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优则投资:危险的游戏

来源:互联网 发布:three.js 编辑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15:57

 实业优则投资,这个在今天的中国看来很常见的现象,实际上并不符合国际惯例,而且隐患重重 。

  随着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投资已经成为企业运作不可或缺的部分,而VC、PE等曾经的新名词也逐步成了市场的兴奋点。不少企业家实业界成功后华丽转身,选择在投资领域开创新的事业。

  早些年的何伯权,卖了乐百氏后成为天使投资人;近期的李开复,离开谷歌办起创新工场,开始VC征程;最近,原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和马云组建了一支“云峰基金”……

  然而,“实业优则投资”并非国际惯例。

  并非国际惯例

  “实业优则投资”这个正发生在中国的潮流并非国际惯例。在欧美和日本,很少有正身处壮年的实业家在事业巅峰期激流勇退,转向投资。韦尔奇在GE,格罗夫在英特尔,乔布斯在苹果,都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即使IBM的郭士纳,也是在59岁退休后才进入私募投资,成为凯雷集团的董事长。有趣的是,欧美的不少投资家倒是政客出身,比如被投资界称为“总统俱乐部”的凯雷,其成员就包括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等政界人士。

  为什么中国的实业家更愿意中途变身为投资家?

  首先,从宏观环境来看,由于产权结构、产业政策、国进民退等问题,一些民营企业家对于长期从事实业信心不足,担心碰到“天花板”,缺乏做百年老店的愿望。

  其次,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第三次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原先的粗放式向精细化、高附加值方式艰难转型,不少企业家力不从心,觉得做实业赚钱比以前困难得多。

  此外,中国的资本市场风起云涌,投资机会不断涌现,利用经济周期明显的特点来赚快钱大钱,与做实业赚“辛苦钱”比有天壤之别。

  因此,很多企业家更愿意转做相对比较容易“赚钱”的投资家。然而,有得必有失,风险总是与机会相伴而生,这种转型的背后隐藏着哪些风险呢?

  风险与机会相伴而生

  虽然“实业优则投资”在中国有独特的土壤,实业家转做投资也不乏成功先例,但我们仍必须直面其中的代价和风险: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成为投资家的时候,我们是否正在失去自己的英特尔、苹果,以及乔布斯与稻盛和夫?如果实业家都热衷于赚快钱,中国的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将无从谈起。

  如果中国企业总是在取得一定成功后戛然而止,中国几经割裂的商业文明就无法传承,小草将无法长成参天大树,如此付出的机会成本将是巨大的。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理解并支持梁启超等出走,但自己选择留下来,并赋诗“去留肝胆两昆仑”。

  最近,马云持续投入做大“支付宝”,哪怕最后要拿出来“贡献”给国家,这种坚持乃至殉道的精神,不可奢求,但弥足珍贵,是这个时代的强音。

  实业家转做投资还会面临一定的系统性风险,因为他们大都是某一行业的专家,在相关领域有深厚的知识和人脉,但却未必熟悉其他行业。由于不像职业投资人那样是“杂家”,所以实业家进入其他领域的风险陡增,而VC和PE的投资范围一般都会明显大于实业家的经历范围。

  当然,有人认为管理是相通的,能在一个企业和行业做好就能证明其眼光和能力,行业不同不足为虑。但如果我们看一下中国企业糟糕的多元化战略成绩单,就不得不怀疑这种“一业通,百业通”的说法了——如果企业跨行业经营都乏善可陈,那跨行投资会好吗?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