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

来源:互联网 发布:diy短袖设计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5:03

 本文内容引用自:http://www.chinaacc.com/zhuanti/mdt/ 但对其中错误进行了修改

 

 

为了增强本国货物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出口货物的价格,世界各国普遍实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在我国,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主要有: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政策,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政策及出口退(免)税的其他专项规定等。

 

什么是“免、抵、退税”

“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
“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科目设置:

  实行“免、抵、退”办法的生产企业应在“应交增值税”科目内,设置 “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等专栏,并按规定进行核算。

  “出口退税”专栏反映企业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款。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反映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专栏反映企业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涉及的主要分录:

  (1)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出口物资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应予抵扣的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因应抵扣的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全部抵扣,按规定应予退回的税款,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收到退回的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补贴款

 

举例:

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本月的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0万元,进项税额51万元,货已验收入库。上月末留抵税额为6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50万元,收款175.5万元。本月出口货物的离岸价为35万美元,市场汇率为1美元=8元人民币,计算该企业本月“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35×8×(17%-13%)=11.2(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25.5-(51-11.2)-6=-20.3(万元),即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20.3万元

  免抵退税额=35×8×13%=36.4(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20.3(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36.4-20.3=16.1(万元)

  账务处理:

  购入原材料时,

  借:原材料               300万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万

    贷:银行存款             351万

  国内销售货物时,

  借:银行存款               175.5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150万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万

  货物出口时,

  借:银行存款           28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  280万

  计算当期出口物资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11.2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1.2万

  计算当期应予抵扣的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16.1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6.1万

  因应抵扣的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全部抵扣,按规定应予退回的税款

  借:应收补贴款               20.3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0.3万

  收到退回的税款,

  借:银行存款    20.3 万

    贷:应收补贴款  20.3 万

  如果上例中购入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400万元,进项税额68万元,其他条件不变,计算该企业本月“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35×8×(17%-13%)=11.2(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25.5-(68-11.2)-6=-37.3(万元),即当期留抵税额为37.3万元

  免抵退税额=35×8×13%=36.4(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36.4

  当期免抵税额=0

  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37.3-36.4=0.9(万元)

  账务处理为:

  购入原材料时,

  借:原材料               300万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万

    贷:银行存款             351万

  国内销售货物时,

  借: 银行存款           75.5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150万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万

  货物出口时,

  借:银行存款           28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  280万

  计算当期出口物资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11.2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1.2万

  因应抵扣的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全部抵扣,按规定应予退回的税款

  借:应收补贴款               36.4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6.4万

  收到退回的税款,

  借:银行存款    36.4 万

    贷:应收补贴款  36.4 万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