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知识晋级

来源:互联网 发布:plc可以软件仿真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1:13

CMM2

◆ 特征
(1)进行较为现实的承诺,可按以前在同类项目上的成功经验建立
   的必要过程准则来确保再一次的成功。

(2)主要是逐个项目地建立基本过程管理条例来加强过程能力。

(3)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来跟踪成本、进度和功能。

(4)管理工作主要跟踪软件经费支出、进度及功能。识别在承诺方
   面出现的问题。

(5)采用基线(BASELINE)来标志进展、控制完整性。

(6)定义了软件项目的标准,并相信它,遵循它。

(7)通过子合同建立有效的供求关系。

◆ 过程
(1)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过程是相对稳定的,但过程建立在项目一级。

(2)有规则的软件过程是在一个有效的工程管理系统的控制之下,
   先前的成功经验可以被重复。

(3)问题出现时,有能力识别及纠正。承诺是可实现的。

◆ 人员
(1)项目的成功依赖于个人的能力以及管理层的支持。

(2)理解管理的必要性及对管理的承诺。

(3)注意人员的培训问题。

◆ 技术
建立技术支持活动,并有稳定的计划。

◆ 度量
每个项目建立资源计划。主要是关心成本、产品和进度。有相应的
管理数据。

◆ 改进方向
(1)不再按项目制定软件过程,而是总结各种项目的成功经验,使
   之规则化,把具体经验归纳为全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把改进
   组织的整体软件过程能力的软件过程活动,作为软件开发组织
   的责任。

(2)确定全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把软件工程及管理活动集成到一
   个稳固确定的软件过程中。从而可以跨项目改进软件过程效果,
   也可作为软件过程剪裁的基础。

(3)建立软件工程过程小组(SEPG)长期承担评估与调整软件过程
   的任务,以适应未来软件项目的要求。

(4)积累数据,建立组织的软件过程库及软件过程相关的文档库。

(5)加强培训。

CMM3

◆ 特征
(1)无论管理方面或工程方面的软件过程都已文件化、标准化,并
   综合成软件开发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

(2)软件过程标准被应用到所有的工程中,用于编制和维护软件。
   有的项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软件开发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
   进行剪裁。

(3)在从事一项工程时,产品的生产过程、花费、计划以及功能都
   是可以控制的,从而软件质量也可以控制。

(4)软件工程过程组(SEPG)负责软件活动。

(5)在全组织范围内安排培训计划。

◆ 过程
(1)整个组织全面采用综合性的管理及工程过程来管理。软件工程
   和管理活动是稳定的和可重复的,具有连续性的。

(2)软件过程起了预见及防范问题的作用,能使风险的影响最小化。

◆ 人员
(1)以项目组的方式进行工作。如同综合产品团队。

(2)在整个组织内部的所有人对于所定义的软件过程的活动、任务
   有深入了解,大大加强了过程能力。

(3)有计划地按人员的角色进行培训。

◆ 技术
在定性基础上建立新的评估技术。

◆ 度量
(1)在全过程中收集使用数据。

(2)在全项目中系统性地共享数据。

◆ 改进方向
(1)开始着手软件过程的定量分析,以达到定量地控制软件项目过
   程的效果。

(2)通过软件的质量管理达到软件的质量目标。

CMM第四级:管理级

◆ 特征
(1)制定了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详细而具体的度量标准,软件过
   程和产品质量都可以被理解和控制。

(2)软件组织的能力是可预见的,原因是软件过程是被明确的度量
   标准所度量和操作。不言而喻,软件产品的质量就可以预见和
   得以控制。

(3)组织的度量工程保证所有项目对生产率和质量进行度量、并作
   为重要的软件过程活动。

(4)具有良好定义及一致的度量标准来指导软件过程,并作为评价
   软件过程及产品的定量基础。

(5)在开发组织内已建立软件过程数据库,保存收集到的数据,可
   用于各项目的软件过程。

◆ 过程
(1)开始定量地认识软件过程。

(2)软件过程的变化小,一般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可以预见软件过程中和产品质量方面的一些趋势。一旦质量经
   度量后超出这些标准或是有所违反,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去改正,
   以达到良好的目标。

◆ 人员
每个项目中存在强烈的群体工作意识。因为每人都了解个人的作用
与组织的关系,因此能够产生这种群体意识。

◆ 技术
不断的在定量基础上评估新技术。

◆ 度量
(1)在全组织内进行数据收集与确定。

(2)度量标准化。

(3)数据用于定量地理解软件过程及稳定软件过程。

◆ 改进方向
(1)缺陷防范,不仅仅在发现了问题时能及时改进,而且应采取特
   定行动防止将来出现这类缺陷。

(2)主动进行技术变动管理、标识、选择和评价新技术,使有效的
   新技术能在开发组织中施行。

(3)进行过程变动管理,定义过程改进的目的,经常不断地进行过
   程

CMM第五级:优化级

◆ 特征
(1)整个组织特别关注软件过程改进的持续性、预见及增强自身,
   防止缺陷及问题的发生,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过程处理能力。

(2)加强定量分析,通过来自过程的质量反馈和吸收新观念,新科
   技,使软件过程能不断地得到改进。

(3)根据软件过程的效果,进行成本/利润分析,从成功的软件过程
   中吸取经验,加以总结。把最好的创新成绩迅速向全组织转移,
   对失败的案例,由软件过程小组进行分析以找出原因。

(4)组织能找出过程的不足并预先改进,把失败的教训告知全体组
   织以防止重复以前的错误。

(5)对软件过程的评价和对标准软件过程的改进,都在全组织内推
   广。

◆ 过程
(1)不断地系统地改进软件过程。

(2)理解并消除产生问题的公共根源,在任何一个系统中都可找到:
   由于随机变化造成重复工作、进而导致时间浪费。为了防止浪
   费人力可能导致的系统变化。要消除“公共”的无效率根源,防
   止浪费发生。尽管所有级别都存在这些问题,但这是第五级的
   焦点。

◆ 人员
(1)整个组织都存在自觉的强烈的团队意识。

(2)每个人都致力过程改进,人们不再以达到里程碑的成就而满足,
   而要力求减少错误率。

◆ 技术
基于定量的控制和管理,事先主动考虑新技术、追求新技术。可以
实现软件开发中的方法和新技术的革新、以防止出现错误,不断提
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

◆ 度量
利用数据来评估,选择过程改进。

◆ 改进方向
保持持续不断的软件过程改进。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