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工具集 (1_)

来源:互联网 发布:js select 不可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17:52

1.硬盘低格工具DM9.57
用DM进行低级格式化

2. 分区工具Norton Partition Magic
本软件对硬盘数据具有毁灭性破坏,使用时请注意!
“分区”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件复杂而且危险的操作,Partition Magic可以在不损伤硬盘数据的情况下对硬盘进行分区操作。

1、拆分分区

第一步,如果你的电脑里安装了多个硬盘,要确认你要重新分区的硬盘是不是画面上显示的这个,在上面的这个下拉选单

中可以选择将要操作的硬盘。

表示所选盘分区情况的窗口


在中间的表中可以看出,当前硬盘被分为一个区C,其容量是4G,采用FAT32分区格式。在C区的青色条上单击鼠标右键,这时会出现一个可以对该分区操作的菜单,选择第一项“Resize/move...”,“移动或调整分区大小”。
屏幕上出现一个新窗口。

点右键弹出的菜单

 

上面的这个青色条表示整个分区的,也就是这个“最大尺寸”;其中这一小段深绿色的区域表示已使用部分的大小或分区最小尺寸,也就是这个“最小尺寸”(Minimnu Size)。
比如我们要把硬盘对半分成两分区,将鼠标移动到青色条的最右边小块上,此时鼠标变成了左右指向的箭头。按下鼠标左键,向左拖动小块,大约到中间的位置,此时在下面的“New Size”位置上显示出新的分区的容量.

显示新分区情况的窗口


现在就调整好了。
下面的这一项“Cluster Size”是指分区中每一个簇的容量,现在显示的的是4K,建议不要去更改。最后点“OK”。
现在在画面中已经可以看出来硬盘被分成了两个部分,青色的区域C就是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这个灰色的区域是自由空间(Free Space),现在的分区状况就相当于我们用Fdisk程序刚刚建立一个主分区时的情景。

灰色的区域表示自由空间


接下来便是建立扩展分区(Extended Partition),和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先用鼠标点一下这个灰色的区域,然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Create”(创建),此时屏幕上出现一个创建分区的对话窗。

选择”Create“

 

分区对话窗


首先是选择分区的类型,打开选单,其中FAT分区是DOS,Windows 3.1,Windows 95/98可以使用的,FAT32分区是Windows 95 OSR2,Windows 98,Windows NT5.0可以使用的。HPFS是OS2系统使用的,NTFS则是Windows NT专用,下面的这两项显然是Linux使用的。
比如我们选择FAT32,

选择分区类型的窗口

 

  DM的全名是Hard Disk Management Program,它能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校验等管理工作,可以提高硬盘的使用效率。总的来说,DM具有如下几个功能:硬盘低级格式化、分区、高级格式化、硬盘参数配置及其它功能。
1、自动方式。初始化硬盘时很多参数都用默认值几乎不要人工干预。
2、手动方式。作格式化时一些参数要人工指定。
启动dm工具后,用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操作,由于它也是以DOS用户界面的形式存,所以使用起来也十分简捷、明了。根据提示就可以检查硬盘、格式化硬盘了。适用于硬盘出现坏道时,格式化硬盘。本软件对硬盘数据具有毁灭性破坏,使用时请注意!
进入DM后出现以下画面,点击回车进入。如果想低级格式化:(M)aintenance维护选项→(U)实用工具→低级格式化。这个操作对硬盘数据具有毁灭性破坏,使用时请三思!而且对硬盘也有物理损耗,因此对硬盘低格次数越少越好。

知识点:硬盘低格格式化是对硬盘最彻底的初始化方式,经过低格后的硬盘,原来保护的数据将全部丢失,所以一般来说低格硬盘是非常不可取的,只有非常必要的时候才能低格硬盘。而这个所谓的必要时候有两种,一是硬盘出厂前,硬盘厂会对硬盘进行一次低级格式化;另一个是当硬盘出现某种类型的坏道时,使用低级格式化能起到一定的缓解或者屏蔽作用。
对于第一种情况,这里不用多说了,因为硬盘出厂前的低格工作只有硬盘工程师们才会接触到,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根本无须考虑这方面的事情。至于第二种情况,是什么类型的坏道时才需要低格呢?在说明这个关键性问题前,先来看看硬盘坏道的类型。
总的来说,坏道可以分为物理坏道和逻辑坏道。其中逻辑坏道相对比较容易解决,它指硬盘在写入时受到意久干扰,造成有ECC错误。从过程上讲,它是指硬盘在写入数据的时候,会用ECC的逻辑重新组合数据,一般操作系统要写入512个字节,但实际上硬盘会多写几十个字节,而且所有的这些字节都要用ECC进行校验编码,如果原始字节算出的ECC校正码和读出字节算出的ECC不同,这样就会产生ECC错误,这就是所谓的物理坏道产生原因。至于物理坏道,它对硬盘的损坏更具致命性,它也有软性和硬性物理坏道的区别,磁盘表面物理损坏就是硬性的,这是无法修复的。而由于外界影响而造成数据的写入错误时,系统也会认为是物理坏道,而这种物理坏道是可以使用一些硬盘工具(例如硬盘厂商提供的检测修复软件)来修复,此外,对于微小的硬盘表面损伤,一些硬盘工具(例如西部数据的Data Lifeguard Tools)就可以重新定向到一个好的保留扇区来修正错误。
对于这些坏道类型,硬性的物理坏道肯定是无法修复的,它是对硬盘表面的一种最直接的损坏,所以即使再低格或者使用硬盘工具也无法修复(除非是非常微小的损坏,部份工具可以将这部份坏道保留不用以此达到解决目的)。对于硬盘上出现逻辑坏道或者软性物理坏道,用户可以试试使用低级格式化来达到屏蔽坏道的作用,但这里需要指出,屏蔽坏道并不等于消除坏道了,低格硬盘能把原来硬盘内所有分区都删除,但坏道却依然存在,屏蔽只是将坏道隐藏起来,不让用户在存储数据时使用这些坏道,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用户数据的可靠性,但坏道却会随着硬盘分区、格式化次数的增长而扩散蔓延。
所以笔者并不推荐用户对硬盘进行低格,如何硬盘在保修期内最好去保修或者找经销商换一块,那可以说是最佳解决方案,也是最彻底的解决方案了。如果硬盘过了保修期不让换,那可以试试低格硬盘,以防止将数据存储到坏道导致数据损失。对于如何进行硬盘低格,一般来说是使用低格工具来操作,这个将在下面的章节中详细介绍,这里再说一些相关话题。即低格工具跟硬盘检测工具是有着本质的区别,低格工具就是对硬盘进行低格的作用,而硬盘检测工具一般来说是硬盘厂商推出的用来检测硬盘,及早发现硬盘错误,以提醒用户备份重要数据或者检修硬盘用的,它不是用于低格硬盘。
旁边是分区类型:逻辑分区和主分区,默认的是“逻辑分区”;这里是分区的卷标(Label),暂时可以不用输入,这是分区的尺寸(Size),这是盘符(Drive Letter),通常情况下我们几乎不用选择,点一下“OK”。
现在画面中的这个淡青的区域表示扩展分区,

显示分区后硬盘情况的窗口


这个青色的D区就是刚才新建立的逻辑分区,看得出来上一步操作同时建立了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现在硬盘的分区是不是已经拆分好了呢?注意:现在硬盘还没有被真正的分区,最后要点一下这个绿色的小圆圈按钮(Apply Change)绿色的小圆圈按钮,执行刚才的修改。
“魔术师”会给出一个提示,再点一下“是”。 此时屏幕上出现一个警告提示:刚才的修改要在DOS模式下完成修改,然后才会重新启动Windows 。此时我们就点“确定”,不用担心,原来C盘上的内容会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的。
电脑启动了。 这次电脑启动后直接进入DOS模式,“魔术师”将分三步完成分区的创建。首先创建主分区,接着是创建扩展分区,最后是逻辑分区;完成后,“魔术师”会重新启动电脑。打开“我的电脑”看看,这里多出了一个D盘,先看一下C盘上的内容,一切都完好无缺。
2、合并分区
刚才我们介绍了第一种魔法“分区拆分”,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二招“分区合并”,我们先启动“魔术分区”,此时我们可以看到硬盘的分区情况,

硬盘分区情况的显示


整个硬盘分为3个区,主分驱C,逻辑分区D、E,这三个分区都没有卷标。
比如我们准备把逻辑分区D、E和并为一个逻辑分区。操作的过程是,先将逻辑分区D或者E删除,然后更改另一逻辑分区的大小。这样一来被删除的逻辑分区中的数据将被完全删除,另一分区的数据可以完整的保留下来。
假如我们这里要删除E分区,那么要先把E区中的重要数据复制动其它分区里。下面我们就来真正的操作一下。

选择“Lable”的菜单


首先在分区E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Label”,为什么不选择“Delete”,这是因为没有卷标的分区魔术师会禁止删除的。在下面的这个格子中输入新卷标,然后点“OK”。

输入E盘的卷标

 

选择“Delete”的菜单


这次我们就在分区E上点鼠标右键,选择“Delete”,屏幕上出现一个新对话窗,在中间的栏位中输入分区的卷标,

 

 

输入要删除的盘的卷标


然后点“OK”。此时原来的E区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灰色的自由空间。

删除一个分区后硬盘的分区情况


接下来我们调整D区的大小。在D区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Resize/move...”,这个对话窗我们在前面已经看到过了,用鼠标拖动上面的小块,一直到最右边,

选择“Resize/Move”的菜单

 

把上面的小块拖到最右边


然后点“OK”。
现在从画面中已经可以看出,两个逻辑分区已经合并到一块了。

两个逻辑分区合并以后的分区情况


同样最后还要点一下“Apply”按钮绿色的小圆圈按钮,顺便提一下:旁边的这个小箭头按钮小箭头按钮表示后悔,也就是取消刚才的操作。
这次点了“Apply”后,再点“是”,屏幕上会出现一大段的提示,大意是说:修改分区之后,将会改变盘符,这样一些需要读光驱的应用程序的路径可能会出错,询问是否要启动盘符转换程序。我建议你选择“是”。
“魔术师”开始处理分区,稍等一会儿。完成后,提示要重新启动电脑才能运行盘符转换程序,点“是”,电脑会重新启动。
Windows 再次启动后,盘符转换程序便自动启动,屏幕上会出现这样的提示窗口,

重新启动机器后出现的提示窗口


点一下“OK”。程序会自动查找要读取光驱的程序,并更新其访问路径。

 

 

3.硬盘坏道修复器 HDDSPEED
HDDSPEED是一款硬盘速度测试软件,但同时具备硬盘检测、修复功能。
HDDSPEED在检测到硬盘坏道时,会激发硬盘的自动修复机制,分配一个备用扇区来替换该坏扇区,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G-list(增长缺陷表)中。像HDDSPEED可以查看IB昆腾火球系列的P-list和G-list,而MHDD则可以查看IBM和富士通硬盘的P-list和G-list。不过,各品牌硬盘的G-list都会有一定的数量限制,大约在五、六百条左右。超过限制,自动修复机制就会失去作用。
根据提示点回车,软件会对硬盘自动扫描修复。
选择硬盘:会对硬盘进行速度测试和简单扫描,如果已经进过其他工具扫描的有坏道磁盘可能无法开始自动修复功能。


修复硬盘选择Diagnostic下的Media verify/repair


按ALT+R选择尝试修复,输入扫描的起始和结束轨道,以及测试的次数,开始扫描,当发现坏轨道后将会自动尝试修复。出红字就是它修不好的坏道,出蓝字就是它修好的坏道。


4.江民硬盘修复王
本软件是KV 江民修复王的一部分,10年来经过无数次检验的电脑数据修复软件,功能强大,简单易用。能够对系统级数据丢失、文件级数据丢失等情况进行自动或手动修复,是电脑用户必备的数据修复工具软件。使用F2对硬盘进行扫描,F1进行修复。有些操作需要对硬盘的数据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5. 硬盘修复HDDREG
HDDREG通过磁性逆转(magnetic reversal)方式来达到修复坏道的目的,据称可以修复大约60%的受损硬盘,在修复坏道的同时又不影响硬盘原有的数据信息,而这是低极格式化程序所做不到的。
选择需要检测的硬盘,确定扫描的起始位置,即可开始硬盘的检测和修复,在检测中可按“Ctrl+Break”组合健中止扫描。检测到的坏忌区会以“B”加以标识,而已经修复的则以“R”加以标识。如果在进行HDDREG之前已经用HDDTEST扫描过硬盘坏道,就可以直接确定坏道所在位置并进行修复,而不必从头开始扫描。修复结果信息会保存在hddreg.log文件中。如果你使用的是没有注册的DEMO版本,将只能修复找到的第一个坏扇区。另外,由于HDDREG在修复坏道时并不会影响硬盘的逻辑结构,因而即使坏道已经得到修复,系统仍然会保持着原先标记的坏道信息,用户需用PQ Partition Magic之类的软件对硬盘重新分区,才可访问这些已经修复的扇区。
6. Disk Gen硬盘分区修复
国产分区管理软件Disk Genius。可修复硬盘分配表损坏等故障。
7.无损分区调整Acronis DDS
图形化的无损分区调整工具


Acronis推出的Disk Director Server9,操作上面相当直观方便。开启DDS之后,软件本身会先对计算机上面的硬盘分布状况作一个分析,以我的计算机的方式来显示磁盘驱动器,不过在这边会将同一颗硬盘机的磁盘分区摆在一起,方便系统管理者了解目前的状况。
DDS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磁盘分割功能,像是一般的创建新分区,调整现有分区的大小等,都可以在DDS 窗口中看到,比较特别的地方是DDS 增加了一些比较精灵化的功能,像是我们可以点选其中一个磁盘分区,选择要增加这个扇区的空间,DDS就会自动开始在相同磁盘驱动器的其它扇区中,找寻没有使用的空间,来进行档案系统与扇区的搬移动作,增加目标扇区的容量,对于不太会自行调整扇区大小的使用者来说,是一个相当方便的工具。
除了调整扇区大小之外,DDS 也提供了分割、合并分区的功能,在进行分割动作之前,DDS 会出现该扇区的档案结构目录,来让使用者选定要移动到新扇区的档案,之后按下Process按钮之后,就会自动开始进行扇区分割的动作,不过在分割的时候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预先留下大约48-50MB以上的空间,来作为新扇区的档案系统与系统文件的存放空间,否则分割工作就无法顺利的进行。
除了调整扇区大小的功能之外,DDS 也提供了分区还原及制作启动分区的功能,对于系统的管理者来说,可以只透过一个接口就可以达到以往要2、3个工具程序才能达到的功能,在方便性上大大的提升。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