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触龙说赵太后》

来源:互联网 发布:centos 64位安装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16:14

毫无疑问,赵威后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这个我们可以通过通过《赵威后问齐使》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但是,不管怎么样,赵老太太也是个女人,所谓“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在要他的孙子去当人质这件事情上,老太太和农村的80老祖母做的选择没有太大的区别,他说:谁要是让他孙子去当人质,老娘踩上他几脚,再就吐他一脸口水。在这种形势下,触龙出马了,最终成功的说服了老太太,他是怎么成功的呢?我觉得有三个方面我们可以学习:
1、循序渐进,寻找相同点,拉近彼此谈话的距离。触龙来的时候,赵老太太肯定是知道他来干什么的,所以也没给老龙什么好脸色,不过触龙首先说了说自己的身体,表示一下关心,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这一点上很有共同点,再说点养生的事,面子上就缓和多了。接下来,触龙托老太太安排自己孙子的工作,这就找到了另一个共同点,子女。然后一番道理下来,赵太后就恢复了英明决策的头脑。
2、触龙做思想工作真是没得说,一下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父母都是想为子女长远打算的,什么对小孩有利,哪怕现在难一点,要为以后着想,不能耽于眼前的一点利害。
3、你的所得可能别人可以给你创造一个好的条件,但是最终还是要依靠自己。人主之于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况人臣乎!

这种道理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老祖宗的书多读点是有收获的,可惜没有时间啊。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