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挡不住,我去见主席

来源:互联网 发布:非线性控制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6:16

上次见他老人家至少是10年前了,我猜想在北京的人当中,两次以上次瞻仰主席的人应该不多。
这次回北京,难得今天耽搁半天的生意,圆了我这几年来一直想再去瞻仰的夙愿,虽然以前去过,但还是免不了激动。穿着最干净和庄重的衣服,路上熙熙攘攘的车流和人群,只是一道流动的风景,没有太多的可以记忆下来的场景,想着瞻仰应该必带的证件和注意事项,或许这就是我的朝拜之路。
时间在有思绪的头脑中似乎快了很多,到达天安门广场要换乘2次,但不像往常那样百无聊赖。
为了这次出行,可以说思谋已久,今天到了那里接近11点半了,原来记忆是下午两点闭堂,现已经改成12:00了,还好我可以进入排队的队伍中,在我的前后可以听到各地的方言,感觉出他们激动中带着些紧张,这其中年长者居多,穿着老式服装者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男士国服也不在少数。
安检过后,10几年前记得可以花一元钱买一只纸花敬献,现在已经改成鲜菊花了,可能是出于我已经是一个生意人的头脑,认为全中国鲜菊花零售量最大的地方就是这里了,缓缓步行的老人、怀抱孩子的母亲、二十左右岁的学生等等,都舍得花3元钱买上一只的,因为他们来到这里的困难要远远超过一只黄菊花。
随着距离纪念堂的大门越来越近,稍微嘈杂的人群更加安静了,怀抱孩子的母亲不时小声震慑她的孩子‘不许嚷!不许嚷!’
进入纪念堂前厅,主席的汉白玉雕塑前摆满了全国各地人民敬献的黄菊花,铺满了十几平米的摆台,一个学生深深地鞠了一躬,我周边的好几个人停留了片刻,大家都看到了。
人群按着工作人员的督促行进着,真正的主人在那里安详着,外围2-3米外已经围起了一道玻璃,不是十多年前可以2米内就能瞻仰水晶棺了,人群在经过距离主席脸庞最近的地方基本都是驻足1-2秒的,我也一样不时的回头望着远去的容貌,在特制的橘黄色灯光下显得更真切一些了...
我不敢保证来到这里瞻仰的人都是带着朝拜的心情,但有一点可以确信,进入纪念堂再麻乱的神经都会安静下来,从小孩到老人,还有我。
什么事情重要?出了主席纪念堂,或许你会改变想法。
这就是我的想法:谁也挡不住,我去见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