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材失实一事体现出僵化的教育思维

来源:互联网 发布:做淘宝客挣钱吗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5:11

作者:朱金灿
来源:http://blog.csdn.net/clever101/


     看完新浪网一则新闻:民间研究团体质疑小学教材存在失实等问题,感觉僵化的教育思维充斥着我们的头脑。本来这其实也算是件好事:权威的教材被人挑错,并且是有理有据的挑错。不过对此我仍有很多疑问:一是挑错的目的是什么,促使人教社改错从而编出更为权威的教材?二是世界上是否存在没有任何错误的教材?


      第一个问题如果答不是,那目的是什么?如果答是,那么我又要问:小学生需要一个权威的教材做什么?是不是要他们死记硬背书中知识、书中的结论呢?如果是,这个和死记硬背之前的教材有何本质区别呢?实际上,一时正确的知识很可能过了一阵子就不正确了,即使是基础知识也不例外。比如在出现爱恩斯坦的相对论之前牛顿的三大定律不也是被封为金科玉律吗?这一现实给教育提出了一个严峻的命题:面向未来的教育该如何去适应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知识和科技?


     我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去除教材一切权威化,着力培养学生的求证、分析和批判精神。在我看来,教材和其它一切书籍都是平等的,不存在教材就高人一等,其它书籍就低人一等的观念。书籍是人编的,是人编的东西就可能存在错误。判断一件事、一个观点是否对错,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论证。老师应鼓励学生多进行这样的分析论证,教材也可以而且应当成为这样的分析、论证甚至是批判对象。如果单就语文教学而言,学习语文的材料不应限于教材,而应延伸到所有的阅读材料,如报纸、杂志、网络博客等等。


     世界上究竟有没有任何错误的教材?我想就算有,我也不会采用这样的教材。因为学生不需要一个记忆一些权威观点的大脑,而需要一个具有求证、分析和批判能力的大脑。如果是一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质疑小学教材存在失实,我会欢呼中国的教育终于出现了一些新亮点;现在民间研究团体质疑小学教材存在失实,我会说:这帮家伙没事吃饱了撑的。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