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米网创始人拍卖名人时间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泛型类继承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6:51

优米网现在人气最旺、最惹争议的是拍卖名人时间栏目,这在王利芬的意料之中。在一天时间里,史玉柱的3小时时间的拍卖价已超过5万。拍卖从3月15日开始,将持续到6月15日,起拍价1元。截至昨日上午11时,最高叫价为518518元。

  当初王利芬跟史玉柱聊起,她想做一个中国版的巴菲特午餐,拍卖名人时间,既能给那些想与商业领袖交流的人提供一个通路,又可以将拍卖所得用于慈善事业。其实她很想向史玉柱提出拍卖要求,可是却羞于启齿,没想到史玉柱主动开口,“不然你就拍卖我吧。”

  史玉柱、俞敏洪等一干知名企业家,是王利芬这么多年在央视积累下的商界人脉资源,势必会被她移植到优米网平台上。王利芬心存高远、善走高端,她赋予优米网的使命是“服务国家与知识群体”。当她面对网民投票选出的最想拍卖对象:网络名人“犀利哥”时,她有点哑然。知识分子王利芬暂时还没想好怎么处理这种棘手的拍卖对象。

  3月22日,王利芬做客新浪网,讲述离职原因,并分享创办优米网的全部经过。王利芬表示:当初本想做一家C2C的电子商务互联网公司,所以离开了央视,最终创办了盈利模式主要靠广告的优米网,提供广大网友真正需要的节目和互联网内容。

  王利芬坦言创业路上十分辛苦――“感觉累得快要死了”,创业之路也充满挑战――“优米网是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王利芬还是对未来充满希望,从没想过失败。“有广大网友的陪伴,我不害怕也不孤单。”

  对 话

  “为国家和知识群体服务的网络电视平台”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栏目主持人权静的采访):刚才在想怎么介绍您,因为您有很多称谓。但此刻对于您来说,创业者是一个更适合的身份。

  王利芬(以下简称王):对,你非常善解人意。

  记:首先我们要代表各位网友恭喜在3月17号已经正式上线的优米网,这是王利芬老师一手打造的网络电视台,我注意到她有一句口号,“为国家和知识分子服务的网络电视台”。

  王:为国家和知识群体服务的网络电视平台。

  记:看来我的说法还不尽准确,可能知识群体和知识分子之间的差别还是蛮微妙的。王老师为什么把优米网定位在这样一个角色上?

  王:我今天来之前想,第一句话该说什么?北京所有公民期待黄沙漫漫的沙尘暴天气消失,能够看到蓝天。你看我一路走来,嗓子特别不舒服。我相信在这样一种生活质量里生活,大家都会非常不安。

  这是谁的事情?是每一个公民的事情,也是国家的事情。我有一句话,任何做媒体的心里都应该想着国家,因为媒体和大众相接触,如果没有国家这样一个意识,你对社会的推动力量不会那么强,或者说达不到应有的目标。或者当我看到一个人心里有国家意识时,他的内心会变得特别立体。

  再说一下知识群体,知识群体是一切渴望知识、向往知识、已经有很多知识的人,都是我们的用户。不是网络电视台,而是网络电视平台。我们构筑的是一个比较复合的立体空间。为什么说是一个平台呢?平台能结构多种资源,同时展示出去。比如这样一个平台,上面的节目本身视频信号分两路,一路是硬盘,一路是磁带,两路信号一路为各个地方台,我们未来构筑的播出框架。还有一路在网上,可以做很多分发,当然也还可能跟手机合作。这是一个立体交叉的平台,不是一个网络电视台。而且我们已经有一个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那是正宗的惟一的,我们只是一个平台。

  我想淘的宝是人们脑子中的智慧和经验

  记:您刚才说要为国家、为知识群体服务,您在央视难道不能更好为国家、为知识群体服务吗?难道那个平台不能更好地发挥您的想法吗?为什么现在跳出来自己创业?

  王:央视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之所以要创业,是因为这里面有一个源起。2009年4月我在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培训,我有一个非常好的主意,一个创业平台,是做C2C的网站。马云的C2C网站淘宝是淘东西,卖有形的物品。我要做的实际上是淘人们脑子中的智慧和经验。比如权静有很多主持人的经验,我是一个广播学院毕业生,特别想跟你聊半个小时,愿意付你50块钱,我们打开视频,定一下价。我做这样一个平台,让众多的人不用跑来跑去,非常环保,全世界的智慧和知识交流不仅局限在朋友和熟人圈子中。

  我当时找到一个印度的年轻人,22岁,非常有天才的设计网站的人,他给我设计了电子商务平台。那时我想做电子商务平台,就想一定要离开电视台。平时我特别不希望人兼职,所以那时我就打定了主意要离开。

  说实话那时还犹豫,就跟台长做了两次交流,讲了我的想法,得到他的理解,我就办完了手续。那个平台要在11月底上线,我从4月底开始设计,然后C2C的平台上线两个星期就被我掐死了,因为这是我脑袋里的一个梦想,根本没从市场里调研,用户根本不愿意付费,比如你跟我聊了半个小时,我觉得没有什么收益,你的时间也花了,可我不愿意付钱,这样大量的产品无法定价,或者定价之后无法实施。最后我们调查,他们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知名人士跟他们讲,他们才愿意来,付不付费还另说。把那些人请来对我不是什么问题,但是这些人来多了,就不是广告或网络电视吗?

  大家知道这个源起就会非常理解,我不可能还继续在电视台。

  记:很多网友特别关心这里边的很多细节,因为都知道您在央视做了十几年。

  王:十五年。

  影响力大和小只是副产品

  记:您认为怎样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最好?您现在出来创业,可能不如在央视那么有名,或者不能去运作更多、更大的项目。到底内心驱使您转变的力量是什么?

  王:优米网专门为这个做了一个小短片,叫“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棵银杏树”,相信对我的想法和驱动力会比较清楚。

  网友SUNYO:请问王利芬老师创业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王:主要是广告模式,由更好的人来讲,讲在路上一系列的人生经验分享,定位非常明确,应该说带来广告不是一个太大的难题。我想强调的是,网上的广告模式、表现形式和方式,其实我们在一路走的过程里都可以用更多、更好的创新方式来解决,这个东西我们正在探索之中。

  很多盈利模式可能你现在无法想象,但当我把这个网络打造出拥有忠诚度的一批观众,真正给社会、给年轻人、给用户创造价值的时候,那种盈利模式会自然而然出现。很多人说你打开了正门,没有应有的收获,但在旁门你会发现另一个盈利方式。我相信会是这样的。

  记:很多有财富的人反复说,财富只是价值和成功的副产品,如果你一开始就冲着财富去,可能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王:非常对。就像你刚才说的影响力,其实我真的不在乎我的影响力是大还是小。所谓的影响力大和小无非是你的知名度大和小,知道你的人多和少。实际上你把事情做成功之后,对大家是否带来价值,大和小是可以显而易见的。当一个人把精力用在你的知名度上,这个事情是本末倒置的。大和小真是副产品。

  记:虽说只要事情做对,钱最终还是会来的,就像我们养孩子一样,你总是知道如果他长得很好,长大就会成就一番事业。但小时候你不给他饭吃,没有牛奶喝,不能长得很强壮也不行。对于优米网来说,如果我们把目光看得短一点,怎么解决当下的生存和运营问题也是您想得比较多的吧?

  王:真的特别感谢网友,这几天网友真的想得比我自己还多,而且我从中的确获得了大量的启发和灵感,我们在团队中酝酿,就会变成某些可行的方式。当下我们网站由于我们不支持上载,同时视频点击量比较少,它的运作成本也比较少。还有就是我们的投资问题,我们正在接洽过程中。

  记:我们再问得细一点,比如运营费用一年会是多少?如果谈投资,可能估值会是多少?这可能是您以前作为栏目制片人和现在作为一个创业者想得最不一样的问题。

  王:每个月运营的成本比较低,具体数字我还真是没看过。至于公司估值多少,跟谁在谈判,我一定要遵守投资本身要求的法律条款,不能在投资洽谈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向大家公布。我要向投资方负责任。很对不起。

  综合自新浪网、人民网、《中国企业家》

  链 接

  我为什么从央视辞职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按理说我应该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但是我想改变人生发展的方向。2009年,我于7月和9月先后两次与焦台长诚恳交流了我的想法,得到了他的理解。经他允许,我正式辞去了中央电视台的公职。

  我相信有许多人会问我离职的原因,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我要创业。

  自从我做《赢在中国》栏目以来,创业这两个字几乎跟我如影随形。当许多选手因为创业的激情、路上的心酸而泪流满面时,我作为见证人内心的波澜只有自己才知道。自此之后,创业的愿望在我心头一次次萌生,每每出现一次,就不得不让我对人生发展这样的大问题进行慎重的思考。不论我愿不愿意,我已经人到中年。一种时间的紧迫感让我不能再思前想后,优柔寡断。否则我在丧失了热情、体力、创造力和梦想的时候无法对内心一次次掀动的波澜有个交代,而我又是一个最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人。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认为我作出这个决定是容易的,但是创业的激情和要尝试新生活的愿望太强烈,所以我义无反顾地这样做了。――摘自王利芬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