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来源:互联网 发布:耳机测试软件apk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23:26

法国:

法国是我最早喜欢的球队之一,2000年一直守着他进决赛,目睹了最后一分钟的惊天逆转。02年看着他小组出局,06年又守着他史诗般地杀进决赛,见证了齐祖的头槌、也见证了齐祖的退役。但从齐祖退了之后,我对法国的感情就很少了,唯一比较喜欢的只有亨利了。08年看了法国的惨败也没有心疼的感觉。

但我还是蛮喜欢亨利的。

上赛季开始就有传言说亨利为世界杯留力,所以在联赛里出工不出力。我不相信这样的留言,但在我看来,亨利在拿到了欧冠之后确实失去了动力,于是他迅速衰老了。但他最终还是“一手”把法国带进了世界杯。

我对这支乱七八糟的法国队没有什么期望,只是没想到他的表现竟像是一场闹剧。

首先我对多梅内克让亨利替补没有什么意见,毕竟他现在状态不再了,更重要的是以亨利的领袖地位,他要是上场的话肯定是战术的核心。多梅内克肯定不想以老亨利为核心的,他心中的战术核心应该是“新齐祖”古尔库夫。古尔库夫在个人能力上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他的资历威望都不够,一上场看里贝里阿内尔卡等都不听从他的指挥,所以也就一直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打法。这和02年有点类似,当时是齐祖伤了,德约卡夫替代出场,结果一上场看大家都比他大牌,不但不服从他指挥,甚至球都不传给他,组织就更无从谈起。

这得怪多梅内克,你看人家雅凯,从96到98根本就没想过招坎通纳,就是为了要确立齐祖的地位。骄傲自大的法国人一向不习惯服从于一个新的领袖,而作为主帅没有下狠手来确立新核心新战术,主帅之过。

再见了,亨利。


阿根廷:

相比于多梅内克,马拉多纳就果断得多,他入主国家队不久就坚决剔除里克尔梅,就是为了确立梅西的核心地位。我不得不佩服马大帅的足球天赋,就算当主教练也异于常人。马大帅入主之后首先是全攻打法,用快速传球和不断的进攻来压迫对手。不久之后发现死得很惨,出线也成了问题。于是果断改为保守打法,先稳固后防,再依靠梅西等人的个人能力图谋进攻。结果是场面难看了,但是依然赢不了球。随后改为打防反,断球后快读通过中场,迅速交到前锋脚下,依靠强大的锋线来突破对手的防线。

到了世界杯开赛,我们又惊奇地发现马大帅的阿根廷又换打法了。这下换成了古典的核战术,以梅西为组织核心,几乎所有球都交给他来处理,所有战术都是围绕梅西展开的。一年之内换了四套打法,只有马拉多纳才有这样的魄力,也只有阿根廷才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啊。

不过说实话,马拉多纳的核战术还是相当不错的。梅西个人能力超强,其他的前场队员也个个灵气十足,以梅西为核心,以极大限度发挥梅西的威力为战术目的,其他人全部为梅西服务,而梅西则为赢球服务。阿根廷就这样形成了一个“单结构”的整体,不过阿根廷就是阿根廷,只要形成了整体,不管是什么结构的整体,都足以令人胆寒。

意外的是梅西在与德国的大战前感冒了,于是阿根廷整队就“感冒”了,强大的阿根廷就这样死于一场“核感冒”。


梅西:

梅西是我最喜欢的球员之一,也是孟贤最喜欢的球员,当然了她喜欢主要是因为梅西的乖巧,而不是他的技术特点。我喜欢梅西则是因为他超强的个人能力。

足球发展至今,有一个关键词显得格外重要---“空间”。所有球队都会用更严密的阵型更积极的跑动来分割和挤压球场的空间,所有的进攻球员都会面临被防守球员限制在狭小的空间里面,他们要想成功,就必须要在狭小的空间里作出大文章来。而梅西,就是在狭小空间里作文章的大师。他反应迅疾、步频极快,启动、转向和随时改变节奏都玩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所以他几乎能突破所有足够小的空间,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空间战术在他面前都失效。要想限制住梅西,你只能想办法把空间挤压得连一只足球也过不去。

这次世界杯最可喜的发现是,梅西开始展示他组织方面的才华了。当梅西开始用脚来指挥全队前进时,我难以按捺内心的激动,因为他已经从那个打破平衡改变结果的人开始向真正掌控整场比赛的人转变了。他朝马拉多纳又走近了一步。

但梅西还没能成为马拉多纳,他还只是一个乖孩子,他还需要别人的呵护。在俱乐部是瓜迪奥拉的呵护,在国家队是马拉多纳的呵护。他还只是一个天使,天使成不了霸主。他和马拉多纳的最大差距,是确少一身霸悍之气。


马拉多纳:

我非常遗憾自己没能赶上老马的年代,当我开始看球时,他早已退役了。但幸运的是,我能赶上他当主教练的年代。

尽管作为主教练的他没有了绝世的才华,但真性情依旧。看过一句对老马的评价:这是一个活得最真的人。他认为对的,他就去做,当他发现做错了,他就会认错,然后就会努力去改,从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在他心里,永远只有爱他的人和他爱的人。

我曾经很担心老马会毁了梅西,或者说导致梅西的世界杯推迟四年。但当时在阿根廷足协各种势力的互相倾轧之下,已经没有人敢接手国家队了。于是老马觉得他应该站出来,挽救阿根廷足球,他也正是这么做了,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他全部的爱。阿根廷失败了,老马的执教才能也许真的不够,但你已经不能责备他太多。


英格兰:

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英格兰队,哪怕是欧文和小贝都还在的时候,我甚至一直认为02年小贝肘击西蒙尼应该吃红牌,而欧文则是靠假摔骗点球害死了阿根廷,我会这么一直耿耿于怀下去。

但这次我还是和许多人一样看好英格兰,只因为他的主帅是卡佩罗。

因为主帅而看好一支队,因为穆帅喜欢国米,因为穆帅将来会关注很多皇马。我得承认我从未看过卡佩罗的球队踢球,以前的俱乐部和这支英格兰的预选赛都没有看过。但我和许多人一样相信这个铁腕的意大利人会给英格兰注入坚强的信念。

但光有信念是不够的。

看了英格兰的球才知道自己走眼了。这支英格兰完全没有发挥出他的球员的特点,那个穿插跑位的鲁尼不见了,变成了一个站着不动的鲁尼。双德粗糙的一面被无限的放大了,少了传控能手,他们只能满场疲于奔命。前场的两边路没有拉开对方防线的空当,自己的防线前面反而没有后腰的有效保护。打弱队的时候玩玩短传配合还行,碰上强悍的对手就完全没有了办法。

卡佩罗也没有办法了,手下的人就只能打到这份上了,短传玩不了,总不能又倒退回传统的英式打法吧?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这支英格兰有两个保罗多好啊。前腰来一个保罗.加斯科因,后腰来一个保罗.因斯。实在不成有一个保罗.斯科尔斯也好啊。现在的情况却是连保罗.章鱼哥也不看好他们,所以回家了。


意大利:

电影里总喜欢有这样的故事:国家(或者某组织)面临危机,现有的战士不堪大任,于是请回旧日的功勋主帅,功勋主帅于是召回那帮早已经退休转行了的英雄旧部,于是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况下续写了辉煌。

06年世界杯上齐祖曾经一个人演绎过这样的故事。

这一次似乎轮到了意大利。多纳多尼表现不佳,于是请回银狐里皮,里皮召回卡纳瓦罗等一干老臣,神情悲壮地开始了世界杯征程。只可惜英雄真的已经老去,卡纳瓦罗的身体已经远远跟不上他的思想,里皮悲壮地信任他的旧部,旧部们悲壮地踢完三场小组赛,输得只剩下一条内裤。

可怜帅气的卡纳瓦罗,为什么不在06年之后功成身退呢?


希斯菲尔德:

第一轮的最大冷门:瑞士1:0击败西班牙。胜利者的主帅叫希斯菲尔德,两次率队夺得欧冠,战术素养极高。

我得承认我此前从未看过他的球队踢球,但他的这场球让我想起了魔力鸟,防守两条线紧密地压缩空间,反击快速而高效。

希斯菲尔德让我最感兴趣的是他非常的恋家,童年非常幸福,于是他总不愿离家太远,这使得他的声名远不能与他的才华般配,但是,多温馨的一个老人啊。


贝尔萨:

智利队是小组赛里最让我惊喜的球队,他的主教练---“疯子”贝尔萨,我在02年的时候就印象深刻。

8年过去了,他看起来老了很多,脸上老挂着一副老花眼镜,用绳子绑着,想是怕一激动掉了吧。但他的足球哲学没有变,反而变得更具压迫感和侵略性。进攻,压迫式进攻,极具侵略性的压迫式进攻。智利人一直坚持地打着最让人热血沸腾的足球,直到倒在老辣的巴西队的剑下。


葡萄牙:

2000年的葡萄牙最美,那里有菲戈、有戈麦斯、有科斯塔,有黄金一代。但是这支葡萄牙不美,尽管他有C罗。

C罗一直都没有融入球队,他处理球的方式一直总是不合理,他急于进球,急于证明自己的价值。他这么急于证明自己的价值是因为他内心的不自信,尽管他总是表现得甚至是自负,但那只不过是想掩饰他内心的自卑。他个人的能力足够强大,但内心的不自信使他成不了球王。

真正的球王马拉多纳是非常自信的,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不必为了证明什么而踢球,于是他总能最合理地处理球。连梅西都会急于想进球来证明自己,而马拉多纳不用,他只会帮助别人去证明自己。球王的心里装着的永远是整支队,和一个个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