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湖北湖南的一点随感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实现计算器代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23:54

四年过去了,我即将毕业,即将离开长沙,到新的地方去发展。对湖北湖南,有一点随感,记录于此。

高中之前一直在湖北呆着,毕竟这里是我的家乡。那个时候一直以为“唯楚有才,于斯唯胜”,这个“斯”指的是我的家乡--黄冈(中央电视台经常写作黄岗,念作HuangGang23,但是我们那里一直是写作黄冈的,念HuangGang21。拼音后面是声调),并以自己身为一个黄冈人而自豪。不过很小的时候听说,在全中国,湖北人特别令人讨厌,有“九头鸟”之称,而黄冈人则是湖北人中最令人可恨的。我自己觉得可能就是太聪明导致的投机取巧和太精明导致别人感觉与之交往很吃亏或者占不到便宜的感觉。举个例子来说,以前听说,改革开放后,也就是80年代,有人在上交公粮的时候,开始往里面掺沙子,这在大集体时候是没有过的。我们那里的大集体到82年我出生那年才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小时候见过分田地,有两次了,每次都是村委会召开,进行抓阄。想起睡在自己家的田埂上,看着亲人在田里劳动,以及一片天光白云,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身在湖北,听到最多的是荆楚大地,每次在地图上总是先找到省会武汉,然后在旁边找到黄冈,接着就在长江边上找到我的老家团风。骑自行车在县城里闲逛是小时候经常做的事情,骑自行车走亲访友,或者去游玩,也是小时候或者少年的乐趣。

来到湖南长沙之后,听到最多的是潇湘大地,就还是比较关注长沙了,在地图上也经常寻找长沙,长沙本地地图也买了好几张,苦于出去的机会不多,四年了,对长沙很多地方还是不熟悉。去过桔子洲头,看到毛主席以前指点江山的地方,在湘江大桥上吹吹风看湘江北去,也看得恍然若失;去过岳麓山脚下的岳麓书院,这才第一次看到那两块写着“唯楚有才,于斯唯胜”的古朴厚实对联板,讲堂里面有一张很大的太师椅,想着几百或者更久以前朱熹在广大门徒前面讲课的情形,不禁神往;看过湖南博物馆中的千年女尸,长沙王的妻子辛追,那厚厚的棺杶让人感觉到以前人们对死者的尊重,那一钵钵一罐罐一碗碗一篮篮的成了化石,成了粉末的种子,让我感到古代人们对农业的珍视和注重;湖南省第一师范,毛主席读书的地方,也有幸去看过一会,去的时候正赶上那里排戏--恰同学少年,不收门票,爽;长沙的火车站,来的时候比较破烂,前年经过修葺之后,变得焕然一新;来到长沙之后,出学校第一次去的是五一广场,并于N天之后看到了夜晚8点广场的喷泉,在浏阳河的调子陪伴下不断的变化,大家围的人山人海;步行街的美女真的很多,街两边的名牌服装店子也是多得要命,广告牌铺天盖地,广场上叫嚷的主持人老是喊个不停,南门口的小吃街,溢满了臭豆腐的香味,味道比起家乡的,总觉得还是差了一点什么;火宫殿的小吃也去吃过,有点失望,不过汤挺好喝的,另外也比较怀念通城商业大厦五楼的鸡汤;沃而玛,家乐福,家润多,阿波罗,河西的新一佳,都去买过东西;长沙市的公交车,比起武汉的公交车,感觉差了很多,怎么比较都觉得武汉的公交车快了很多,武汉的公交车也比较宽敞,长沙的公交车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挤,也挺矮小的,给人的空间感不足,日常可见的给老人让座倒是觉得长沙人比较尊重老人。比较厌恶的是长沙人讲话,好像就是在跟人吵架似的,那个语气,纯粹给人的感觉就是找抽,用湖北话说就是新买的麻将--欠搓。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