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是时尚还是热闹

来源:互联网 发布:vr工程师和java哪个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20:08
博客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迅速想起blog这个英文的词汇,也会折射到部落格,部落这两个词汇。从blog这个语义上去判断和推测,很多网友都会把blog看作一个网络上的日记本,记载个体日常行为和思维的载体。还有人在博客意义外做了新的应用,如播客。
  博客服务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空间,这一点和几年前我们所熟悉的个人主页有同质的地方。甚至可以看作个人主页空间的升级或者程序化。Bsp不但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免费的主页空间,也给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新闻发布系统。这也是我常听到业界的朋友说,博客不过是多年前的个人主页罢了,我以前都是做个人主页的呀。从另外的意义来讲,博客其实也是个人主页空间,不过是把原来要自己编写代码,变成不用自己再写代码了。在过去,提供软件是一个销售的行为,但在博客的年代,这变成了免费的午餐。Bsp的涌现,给大众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创作的平台。既然博客是空间和程序的结合体,就会有很多人提供免费的程序的下载。网络上就有oblog,phpwind之类免费的程序下载,还有众多的模版。
  2005年是博客圈的娱乐元年,我们所熟悉的博客网等等都拿到一笔不菲的风险投资,由此引发的中国互联网第二次创业风潮势头正猛。当初曾是反微软斗士的方博,也开始粉墨登台,秀出天下,号称是全球第二代门户领导者。这个似乎秀过头,我看不出这个能引导什么?我的生活和博客这种业态越来越同轨,但是我似乎和bokee网的轨道朝不同的方向驶去。博客网似乎在这个美金孵化的盛宴中迷失了方向。对方博而言,美金对他的控制力明显比他对博客的控制力强。他似乎对博客也不太专注,或者社区(论坛),商业博客,他都想染指。最怕做博客的bsp陷入一个这样的怪圈,认为高质量写手引领的文字博客,高端化会更有影响力。我倒觉得高端的影响力,总是有限的,高端并不是高度。
  很有意思的是,最近我看到一个“扒方兴东皮”的博客。我不想讨论这些窝里斗的事情。我的判断是,这个博客的目的,他所影响的只能是it圈。无论事实是怎么样,它的影响力是极为有限的。当你我津津乐道的时候,并没有太多人知道方兴东是何方神圣。
  所说的博客盛宴,是这么多风险投资用美元墩起来的bsp服务平台,他们的目标群体就是那些所谓的专家专栏,而不是我们这些快乐的小百姓。高端博客是盛宴,它背后的危机就是他们越来越曲高和寡,他们缺乏沟通和对话。尽管他们本想放下硕大的身架和网络上的平民对话,却发觉真有话不投机半句多之嫌疑。所谓的高端和精英,文字对他们来说,或者是谋生或宣教的利器。面对文字,他们并不能快乐起来。他们担心出错,出洋相,对待文字,他们更谨慎。而文字落在草根和平民手里,既是胡萝卜也是大棒,嬉笑怒骂都可以任着兴致来。面对文字,他们显得更真实,更随意,更自由。
  
  如同房地产开发一样,如果这个盘子定位是高端,那它的目标群体的也就是高端的客户了。它总会有一扇墙,把它所界定群体完全区分开来。有些人会在那里面生活,会有些人会在围墙外观览。同此,如果一个bsp的整个聚焦点都集中在某些精英群体上,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是一介平民,为什么我要去和他们搭台唱戏呢?我希望在一个草根的平台上,很容易找到一个自己的同类,相同的阶层,相互之间所产生互动,都不会产生无可适从的感觉。Sina可能从来都不会标榜自己就是精英博客的代表,但事实上他集合了一个阶层,让所有的关注度集中在这些群体上的时候,他就远远脱离了“群众”,或者说草根更合适。相比而言,我比较喜欢一个博客乐园(www.bokele.com)的草根博客,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社会阶层,或者一个圈子的博客。他没有太多高端的评论和深邃的话题。但是他告诉我,混在哪里,也曾是我们过去的或者正在过去或正在经历的未来。我喜欢那里有很多年轻的有智慧的穷人和我一起呼吸,就在博客的周围。民间事实上还有不少这样不为出名的博客存在。
  
  天涯博客,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是精英和草根的博奕。走中间路线,并不是很讨巧的行为,这需要平衡的力量。我喜欢这里既有高端的博客服务,也有甚至可以称之为恶俗的博客存在。他们表面是和平共存,但是有影响力也是来自民间那些声音。从竹影到流氓yan,作为符号来看,他们从来都不是一个高端的群体。老百姓总不能集体失语,否则传播就没有意义了。
  
  博客未来将会是大众化的。年底的南方周末,三联周刊也不失时机地做了一次专刊。按我的理解,写作是博客的原动力,而写作和传媒永远都走得又那么近,我们就有很多理由去理解和相信这些媒体为什么这么卖力气为博客摇旗呐喊,因为他和她,都是其中的一介博客。但我希望博客既是专家,也是传媒的,更是老百姓的。她能让我们开心生活,哪里有热闹,我我们就往哪里去。这也是博客未来的方向。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