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市盈率

来源:互联网 发布:mysql序列自增 java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14:43

原帖地址

 

首先明确一点,不同行业的市盈率不具有可比性

 

很多次看到一些贴子里面提到平均市盈率,感觉国内很多股民,包括一些所谓专家对这个概念的理解都很模糊,不得不跳出来说说了。

首先说说什么是市盈率,市盈率就是市价除以每股收益,或者说是市值除以净利润.

比如说一个股票是1亿股,收盘价10元,每股收益0.5元,那么

总市值=1亿股 * 10元=10亿元

净利润=1亿股 * 0.5元=5千万.

市盈率=10 / 0.5 = 20倍

或者 市盈率=10亿元/5千万=20倍

那么什么是平均市盈率呢?很多人把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当作是每个股票分别计算,然后按照市值加权平均计算,我用举一个例子说明他们是怎么理解”平均市盈率”的:

假设一个市场只有两只股票A,B,

股票A为大盘股,股本1000亿股,最近收盘价10元,每股收益0.5元。

股票B为小盘股,股本1千万股,最近收盘价10元,每股收益0.000001元.(假设这个股票刚刚扭亏为盈,盈利极少)

分别计算得到A的市盈率20倍,B的市盈率为10000000倍。

如果按照市值加权平均,A的市值为B的1万倍,所以A的权重是B的1万倍:

(20 * 10000 + 10000000 * 1) / 10001 = 1019.9倍,也就是说,这种算法上,究竟A是20倍还是50倍没有本质区别,市盈率全部被B主导了。

推而广之,如果按照这样的算法,哪怕有1000多支股票,只要有一个股票的每股收益是很接近于0的一个数 0.0000000000000001, 那么其他股票就可以不看了。

事实是这样吗? 我要说,平均市盈率不是这样平均的!

专业的算法应该是把A和B合并起来作为一个公司看待,假设有一个母公司C, A和B都是C的全资子公司,由于A的市值=1000亿股 * 10元=1万亿元,B的市值=1千万股 * 10元=1亿元,那么母公司C的市值就是10001亿元。

A的净利润=1000亿股 * 0.5元=500亿元, B的净利润=1千万股 * 0.000001=10元,那么母公司C的净利润就是500亿零10元。

于是母公司C的市盈率就是10001亿元/500亿零10元=20.002倍。

也就是说,一个小盘股B是否加入计算,它的市盈率究竟是几十倍还是几亿倍,不会对整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如果使用我说的这种算法,究竟用几十个大盘蓝筹股还是全部使用1000多个股票来计算市场平均市盈率,并不会有特别大的区别。

2001 年我曾经验证过上交所、深交所对外发布的平均市盈率数据,和我用这种算法计算出来的基本吻合,说明它们也是用这种算法算出来的,唯一的区别是有一个交易所把亏损股票排除出去了,另外一个交易所仍然加入亏损股票来计算,由于加入亏损股票以后,作为分子的总市值增加,但是作为分母的净利润减少(这个公司的亏损要用别的公司的盈利来弥补),所以市盈率明显增大。

不过,业内别的机构怎么计算市盈率,我就不太清楚了。

我一看到某些贴子提到平均市盈率,第一个问题就是它所说的平均市盈率是哪个算法算出来的,搞清楚这个问题以后才好看后面的分析是否合理。

平均市盈率在基金管理中的应用:

有些基金会计算一下自己的持仓的平均市盈率和市场平均市盈率的比较,市场平均市盈率就是G楼说的算法,至于自己的持仓,就是用自己占有的股数来计算自己持有的市值和对应的净利润。

为了简单起见,假设市场上只有G楼所说的A,B两个股票。

一个基金持有G楼所说股票A,B各100万股。

针对股票A(市价10元,每股收益0.5元), 自己持有部分为1000万市值以及50万净利润

针对股票B(市价10元,每股收益0.000001元),那么自己持有部分对应1000万市值和1元净利润.

于是持有这2个股票市值总和为2000万,净利润500001,

于是这个基金的平均市盈率大约40倍。这种情况下,基金经理就要小心了,因为市场平均市盈率才20倍,自己的组合达到40倍,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除非是认为自己的股票成长型比较好,否则说明自己持有股票的总体股价已经偏高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