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的真命题------从惩罚Intel说起

来源:互联网 发布:wifi网络共享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7:28

反垄断的真命题------从惩罚Intel说起
文/王易见


   对于垄断,现代经济仍然缺乏准确的定义,什么是垄断?垄断的标准是什么?垄断是否是和客户自愿选择的结果?垄断中是否含有不正当竞争等等,由于这些复杂问题普遍存在,反垄断一直以来似乎被认为是一个“假”命题。

 

   正是由于这些潜在的问题,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往往能堂而皇之的利用其垄断地位对较弱的竞争对手进行打击,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去夺取市场份额,而商业的规律和秩序往往会在这种情况下被打破平衡,最后由于缺乏有效和充分的竞争,可能导致客户的利益蒙受巨大的损失。


   近来Intel反垄断案开始浮出水面,欧盟将对Intel反垄断案做出裁决,对Intel处以10亿欧元(约合13.6亿美元)的巨额罚款,与此同时,美国反垄断部门也在对英特尔在美市场进行调查------有消息称,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可能采取更为强硬的姿态,并将调查升级为对Intel的起诉。


   由此可知,Intel的垄断显然非“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其垄断行为在日本、韩国、欧洲都得到了确定,而美国市场的反垄断调查也在积极有序的进行,力度之大,让英特尔在美国市场遭遇反垄断惩罚已经为时不远。


   那么如何来看待且认定Intel的垄断行为呢?欧盟在裁决中提到两个明显违背起点公平原则的重要举措:独占返款和干扰奖励。前者的描述是“Intel向主要零售商支付款项,要求其全球渠道只能销售采用IntelCPU的电脑”;后者的描述是“向生产商提供奖励,鼓励它们取消和延期推出基于AMD技术的产品”,事实上,这两个举措不仅应用于欧洲市场,而且在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市场也屡见不鲜。


   这两个举措涉嫌不正当竞争和商业贿赂,联系到在芯片市场占有率超过80%的英特尔,这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足可以作为反垄断的依据。


   另一方面,如果不及时采取手段将英特尔的反垄断行为有效制止,会造成哪些后果呢?


   首先,垄断可能导致行业的价格体系失衡,垄断的一方往往具有定价权,因此,过高的垄断可能导致欺行霸市的出现,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影响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过去,正是由于AMD的存在才使得芯片市场的价格体系得以平衡,不至于因为英特尔的垄断而失衡;


   其次,对芯片行业的发展有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垄断的企业在行业发展水平上拥有话语权,一旦形成完全的垄断,由于缺乏有力的竞争对手,它可以降低研发的规模和速度,对芯片行业的发展不利;   


   其三,IT行业对其他行业的渗透和影响越来越深入,而芯片行业又是IT行业最重要的一块分支,因此,一旦芯片行业失衡,可能会对IT以及周边行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制约整个经济的发展。


   从日本、韩国、欧洲以及美国的反垄断举措看来,反垄断正在从假命题演变成真命题,因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已经无数次证明,只有良性的竞争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反垄断打击不正当竞争,不仅可以树立自由竞争的商业环境,对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尤为重要。

 

 

我的博友群:82190273 74557790(已满)
联系方式:
QQ 543415188
MSN feitianhanxue@hotmail.com
Email feitianhanxue@126.com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