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江山风雨情》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 ssh 复制文件夹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2 01:17

BACKGROUD

    《江山风雨情》描写了以崇祯、李自成、皇太极为代表的大明、大顺、大清时期三个帝王争夺天下的故事。剧中人物关系复杂,矛盾冲突异常激烈,一个“争”字谱就了无数的将帅情结和权谋用兵、用人之道。与《康熙王朝》相比,《江山风雨情》更多的是铁与血的较量、谋与略的比拼。而且《江山风雨情》不再局限于一朝帝王之道,而是从明朝灭亡、清朝入关、大顺朝夭折的历史事件中讲述故事。

  与《康熙王朝》相比,《江山风雨情》更多的是铁与血的较量、谋与略的比拼。而且《江》剧不再局限于一个朝廷的帝王之道,而是从明灭亡、清入关、大顺夭折的历史事件中,深刻揭示其内在的必然规律与真相,塑造出人性化的历史人物,完美再现几百年前血雨腥风、气势磅礴的历史画面。

  《江山风雨情》是一部展示众多历史人物的群戏,一系列鲜活而极具亲和力人物的登场将成为该剧的最大看点。

  在《康熙王朝》中,朱苏进着力塑造了康熙这样一个盛世明君。而在《江》中却塑造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帝王形象:励靖图治、渴望中兴的末世帝王崇祯;厉兵秣马、雄心勃勃的开国之君皇太极;雄才大略、几度沉浮的乱世枭雄李自成,这三个人物形成剧中错综复杂的矛盾主体。

  杰出臣将袁崇焕、洪承畴、吴三桂、多尔衮也在剧中得到深刻再现。袁崇焕、洪承畴都有治国救世之才,但他俩一个被自己的主子千刀万剐,其肉还被百姓分食,另一个被迫降清,成为大清“茫茫黑夜里一盏南下的引路明灯”,是英雄末路的无奈?还是朝廷皇上的不幸?吴三桂“痛哭三军尽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典故在民间流传不绝,他引清兵入关及至与陈圆圆的爱情为千人唾骂,是顺应时势?还是英雄气短?

  倾国名姬陈圆圆,美艳天下,祸满天下。而事实上,她在剧中却是一个纯真善良、执着坚强但无奈生于乱世、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弱女子”。另外,陪崇祯一同在景山吊死的太监王承恩也是一个浓墨重彩的人物,他卑贱之极而又聪明过人,他对世事人心洞若观火。他有丰富的感情,不仅仅是个贱物,他让人又气又怕。朱苏进自己也最满意这个人物的塑造,形容他为“可爱大于可憎”。

  明代天启皇帝病危待亡,却无子嗣即位,唯一的骨肉便是皇弟朱由检。魏忠贤阴谋用宫女的婴儿冒充太子承继大统,以保住阉党的荣华富贵。不料,那宫女却生下一个女婴。这时,已被驱逐出京的朱由检突被锦衣卫捕回宫中,他以为自己将被殉葬,万没想到他竟在龙榻前即位,成为崇祯皇帝。而那宫女带着初生的女婴侥幸逃至扬州,起名陈圆圆。崇祯即位后,立志中兴大明,然而朝廷却始终面临内忧外患。全国饥民过半,义军蜂起,皇太极登基开国虎视关内。崇祯始终处于巨大的危机中,苦心竭力地试图挽救危亡的明朝帝国……崇祯、李自成、皇太极、吴三桂、陈圆圆、刘宗敏等众多历史人物的命运将在剧中一一展现。

电视剧简介 http://ent.tom.com/1030/1592/200449-74580.html

小说连载     http://book.sina.com.cn/liter/jiangshanfengyu/

COMMENT

明王朝最后几代皇帝经营不善,积攒了一箩筐的弊病都丢给了崇祯,崇祯虽励精图治但面对内忧外患,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免不了亡国。天启皇帝喜欢做木匠活,把朝政都丢给了魏忠贤,魏阉称为9999岁,到处瞎搞,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历史上没有干好本职工作的亡国皇帝很多,宋徽宗赵佶喜欢踢球和书法、南唐后主李煜喜欢诗词。但是他们的造诣都是很深的,赵佶的"瘦金体"自称一家而李煜就是写出《虞美人》的那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词人。不知道天启帝的木工活做得如何,能不能称得上一个伟大的木匠?值得怀疑。

估计天启皇帝身体哪一块malfunction,暴崩,最后死的时候连个继承人都没有,只能由弟弟崇祯即位。或许朱由检根本没有做好挑起这么大担子的准备,做到那把龙椅上后一头雾水,估计连方向都认不清。

明朝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奇怪的朝代,宋朝的部队里文官领导武官,基本上打仗老输。明朝设立了"东厂",造成君臣离心。不管怎么说,这两个朝代的皇帝都被少数民族政权给抓走过,真是耻辱。

明末内忧外患,连续的战争吞噬着国家的资源。避免两线作战是任何一个战略家都应该执行的,或许是崇祯错误的估计农民起义的实力,以为他们不过是些草寇,不值得朝廷大动干戈,因此一心对大清主战,没有一心一意解决内部问题,导致农民起义愈演愈烈,灭亡了明朝。要是能采取袁崇焕的"以战促和"之策,安抚关外,一心解决内部问题,或许情况会好些。而他疑心太重,居然中了清朝的离间计,凌迟处死袁崇焕,一代将星陨落,再也么有人能担负起王朝的北防大任。

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态度要好,其次要有能力。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的人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崇祯皇帝属于有态度,无能力者,依然不能成事。


反观清朝,皇太极雄才大略,八旗军能征善战,手下有一批干臣,甚至皇太极的妃子孝庄都是历史上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女性,集成了如此资源,焉能不胜。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很多,但都不长久,完全统一中国的元朝,也仅持续了89年(1279-1368)。而清朝则维持了267年(1644-1911),这与清朝各代皇帝重视汉文化是分不开的。诸葛亮平定南方时的指导思想"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和这个的本质道理是一样的,要想征服一个民族,不征服或吸收、重视她的文化,是不行的。满族入关后,重视汉族文化,重视与汉族融合,才维持了267年。其次清朝历史上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最为认真做事的。

李自成是领导的农民起义给中国历史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但是农民起义目光短浅,夺取政权后很快就覆灭了。

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带给人经验和教训,可是人们不光要重视历史,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当代的形势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

朱洪武也是农民,难道他们那一代人的眼光就能比李自成强多少,对李自成来说,问题的关键是他的对手不光有个腐朽的明王朝,还有关外的大清---一个强大的力量,这个情形是朱洪武所没有遇到的。假设没有强盛的大清,那么李自成说不定还真就建立了一个大顺朝,或者假设李自成能明白他领导的起义有着与其他朝代所不同的历史情景,从而与时俱进的作出相应的英明决策,或许也能成事。

但是历史没有假设!!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