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策

来源:互联网 发布:凯立德改端口工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2:00

 1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说是对新人不要一棒子打死。这里我要说的是,做为过来人,对新人能宽容还是应该宽容,万万不可做一棒子打死得罪人的事儿,但做为新人,千万不要指望,能从过来人那儿得到太多的指点。

现今社会竞争这么惨烈,他把你扶上马,也许他就没马可骑了,到那时怕是哭都来不及。过来人知识也许不如新人,可心眼儿总比新人多几个。

  韩庆这个圈子兜得可是够大的,可非如此,不足以摆平,看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真理呀。

  韩庆说了半天,没有孟尝君的好处,那怎么行。

听人劝吃饱饭,也是有道理的呦。

 结果当然是,各得其所,最重要的是,西周没有出兵出粮,更没有得罪强秦。

  因此说,摆平一件事儿,按下葫芦,起了瓢不是高手,四面水光溜滑,人人满意,才是真功夫。

 

2秦攻魏将犀武军于伊阙

这是常理,人做事讲究劳逸结合,军队也是如此,连续两场战争,修整那是必要的。

因此说,如果能审时度势,把握好机会。便可事半功倍。

这也是为什么说,机会总是降临到有准备的人身上。

 人也是这样,一种,输了便气馁。另一种是,越挨打越咽不下这口气。实际上,世上的事儿不是这样简单,还是毛泽东的方式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是游击,也是识时务。因此说,行为并不重要,行为背后的缜密思考才是重中之重。

既可以坐山观虎斗,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威望,简直是何乐而不为呀。

因此,在现实中,随时联合利益共同体,借力打力,是不是更高明呢?


4雍氏之役

如同现今的商业贿赂,说实话,商家也是无奈,如能少出银子多办事,哪个商家会走触犯刑律的险棋。

 可有的人胃口也实在太大,拿走你全部的利润还不甘心也是有的。

商家也只能退却,毕竟利润是目的,钱能生钱才是,赔本儿赚吆喝的事儿,商家是不会办的。

看来地位不同,用语也自不同,也就不要说有些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所以说,有时候装大也不全是虚荣。


5周君之秦

在狭缝中求生存,实是不易,哪个菩萨都得拜,哪座庙都得上香。


这是常识,现今讲究,压力层层传递。

 因此说,做为臣子,(注意呦,下级就是臣子。这世上有几个没人管的,怕是不多。)只出主意还不成,还得把主意变成现实。一个环节都不能落。有个些许差池,只怕没有功,全是过了。

出主意,固然能使自己的才华不被埋没,可这主意要是出的不好,被打下地狱也说不定,因此,三思而后言,不可不虑。

 

6苏厉谓周君

苏厉讲了一个故事:说楚国有个叫养由基的人,这个人射箭射得好,古人说,百步穿杨,可人家养由基那是百步穿柳,所有的人都夸奖他,恭维他。这时候,有一个人过来说,你射箭已经射的很好了,可以教你射箭的道理了。

  这个养由基听这说教的话,很不高兴,便说:大家都说好,你却要教我,你射一下怎么样。这个人说,我不是教你怎样拉弓,怎样搭箭。我是想对你说,虽然你百步穿柳,但你不善于歇息,那等你精疲力竭的时候,一发不中,可就前功尽弃了。

  这番话,与《道德经》中的“满则溢、盈则亏。”是一个道理。

  总说,曾国藩做人那是一流,其弟曾国荃攻下南京后,他让其弟请辞,那叫急流勇退。真是大智大勇。

  苏厉想让人对白起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就说被股市套牢的人,哪一个不是因为太贪心,没有急流勇退呢?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见好就收吧。

 


7楚兵在山南
真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有文章说,国外的精英在商界,而中国的精英政界。中国的政界很广泛,包含企业中的官场。不要认为有些人,不懂技术,不懂经营。为什么会稳坐钓鱼台。其中的奥妙就在人事。咱要是不懂人事,就埋头拉车为上。少说话,多干事儿。

    小心驶得万年船,没有错。

8楚请道于二周之间
实际上这世上的事儿,哪里会有十全十美的,更不会事事都在咱的掌控之中,那时候怎么办,就应该直接找出最坏的结果,问问自己有没有办法改变,不能改变就只有接受。

这也是尽人力,听天命吧。

人力不可不尽,天命不可不从呀


9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
说齐太公让函冶氏帮着买一把好剑,这函冶氏对剑非常有研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专家,人家那专家可是实实在在的,不似现今,糊弄个副高的职称,就是专家了,医院专家门诊的挂号费还要高上一块。里面有多少滥竽充数的专家,咱不好武断,但一定有,那是没错的。

  这函冶氏就挑了一把剑给齐太公,齐太公看了看,觉着不好,因此把剑还给了函冶氏,并把剑金取回。

  后来又一个越国人,看上了这把剑,愿意出千两黄金购买,要咱老百姓一定觉着,一千两黄金,够多了吧。可函冶氏听到这个价很生气,把剑毁了,不卖。觉着那一千两黄金简直就是寒碜人。

  看到这儿,我就想,这知识分子的穷酸傲气,自古就有。知识分子看重的是你懂我,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但如果以丛林法则的观点上看,就明白知识分子,为什么总是带着穷酸相了。

  知识分子说白了,就是一动脑筋的劳力者。

  若是商人一定不会如函冶氏这么干,卖不了高咱就卖低,总不能毁了。

  现在有些家长,还总是追求高学历,殊不知,学历越高,脑筋越死,最后改造都改造不过来。上个大学,学点儿再学习的能力就行了,早点儿到社会上历练,社会中学的那才是真本事。

  言归正传,话说这函冶氏把剑毁了,心里肯定也窝火,就琢磨这件事儿,这也是知识分子死心眼的一大特点。

  临死的时候,琢磨透了,对他的儿子说:这好东西,要想卖出好价钱,不能你一个人知道他好。

  经常有些人抱怨,自己多有才,怎么就没有伯乐呢?古话本身就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那该怎么办,难不成一辈子等着伯乐,肯定不行,年纪大了,是千里马也跑不动了。

  那就一定得把自己的才气展示出来,想那孔雀不开屏的时候,也不怎么漂亮。不展开,哪个会知道。

  但推销也是一门学问,只动嘴不动手,人家会说你浮躁,事得其反。

  中庸的应该是,踏踏实实的做事儿,但不能只做不说,要推销,推销自己做的事儿。这就是为什么,现今的公司愿意招有工作经验的,工作经验就是做的事儿,而学历那玩意儿是虚的。

 单位两个人,准备提拔水准低的,怎么办,那就一个劲儿的把水准低的优点放大,哪个人身上还找不出几条优点呢?水准高的不提,用不了多少宣传,逆事也就顺办了,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10秦召周君 

好汉不提当年勇,龙的儿子未必是龙

在社会中混,一定要寻找利益共同体。可利益共同体也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得自己琢磨,还得主动拉近。

看来,要想为自己,首先要为别人,这是在社会中混的不变法则哦。

 

11犀武败于伊阙


这世上哪里会有免费的午餐,人家魏王凭什么帮你。这是用大脚趾头都能想清楚的事儿。可周君火燎之下,就是乱了方寸,碰钉子也是预料之中

察言观色是做臣子必备的基本功夫,总说和绅小人,可人家揣摩主子心思的功夫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同样一件事儿,周君没办成,綦母恢办成了。这就是办事儿的能力与水平,情商的高低也自分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