍卖会网站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3:32

学生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思考

0810年,我有两年时间的都要扎在培训里了,学校电算化学员的培训一期结束之后,就紧接着进行了第二期,来到陈文卫的培训,学员都期望能够从讲师(都是冲着广告而来的)这里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回到工作岗位上就可以学以致用。

其实在培训教室里,都在重复同一样基础知识,同一案例,因为更多的是学生而不是在职者,就算是在职也是新人或者是外行人!所以在培训的时候能待学生一样教学,大家更多的是采用收听模式,希望从老师这接收到更多有用的知识。陈的学生集中在转型、转职、初中毕业生、待业者、提高学历为主,很少企业在职、企业主管人员能力提升者,所以陈是入门式教育,不是职业教育!

也许国内的教育已经习惯了“填鸭蛋”式的教学,讲师都上来就是哗哗哗地讲了一通,讲的很精彩,学员听的也很乐呵,但一下来之后,发现之前讲师讲的这么多内容听过就算了,在实际工作中怎么用,还是不太清楚,想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同时,职业教育与学生教育应该还是有差别的,因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应该不再是基础知识的讲解了,只要是通过文档、视频能够自学就会的东西,应该在职业教育这个环节是不需要再用集训的方式展开了,但如果是需要进行实战演练的内容,就很有必要设置团队成员、场景,由讲师进行辅导了,我想这也是成人职业培训的目的。

基于这个目的,所以职业教育的前期一定要进行基础知识考核,过关了再进行现场“演练”培训,演练完了之后可能当天就要进行总结,并最后的培训对前五天的课程进行总结性的汇报,对培训成果进行呈现。这也将是IT类培训的一个方向,以实战为主。

   企业信息化培训案例记录:

首先是吸收上一期学员的反馈:认为我们在培训的时候,对业务的讲解与分析太少了,导致学员在业务知识的整体把握上感觉还不是特别理想,所以特别要求更多地在业务知识上做更多地讲解,因为他之前期待的是:来培训是要学习知识回去的,但结果是6天的培训是不断的练习,感觉像考试,更多的知识是通过学员之间交流得到的,而不是从老师这里学到的,所以在这一块提出了意见。学员的这个诉求,我们认为,这是以典型的“培训”的模式,就是老师先“培”---进行讲解,讲解完了之后再进行“练习”。

    根据这些意见,我们也对本次的课程进行了重新编排,并审视了我们培训的目标与方法,发现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企业管理者的项目实战能力,通过实战演练的方式让企业主管、一线办公人员感受到项目实施的实际场景,在实战中演练产品、业务、实施方法论的知识,达到实战能力的培养。而我们的课程的确把许多讲解的内容给去掉了,6天的时间,只有第一天有稍稍安排了一些业务的讲解内容,然后就是项目准备、蓝图规划(调研、方案)、上线汇报、验收等环节的演练。在培训过程采用了某项目的实际场景,让每个学员分小组参与,而且在这个实战过程中,讲师安排了许多“地雷”,学员一不小心就踩爆了,所以我们称之为“案例式教学”,以训练为主。我们的这个模式就是让学员掌握一定的前期基础知识,以“练”为先导,练完了之后才由讲师得到学员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的不足之处,然后再由讲师进行总结。

    相较于两种不同的培训方式,以“培”为主的话,讲解比较枯燥,特别是产品与业务知识的讲解,而且在学员在没有犯错之前,听了之后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印象不深刻。但一旦采用了“训”为主的模式,学员需要充分开动脑筋,参与到课程的每个环节,每个环节做完了之后,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容易犯错的环节全部暴露出来了,被“雷”炸过一次之后,再由你自己总结哪里做的不了,哪里是做的好。最后再由讲师总结,你做的怎么样,做这个事情的思路应该是怎么样的。这样的倒装式培训,大家会很累,但收获明显要比前面的一种方式大多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