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诗一样的语言

来源:互联网 发布:北京爱亚卡普网络拍卖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15:06

此文为转贴,文中观点本人并不完全赞同,但很具有参考性,与诸君共享
汉语,诗一样的语言
——中外语言比较谈


刘 光第

前  言

    通过学外语、用外语和中外翻译,我发现了我们汉语有这样一个最大特点:它是
一种规则最少、省略最多、最灵活、最简洁和含蓄的语言,因而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学性最强
的语言,也就是说是诗一样的语言。它的表达充满暗示性和会意性。“简洁是智慧之魂”
(莎士比亚语)。汉语能够做到最简洁,这本身就是高度智慧的表现。应该说,汉语是一种
智慧很高的语言。
    语言不是逻辑或数学,所以,它的形式是不可能、也不必要那么精确和一丝不苟
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约定俗成,而约定俗成就是没有(或缺少)固定规律可循,所以,一
定的随意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完全自然的。任何一种语言都不例外。比如任何一种语言都
有大量的成语、习语和谚语之类的现象,都有你根本无法用逻辑和严格的思维来把握的说法
(尤其是口语):
Like father, like son. (有其父,必有其子。)  英语的这句谚语就是约定俗成的,可
以理解为省略了很多东西,反正其意义不能直接从字面解释(“像父亲,像儿子”?那当然
是荒唐的)。
汉语的“救火”这个词或短语你是无法从一般的语法来理解的。如果说“救”是动词,
“火”是“救”的宾语,但是,在意义上又大相径庭了:不是“拯救火”(把要熄灭的火弄
大),而是恰恰相反,是把火扑灭,“救”的是火中的人或物,不是火!但在形式上,“救
火”就是一个动宾词组。可你又无法望文生义!
…… ……
尽管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许多随意性,不过,通过比较,我发现,汉语似乎比任何一种其他语
言都有更大的随意性和自由性。这既是它的优势,也是它的特点,当然也可能带来一些缺陷
(比如有时的模糊不清),不过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是可以确定无疑的。
     语言的模糊性和随意性以及简约性,其实也正是它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之所在。
所以,语言和文学是不可分的,语言就是文学的一个方面,甚至可以说语言就是文学(有一
位伟大 的文学家说过“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它有无限的创造空间,也应该允许有无限
的创造空间…… 即使是语法也是可变的,不是僵死的,这一点正是它和逻辑或数学相区别
的重要方面。而我发现,在这方面,汉语可能是世界上任何其他语言都无法比拟的:它的确
是最灵活、有最大的创造空间的语言。
    笔者接触过多种外语(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拉丁语、俄
语、日语等等),发现汉语的以上特色在同这些语言的对比中表现基本一样。因此,这里仅
仅以英语为代表,进行中外语言比较。
    这个题目本来是个很大很大的题目,完全可以写一本书的。而那也正是笔者的计
划。目前,先把其梗概写成一篇文章,在少数人之间进行交流。
    具体分析一下,汉语的简洁性和诗意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词性不定
    虽然其他语言中也经常有一词多性、词性不定(因上下文而定)的情况,但和汉
语比起来差得多了。它们的词类(词性)往往都有固定的形式标志(词尾以及变化形态);
即使偶尔也可能把名词当动词用、把动词当名词用、甚至把形容词、介词、副词、连词等任
何词类当名词或动词用等等,但也都是按照比较固定的变化规律使用的(当什么词用,就按
什么词变化),不能直接就使用。比如,But me no buts. 这里的but 一个用作动词(第一
个,表示“对……说‘但是’”),一个用作名词(第二个)。意思是:“不要对我再说那
么多‘但是’了!” 动词就得按照动词变化(这里由于是命令句,使用的是原形,所以没
有看出变化来;如果换成一个陈述句,比如 You are butting me too many buts. ,就可以
看出来了),名词就得按照名词变化(这里有复数形式)。
    汉语则没有那么烦琐。词性说变就变。一个孤立的词,你很难说属于那个词类,
只能说它一般充当哪个词类(这也是汉语辞典一般都不标词性的原因之一!要是标起来就太
麻烦了!)。
    他在宴会上风光了一把。
    这个“风光”当然就是动词了,而一般场合它是名词。
   
    “鱼肉”本来一般是名词,但也可做动词:
    贪官鱼肉百姓。

    再看一个“美”的各种词性:
    你美什么啊?(动词)
    我很欣赏她的美。(名词)
    她是个美人。(形容词。当然这里的“美人”也可以不拆开理解,做为一个词。
不过那也属于复合词啊,在这个复合词中,“美”仍然是起形容词的作用的)
    那天我们美餐(美美地吃)了一顿。(副词)
    她唱得美极了。她长得很美!(副词)

   
    其实,汉语语法中词类(词性)概念和划分也不过是近代从西方语言及其他语言
的语法中借用来的。我看,这类事情也是可做可不做的。汉语的词应该说都是无固定词性
的,词性不定正是汉语的基本特点之一!所以,原则上并没有必要做词性划分、搞那种机械
性的分析。那样分析的结果可能造成对汉语的多余束缚!还可能影响汉语的自然发展!
    最近出的一本汉语辞典居然也把汉语的单词标了词性,我看是多此一举!

最高度的音乐性(美)
    虽然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一定的音乐性,但是我发现汉语的音乐性是最强的,音乐
的因素在汉语中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最明显的地方是:字调。其他语言也都有语调,但是“字调”(每个字的音调)
在它们那里几乎是不存在的。而汉语的每个字都有固定的调,这正是它的最大特点之一。任
何语言里都有的语调(一般主要表现在句尾)主要是表示说话的语气的(陈述还是疑问、肯
定还是否定、祈使还是命令等),并不是表示基本的词义(字意)的。而汉语的字调具有表
示基本语义的功能。这一下子就等于增加了一套表意系统,不仅可以大大减少音节的数量
(汉语的总的音节数目是世界上最少的,只有300多个),还给汉字提供了更大的表达空
间……  一个音节(比如说ma)可以有五种字调(mā, má, mă, mà, ma),每个字调也都
可以有许多字,那么,一共可以代表多少汉字啊!而其他语言的一个音节一般只能代表一个
意义单位(词或词素)!难怪它们的音节数量比汉语的多许多!
    因为每个字都有字调,所以,汉语的音乐性(美)也是最强的。说每句话都如同
唱歌一般(确有外国人这么评价听中国话的感觉),能不美吗?当然,也正因为此,说好汉
语也是不容易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中国人的乐感是最强的呢?
    汉语的音节也是很有特色的:几乎都是元音结尾,很少有辅音结尾的(除了两个
鼻音n 与ŋ外)。那就是说,几乎都是乐音!所以,特别响亮,也特别容易发。外语中有大
量的音节都是以辅音结尾的,几乎各种辅音都能出现在音节尾部,有时甚至几个辅音一起出
现在音节尾部。这样的音节一方面不好发(给人以压抑感和沉闷感——阻塞感),另一方面
也不响亮,不痛快。那是因为他们的语言里音节多,为了多制造音节不得不如此,是表意的
需要(否则就会有太多的同音词了)。所以,外语的歌曲都比较难唱:音节末尾的辅音不得
不省略,唱出来的音只能是大致接近原文!而汉语的歌曲特别好唱,也几乎不存在吞音的现
象!所以,就更加易懂。可以说,只有汉语歌曲是最接近原文的,或最不失真的。那就是
说,汉语不仅说起来就像唱歌,在变成歌曲的时候也更容易!你能说汉语不是音乐性最强的
语言吗?!
    至于诗词之类的专门讲究韵律和音乐美的语言艺术,就更不用说了。汉语的诗歌
应当说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复杂的。不仅有韵律,还有平仄(那就是和字调有关的了)等
等,抑扬顿挫,无限优美!此外,还有气吞山河、一气呵成般的排比句式(尤其在古文
里)、对仗对联等各种巧妙的表达手段,都表现了中国语言的独特的魅力……

一“不”到位的否定方式
    其他外语往往都有一套固定的否定方式,除了否定词(英语是not)外,还需要
有否定助动词(除非谓语动词本身同时也是一种助动词,比如英语的 can, may, must,
should之类)。英语的助动词是 do(did)。而汉语只要一个“不”或“没(没有)”、
(“别”)(直接加在动词前面)就够了,没有任何其他语法形式!可说是“一步(不)到
位”!
I learn English. 我学英语。(英汉一样)
    I do not learn English. 我不学英语。(英汉不一样,汉语比英语简单!)

    I visited the school. 我参观那所学校了。
    I did not visit the school. 我没参观那所学校。(汉语比英语简单)(在过
去时的句子里,汉语用“没”或“没有”代替“不”)
   
     Do not come close to me! 别靠近我!(汉语在祈使句中用“别”或“不
要”、“甭”表示动词的否定)

    如果说,其他语言的否定形式是一个双重结构,那么,汉语的只是一个单一结
构。多么便捷!


无性、数、格的变化
    西方诸语言的名词一般都有许多变化形态,最主要的就是性、数、格的变化。性
上有阳性、阴性和中性(有的语言只有阴阳两性)之分。数上有单复数之别。格上有主格
(第一格)、所有格(第二格)、与格(第三格)、宾格(第四格)等等,最多可达到六个
格甚至八个格(比如俄语和拉丁语)。
    汉语可以说干脆就没有这类变化。我们也不是不能表示这些区别,但主要通过词
汇手段,而非语法手段。
名词(或代词、形容词等相关词类)的性,我认为是毫无必要的累赘。语言中根本就没有必
要表示这类信息!汉语没有它,就正好!说一个人或一件事,还要注意它是男是女、是阴是
阳,标明这一点并由此给整个造句都造成麻烦(比如涉及到了它的修饰语和相关成分,如形
容词、代词等,也往往都得跟着变),有必要吗?!那是和语言所传达的基本信息毫无关系
的多余之举!而且,有时因为不能确定某一对象的性别,连正确的句子都说不出来!多麻
烦!那真是如同自己给自己套枷锁!
难怪比较发达的现代语言中性的形态已经逐渐淘汰,比如英语,原来也是有严格的性的区别
的,但是现代英语中它已经弱化得几乎不存在了(仅仅在少数几个词中还保留着,比如hero
(heroin), master (mistress), actor (actress)、但即使是这些有性变化的词,也逐渐趋
于只用一种形态了。

再看数。其他语言几乎都有严格的数的形态。其实,这也不是重要的信息,也是可有可无
的,因为上下文本身往往就可以显示无余了。你用不着把每个名词(及相关词类)都标上不
同的数的形式。我们汉语也可以表示,比如用“们”这个词尾表示复数。但是,我认为它也
不属于严格的语法形态,也属于词汇手段。而且,也不必每个词必用。所以,归根结底,可
以说汉语是没有数的变化的语言。假如在翻译中把外语中所有的复数名词都加个“们”,那
会成为天大的笑话吧?大多数时候都是不需要的。你能说“两个人们/两个经理们”吗?更
不能说“两个馒头们”了!……

至于格,那在汉语中是绝对没有的。汉语表示一个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做主语还是谓语还是
宾语等等)基本上只靠语序(位置)。所以,无需变什么格。做主语的当然就是“主格”
了,做宾语的当然就是“宾格”了…… 仅仅在于放在哪个位置上。汉语是位置决定一切。
有时,也用介词等词汇手段表示。比如,“他打人了”,也可以说成“他把人打了”,通过
介词“把”介绍宾语,可以把宾语的位置提前。
有格变化的外语往往是位置(语序)不那么固定的,因此必须借助于格来表示一个词在句中
的地位。(或者反过来说,正因为有格了,所以语序就可以更灵活了。)我觉得,用语序本
身表示语法地位要比用格来表示高明得多、简洁得多!


无时态变化
就动词本身而论,汉语是没有时态这种概念的。现在、过去、将来等都可以用一种形式表
达。当然,不是说汉语不可以表示时态概念,也不是说时态概念在汉语中不重要。汉语对此
也是通过词汇手段,而非语法手段。比如加个“着”、“了”、“过”、“将”(我认为汉
语的所谓“时态助词”也基本上属于词汇手段,而非语法手段),通过时间副词(状语),
等等。
“我们开会。”这句话既可理解为“We are having a meeting”(现在),也可以理解为
“We had a meeting”(过去),或 “We shall have a meeting” (将来)等等。加上明
确的时间状语,或者加上个时态助词(“着”、“了”、“过”、“将”等),就明确了。
但那都属于词汇手段,不是动词本身的变化。
比如,英语在讲故事的时候需要用过去时,那就是说,每个动词都得变成过去时的形式。但
是,汉语在讲故事的时候就和讲现在的事情或将来的事情一样,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每句话
(其中的关键动词)都变化一下。要是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对每句话都加个“了”或
“过”,那该多么滑稽可笑!要是在展望未来的情形的时候给每句话都加上个“将”,那该
是多么滑稽可笑!…… (有些外国人在学中文的时候还真常常犯这类错误呢!)
可见,适当地通过词汇手段解决这个时间性的问题,就比动词本身的时态变化要简洁得多,
灵活得多!所以,动词之无时态也正是汉语的一大优势!



无人称变化
    一般的语言的动词都得按照“你、我、他(她、它)、你们、我们、他们(它
们)”这六个人称变化。其实,这也是没有必要的,说出主语是什么就行了嘛!或者,在一
定的上下文中,即使不说出主语是什么,也没关系啊!汉语就没有这个变化。
    I read the book.  我读那本书。
    He reads the book. 他读那本书。(英语的read必须变化,而汉语中的“读”
保持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英语——这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已经在这方面表现很弱
了,只有单数第三人称以及单复数人称的变化(第二人称的时候干脆单复数也不区别了),
而不是六个人称有六种变化(其他较古老的语言就不然)。而在过去时中,几乎一点也没有
人称变化了。(除了动词be 外,一般的动词都不变化:I studied. He studied. I
could. He could.)这不是也说明人称的变化并不重要吗?


无语气形式
    汉语当然也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等。不过,不是用
语法形式(动词本身的变化),而是采用句尾的语气助词(“吗”、“吧”、“呢”、
“啊”、“嘛”等等)或说话的语调、标点符号等。这就更灵活得多,简单得多。其他语言
往往都有一大套烦琐的语气系统。
    你在家里工作。(陈述)You work at home.
    你在家里工作(吗)?(疑问)Do you work at home?
    你在家里工作(吧)!(祈使或命令)(You) work at home!
    你在家里工作吧?(推量)You might work at home. (You might be
working at home)
    你在家里工作(啊)!(感叹)You work at home!
    在汉语里,这些不同语气的句子在基本形式上都是一样的。

    拿疑问句为例,其他语言的疑问句的构成往往需要倒装(有时要加助动词),汉语
不用,语序和陈述句完全一样,只要在语调上和句尾(可加语气助词也可不加)体现一下就
行了。尤其在有疑问词的时候(即英语的“特殊疑问句”),汉语根本不需把疑问词置于句
首,语序和陈述句完全一样,句尾连助词都不用,在书写形式上仅仅是一个问号而已!
    你是学生(吗)?Are you a student?
    你在北京上班(吗)?Do you work at Beijing?
    你说什么?What did you say?


无语态变化

主动被动固然很重要,因而大多数语言都用明确的语法形式区别它们。但是,汉语中并无语
态形式。虽然有表示被动的明确手段(“被……”、“为……所”等),但那不属于动词本
身的变化形式。而且,被动的表达方式用得也很少,主动被动常用一种表达手段。
决议通过没有?通过了。
Has the resolution been passed? It has been passed.
一点也没有必要说“决议被通过了吗?被通过了”。

房子终于盖完了。
The house was completed at last.
一点也不必说“房子终于被盖完了”。

汉语必须加“被”或“挨”之类的词的时候往往表示一种不好的(不快的、不幸的)感觉,
或是为了强调(尤其是在有主动者即施动者提及的时候)。
他挨打了。 他被批判了。(不幸的、无奈的事情)
决议被全体一致通过。(因为提到了主动者,所以,不得不加个“被”)

其实,其他语言也有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关系的时候:
The key hanging on the wrist is easy to lose. (不用说easy to be lost) 挂在腕子上
的钥匙容易丢。
The book sells well. (不必说The book is sold well) 那本书卖得很好(很畅销)。
    可见,被动关系也不一定非要被动语态来表示。

    汉语的大量被动句都是用主动的形式表达的。主动被动,在汉语中也主要是通过
上下文来体现的。汉语的“被动句”要比其他外语里少得多。所以,不得不经常动用被动语
态,也是中外翻译中的一项技巧。

介词及介词短语大量省略
    在英汉互译翻译中,你常常需要在英语中补上汉语中没有的介词或在汉语中省掉
的介词。这也正是英语比汉语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期银行保险业务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
Major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Bank Assurance Business in the Near Future
    这里,需要加上的介词包括两个in,而在汉语中就不必说“在近期银行保险业务
中”和“在近期”。那样会显得非常啰唆。可在英语中如果没有这类介词,就是错句了。
    美老牌寿险落户北京
An Old-branded Life Insurance Company of America Has Settled in Beijing
    汉语可以直接说“落户北京”,不用说“落户在(于)北京”,英语就不行,必
须加个in.
另外,我们还可以说“移民美国”而不必说“向美国移民”,可以说“移居日本”而不必说
“向日本移居”,等等。究竟省略的是什么介词(在、向、于、往……),在翻译的时候要
看具体情况而定。也可以说不是省略,汉语中根本就不必要加这类介词!多么快捷!
“谢谢你的礼物(贺卡、盛情……)”。实际是“因为你的礼物而谢谢你”。英语就得说
成:Thank you for your gift. 这个介词for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省略的。不能说成Thank
your gift, 那会成为天大的笑话!“谢谢你的礼物”这句话不仅省略了介词还省略了别的
东西,是个大省略句。我们说得通,但是换成任何一种其他语言几乎都说不通。

    “咱们俩比啥(哪方面)?”实际是“咱们俩在哪方面比”。英语就得说成:
In what aspect do we compare? 汉语用个“比啥”就可以代表“在哪方面比”,无需介词
或介词短语,其他语言就不行了。



无泛指与特指的语法形式(无冠词)
西方语言往往都有固定的“特指”和“泛指”的语法形式,比如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等。在汉
语中,没有这种语法概念,当然也可以照样表示特指或泛指,那就是:全凭上下文。
    人是高级动物。(泛指)
    人呢?在这儿。(特指)
    人都走了。(特指)
    其实,“特指”还是“泛指”也不是必须表示的信息。究竟是特指还是泛指,在
上下文中自然清楚无疑,尤其是有定语的时候。所以,汉语对它干脆不表示,采取最简洁的
手段,也是正好的。冠词这个在大多数外语中都有的词类,在汉语中就被自然地省掉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们中国人在学习外语的时候总觉得冠词难学难用,总觉
得是个多余的累赘!是啊,比如在英语中,每一个名词类的东西,只要不是复数形式或不可
数名词,前面就总得加上一个“限定词”(通常是冠词),我们总得考虑是该加定冠词还是
不定冠词。而在有性的语言中,冠词还要跟着变不同的性别呢!多麻烦!

大主语的概念
    汉语的“主语”经常是个十分宽泛的概念,难怪有些人把他称为“主题”或“话
题”(日语也有类似现象,因为它受汉语影响最大)。而其他语言的主语一般是狭义的。所
以,在中外翻译的时候,你会常常发现很难处理汉语的主语(往往不能直接变成对方的主
语)。其实,在汉语中,有许多主语不过就是一个话题,一个说话的中心,所以它后面可以
加很多复杂的成分,包括主谓结构(相当于西方语言的“从句”)。这正是汉语的主语的最
大特点。英语是不能用从句做谓语的(虽然可以做表语)。

    这个人我真没办法! As for this person, I have no way to deal with him
at all! (在汉语中,“这个人”是主语,“我”不过是谓语(主谓结构)中的主语,而在
英语中,只好用“我”做句子的主语)
    他房子盖了三年。It took him three years to build the house. / He
spent three years in building the house. (在英语中都是简单句,没有从句,因为不可
能用从句做谓语)
    他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是个贫农。 He was a poor peasant as he had
neither house nor land.
    她眼睛很大,身材苗条。She has big eyes, and a slim stature.

无限制的省略。
    汉语的“不完全句”即成分不完全、有省略的句子可以说是最多的。几乎任何一
个成分都可省略: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等等,只要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不造成歧义
就行。
    许多汉语的语法书都提出“无主句”的概念,其实,我认为那不过是“省略主语
的句子”,真正的“无主句”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任何一个句子都要有主语,那是必不可
少的主要成分。可就是这样的重要成分,汉语也是经常省略的。省略了,并不等于没有。你
如果仔细考察一下,就可发现,那些所谓的“无主句”都是可以加上主语的。例如:
    抽烟吗?
    抽。
    这个简单的对话里哪句都没有主语,但是其实是有的,相当于“(你)抽烟吗?
(我)抽。”
因为主语显而易见,不言自明,所以就自然地省掉了。
再如:
下雨了。
下雪了。
刮风了。
这类句子也不是真正的“无主句”,主语是“天”。
主语的省略在汉语里是很经常的现象。其他语言就不同了,比如英语,几乎总是要有个主语
的,如果没有名词,也至少要有个代词充当那个位置。I, you, he, she, it that, this
之类的代词往往都是不可省略的。因此,在汉译英的时候,“加主语”就是一个经常的现
象,也是一项翻译技巧。

    有一句俗语:“贼偷方便”。由于省略太多,完全可能产生歧义。它的本意是
“贼专门偷方便的对象”(贼在哪里方便就在哪里偷,不管是谁,关键是一个方便、得下手
就行)。可是,这里的“方便”实际上已经充当了宾语,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是省略了的宾语
的一部分(=“方便的场合/对象”)。但是,“方便”也可以做副词用因而做状语啊!那
就成了“贼偷起来方便”的意思了,与原意大相径庭!在表面上看,非常容易做后者的理
解。但是,在现实中一般并不会引起误解。
    记得二十年前有位语言学家对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的这句话提出了批判,那就是
“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他说这句话“不合逻辑,是病句”。怎么能“所到之处”
受到欢迎呢?!受到欢迎的是人啊,地点怎么能做这句话的主语呢?当时许多人赞成。一时
闹得沸沸扬扬的。我也觉得有道理。可是,这句话还是照旧被人使用着。经过分析,我看这
也没什么错误,只不过是句省略句而已。下面把省略的东西补全,就可以自圆其说了:
   
(在)所到之处,(他/她/他们)受到热烈欢迎。
其实,这句话的主语仍然是人(省略了)。前面不过是个省略的状语。另外,即使用“所到
之处”做主语,按照汉语的“大主语”或“话题主语”的解释,也是说得通的啊!
    可见,对待省略句,我们是不能求全责备、乱加批评的。那位语言学家只是无端
地咬文嚼字,太可笑了。有些文字工作者由于陷入了狭隘的思维框框中(尤其是受到了西方
语言的影响),反倒经常把对的说成错的,到处指手画脚,充当语言使用的障碍!

魔方般的汉字
汉语是最高度分析性的语言。除了语法等原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汉字。每个汉字都
是词素,而且是意义单位(音译外来词除外,比如“葡萄”等)。
    “女孩”=女+孩。每个音节都有独立的意思。而girl 仅仅是一个词,拆开仅
仅是语音单位,就没有意义单位了。
    所以,汉语这种语言最灵活。正因为分析性特强,所以就最灵活自如,表达力就
最丰富,语法就可最简单。
    反过来说,汉语实际上主要就是在方块汉字的基础上滚动而产生的独特语言。连
语法都不例外。语法如此简洁,和汉字这个基本要素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文化,实际上是“汉字文化”。每个汉字都有丰富的内涵,都是一个独立的
单位,都构成一番独特的景致。“人”、“山”、“水”、“文”、“命”…… 虽然只是
一个字(音节),但都代表一套丰富的概念和文化啊! 然后,再由单个汉字组成双音词,
由双音词再组成多音词…… 古代汉语基本上都是由独个汉字的词构成的,显得非常精练!
一字一顿,抑扬顿挫,落地有声,韵味无穷…… 难怪中国多诗人,中国的诗歌最闻名!因
为诗歌就是汉字文化的经典啊!中国的诗词是完全产生于中国的独特的汉字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几乎是无法用任何一种其他语言来传达的。
近代,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以及口语文化的发展,双音词和多音词才渐渐多了起来,语句开
始变长了。但是,那种最简练的汉字文化的基本特征仍然保留着。正是这种独特的汉字文
化,才造就了汉语的独特的简练的语法。所以,汉字,是汉语之独特的语法的基础。
    古汉语是最简洁的语言。随便举一例:过去的公告之类的文章的最后常常有这样
一句话:“勿谓言之不预”。如果翻译成现代语,就是:不要(请勿)说我们没有事先警
告”。就那么几个字,就可以表示如此复杂的语义!


结      语

    我认为,语言应该遵循两条基本的原则:第一,无误会原则。只要不造成误会,
就行。第二,最少原则。用最少的符号(或音素)表示最多的信息。可以说,汉语在这两方
面都是做到了极致,在这两方面都堪称世界的典范。
    最简洁、明快,当然就可以有最高的效率。不仅在纸上或电脑空间上省地方、省
笔墨(字符),在说的时候也更省时:一分钟说出来的汉语肯定比其他语言有更多的信息!
我们的广播肯定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广播!我们的一切语言节目也肯定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
节目!
想到了一时曾经很盛行的“文字拼音化”的主张(现在,持这种主张的也大有人在)。我认
为,对于汉语来说,那是绝对行不通的事。建立在方块汉字的基础之上的中文是不可能彻底
用拼音来代替的。汉字是永远也不可废弃的(虽然可以适当地、在原有的规律的基础上简
化)。拼音,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而已。比如上下文明确的临时性的交流、辅助汉字教
学等等。如果说目前已有的简单的汉语拼音不可能代替汉字的话,那么,进一步而言,不管
有些人多么挖空心思来创造一种复杂的“汉语拼音文字”,那也同样是行不通的。因为那背
离了汉语文化的基本体系。
毫无疑问,拼音化,是盲目地模仿西方、崇拜西方的产物!
从我们语言的无穷魅力,我看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虽然学过多门外语,虽然天天
都和外语打交道,但我最爱用的永远都是汉语,而且是对外语了解得越多,越喜欢自己的民
族语。并不是仅仅因为我是中国人或因为我的民族情结,而是因为:就语言本身而论,我认
为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发达的语言!
我认为,世界上的语言是有优劣之分的,正如文化一样。优秀的语言是长期的历史发展的结
果,是反复的自然淘汰与筛选的结果,是无数人的集体创造。因此,一种语言的优秀程度
(发达程度)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悠久性成正比的。中国有至少五千年的连续发展的
文明历史,自然是西方等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所以,中国有最优秀的语言文化,一点也
不足怪。汉语,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语言!是最成熟的语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汉语具有
最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它没有像许多其他古代语言那样被自然地淘汰了,死掉了,而是总
能在新的形势下不断丰富自己、强化自己,顽强地生存下来。所以,可以说汉语是久经考验
的强大语言!这也证明了汉语文化的无穷生命力。

http://www.eastling.org/discuz/showtopic-2223.aspx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