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情缘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能买到利他林吗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3:35

记得偶第一次接触电脑,那还是高中的时候。在那一天的下午,一个类似体育老师的年轻大伙子领着我们来到一个印象上很高的实验楼前,整个感觉就是阳光明媚、心神气爽。进入实验室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象方砖似的电脑,显示器又小又黄,屏幕鼓鼓的,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是为了防光线反射,屏幕涂了一层膜,所以显示器屏幕显得特幽深。记不清那次是否操作电脑,现在脑子一片空白,估计那次老师只是领我们参观一下电脑而已。后来就一个劲的盼望电脑课,但直到高中毕业也没有到过那个电脑房。那次是分组去的,第一次我们去了,第二组的人连电脑的形状都没有见过,我觉得第二组是幸运的,至少他们没有那种烧心的渴望!高考时我报考了计算机专业,我想这个选择大概也因那次与电脑“短暂的邂逅”吧。大学期间我有次回到我的母校,意味深长的凝望着实验室,心里想着,那些一排排的电脑是否还在那里,估计早就淘汰掉了,心里有种瑟瑟的感觉。

上了大学,也就是98年的那一年,网络可能已经存在了几年,但在我的脑海里还没有这个词汇。大学里的一切方式与以前高中的年代格格不同,可能我在农村早已养成了深根蒂固的封闭个性和对世面的缺乏,使我在潜意识里就漠视了它们的存在。大学里,我的饮食、穿着、思想仍然保留着那种老土的一套。所以,我的大学人生阅历几乎一张白纸,连用来回忆的东西都很难追寻。有时老婆要我讲在大学里的往事,我都有想逃的欲望,那个时候,我没有罗漫史,没有要好的朋友,没有杀人放火的事迹。在那个时候,我压根就没有这些概念,也不愿意接受。骨子里认为:因为我是学生,所以不能与女孩说话;因为我是农村人,所以我不会喝酒逛街;也因为我是农村人,所以没什么奢望。

大一的下半学期,和一位同学去上网,现在回想不起来那次因何而上网。进入一家网吧,屋子里没开灯,情形有点象我小时候在关了灯的电影院里走动的感觉。现在的印象里只有一个人,记得那个人一动不动的虾着腰坐在电脑旁,显示器漆黑漆黑的,上面不断的翻滚着白色文字,让人有种神秘感,现在仍然对那个黑底白字的屏幕映象极深,但对那个人倒很模糊了。后来想起那件事才知道是在聊天,并且推断就是腾讯公司的前身,这个推断没有科学根据,但反正那个时候就是那么想的。我坐在一台电脑旁,不知道敲键盘,对着桌面看了半天,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后来我比较聪明,专从人家的IE历史文件夹里点,对打开的网页也不知道是什么。那次上网并没有引起我的留恋,觉得什么事都干不了。

好像是在大二的时候老师教《计算机C语言》课程,是一位很年轻的女老师,后来听人说她是个考试圣手,虽然是助教,但已经取得博士文凭,并且熟悉多门技术,这点可以从以后她带过我们的多门课程可以得到证实。记得第一次上机的时候,编了一个向显示屏打印字母的程序,看那不断跳动的字母,就好像看到一位舞女脚踩着轻快的音符,挪动那婀娜的腰肢。从此我就与C结识了不解之缘。经常带着一本《C语言实例》埋没在机房,用C模拟窗口、用C编写PC电子琴等等。人家为游戏不亦乐乎,而我为C疯狂!后来和同学合伙买了电脑,在外面租了房,就再也没有上过C课程,自己开始琢磨Builder C++,好像并没有学明白。C考试的时候,虽然我几乎没有去上过课,但我仍然很自信。结果我的成绩只有70几分,对这个分值,我至今仍然觉得不该如此少,可能是我缺课和没交作业被倒扣了,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可能。

大三的时候喜欢自己做东西,功放做了无数次,也花了不少钱。有次学校举行科技制作比赛,我花了100元买了两个功放模块,电容、电阻也是买最好的。结果送到比赛组后,连个尸首都没有收回,总是恋恋不忘那些东西,觉得那次比赛是不是用来收集器材的。后来在大四学生毕业时摆摊上又买了一个小功放,还有一对很大的喇叭,这对喇叭后来就一只放在我的床头上,惹得辅导员几次进我们的宿舍脸上都表现出惊讶的表情。暑假的时候功放被我加电容给加烧了。开学的时候我又邮购了一个功放板子,这块板子一直保存到至今,它随我从西安来到了大连,又从大连来到了上海。

大四的时候我迷上的internet,那个时候正兴个人主页,网上到处提供免费空间,就连网易也加入的这个行业,但也是网易最先变起了脸,开始收费了,停止了免费空间,从此也停止了我的主页梦想。在那个时段,我从网上收集了大量网页特效,学会了javascript、html、css等后来我为之吃饭的技能。并且还当上了班级的科技委员、挂名班长,可能是思想上的封闭,我一直就没有行使我的班长职责。我得到辅导员的特许,可以使用辅导员办公室的电脑,并且私自购买了猫,我利用职务之便,硬性使用班级的经费报销掉了。那个期间,我给过一家校办公司做网站,只花了一个晚上,网站当然是做得很差的,但当时并没有觉得。后来就和他们处熟了,晚上都是在他们住的旅馆里洗的澡,省了不少钱。在毕业的时候,他们还特意给我遛下了手机号码,希望以后需要他们的话,可以找他们。不久联系方式就丢掉了。

我的“才能”传得很快。辅导员叫我给他做一个软件,叫全国高校查询系统,原来是个单机版的,我将他做成BS结构,辅导员是非常非常的满意。现在流行的动网论坛,2002年我就已经改写过它的代码,将论坛的平板结构和树型结构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并且首创树内分页技术,这个也就是我以后的毕业论文。至今也没有在网上见过有人开发过此技术。后来我被学校派遣到教育部做信息系统,不知道这些软件是否被采用。

毕业期间,应聘浪潮、实达、东软等公司。最后选择东软,一年半后跳槽来到上海,至今呆在一家很小的软件公司。

PS:写这篇文章的欲望本来是由做网站的事引起的,文章的名字叫《我与WWW的不解情缘》。但由于过多往事的留恋,使得这篇走出我的初衷。写到最后,都想放弃了,于是就草草的结尾了。文章很烂,而且黑点很多,本打算不放在网上,但事前我跟老婆说过,所以放到网上,一是让老婆看我看得跟真实;二是为了忘却其中的遗憾,而做的最后一次留恋。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