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信技术大放送(二)

来源:互联网 发布:cat linux 大文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02:28

MMS的基本特征与特点1. MMS的工业标准是由WAP Forum(WAP论坛)和3GPP(3G Partnership Project:3G伙伴计划)这两个组织制订的。
MMS是在WAP协议的上层运行,因此它对传输格式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既支持电路交换数据格式,也支持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格式。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速传输技术EDGE,是GSM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过渡的台阶。它被称为“GSM 384”,因为这种技术能使数据速率由目前的9.6kbit/s提高到384kbit/s,这种速率可以支持语音、因特网浏览、电子邮件、会议电视等多种高速数据业务。在GPRS网络的支持下,以WAP(无线应用协议)为载体传送视频、图片、声音和文字。
2. MMS信息是以标准方式压缩的,因此,接收一方可以确认它不支持的内容格式,并以控制方式进行处置。这也是互联网上解决内容交互问题所用的方法。
3. MMS标准推荐支持的媒体类型有:JPEG、GIF、TEXT、AMR语音和其他一些非主流格式。为了获得更好的交互性,诺基亚和其他一些制造商已共同拟就了“MMS一致性文件”,列出了MMS手机能支持的最小一组内容类型。
4. MMS标准没有规定单一MMS信息的最大容量,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未来的互操作性,避免SMS遇到的窘境。因此,MMS信息大小与标准无关,只是操作问题。另外,它还取决于运营商的有关决策,例如它们是否希望信息大小标准化,以方便计费等。
三、
MMS网络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1.
MMS 网络基本结构
移动多媒体信息业务系统涵盖了多种类型的网络,并可以集成这些网络中现有的信息业务系统。移动终端在多媒体信息业务环境(MMSE)中进行操作。此环境既包括2.5G和3G网络,也有网络间的相互漫游等情况。MMSE提供了所有相关的业务成份,如:信息的发送、存储、通知。它们既可位于同一网络中或分布于不同的网络中。在MMS服务投放市场以前,很多关于网络的实际准备工作必须预先完成。在软、硬件的准备上除了可以接收MMS的终端外,还需要MMS中心、WAP网关、数据库服务器、增值服务(VAS)等。

◆ 多媒体信息中心(MMSC)

在整个在多媒体信息业务环境(MMSE)中,多媒体信息中心(MMSC)是系统的核心。由MMS服务器、MMS中继、信息存储器和数据库组成。MMSC是MMS网络结构的核心,它提供存储和操作支持,允许终端到终端和终端到电子邮件的即时多媒体信息传送,同时支持灵活的寻址能力。
MMSC是将MMS信息从发送者传递到接收者的存储和转发网络元素。MMSC的概念与SMSC相似,即服务器只在查找接收者电话的期间存储信息。在找到接收电话以后,MMSC立即将多媒体消息转发给接收者,并且从MMSC删除此消息。由于MMSC在能够发送的情况下不存储消息,因此它不是一个邮箱服务器。MMSC是提供MMS服务所需的一个新的网络元素。由于传输容量和界面需求都不同,SMSC的软件不能直接升级到MMSC。另外,MMSC需要运行很多连接其它网络(如Internet)接口,以及提供增值服务所需的外部应用接口,MMSC还应具备到Email的接口。

◆ WAP网关

尽管用户对MMS的使用与SMS类似,但是MMS不能在SMS的传输信道进行传送,SMS的传输信道对于传送多媒体内容来说太窄了。在协议层,MMS使用WAP无线会话协议(WSP)作为传输协议。为了在MMS信息传输中使用WAP协议,需要一个WAP网关连接MMSC和无线WAP网络。
有些制造商的MMSC使用集成的WAP接口连接无线数据网络。而且在服务开通之初,由于流量比较低,运营商网络中现有的WAP网关仍然可以使用。为了使运营商能够应付逐渐上升的MMS流量,MMS传输可使用专门的WAP网关。

◆ 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库使用户和运营商能够有效提供、控制和管理增值服务。数据库服务器应具备较高的运行速度,并且有经过优化的快速网络设备来读取数据请求,保证MMS各个网络元素能够平等的共享用户的数据库信息。MMS数据库服务应能按照每个人的需要和爱好进行定制。

◆ 增值服务(VAS)

包括多媒体终端网关、多媒体电子邮件网关、信息传递网关和多媒体语音网关等。
2.
MMS的体系结构
多媒体短信业务并不依赖于具体的网络平台,无论是HSCSD(高速电路交换数据业务),还是GPRS、EDGE、UMTS,都可以支持MMS业务。多媒体短信可以集成已有的消息系统,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IP和相关的消息协议来完成,这样保证不同无线网络对多媒体消息系统的兼容性。鉴于网络带宽、传输速度和移动终端考虑,我国MMS业务首先应用在GPRS网络平台上,并将在未来3G UMTS网络中走向成熟。
2‑1
是多媒体短信系统的体系结构图,用户终端在多媒体短信业务环境(MMSE)中操作。MMSE包括各种类型的设备,比如传递和存储多媒体短信的功能实体,它们对用户提供一套完整的MMS服务。这些业务元素的分布很灵活,可以包含在同一个网络中,也可以分布在几个不向的网络巾(甚至可以分布公几个不向类型的网络中)。同时, 由于MMS包含的每一个功能实体都是逻辑实体,在具体实现时可根据业务或者运营商的需要把某些功能实体捆绑在-起,比较常见的是将MMS服务器和MMS中继器作为一个设备来实现。


 

 

 

 

2‑1
多媒体短信系统结构图

 

从图1中看出,MMS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包括MMS中继器、MMS服务器、用户数据库和用户代理等。

◆ MMS服务器负责存储和处理到来和离开两个方向上的多媒体短消息。每个MMSE中可以有多个MMS服务器,MMS服务器可以和外部网络的E-Mail服务器、SMS服务器等通过标准的接口协同工作,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服务类型。


◆ MMS中继器负责在不同的消息系统之间传递消息,以整合处于不同网络中的各种类型的服务器。MMS中继器在接收或者传递消息到其他的MMS用户代理或者另外的MMSE时,应该能够产生计费数据(CDR)。MMS中继器和MMS服务器还具有地址翻译功能和临时存储多媒体短信的功能,以保证多媒体短信在成功地传送到另一个MMSE实体之前不会丢失。


◆ MMS用户数据库记录和用户相关的业务信息。如用户的业务特性、对用户接入MMS服务的控制等等。


◆ 用户代理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也可以位于和用户设备直接相连的外部设备中。用户代理是一个应用层的功能实体,为用户提供浏览、合成和处理多媒体短信的功能。对多媒体短信的处理包括发送、接收和删除等操作。MMS用户代理还提供用户终端接收多媒体短信能力的协商;向用户发送多媒体短信通知;对用户的多媒体短信加密和解密;用户之间的多媒体短信签名;在用户的SIM卡支持MMS的情况下,处理SIM卡中和MMS相关的信息;用户特性的管理等功能。

3.
MMS的实现
多媒体短信业务系统的实现必须具有灵活性,在不同类型的网络和终端之间的互操作性,以及便于集成和开发新业务。
多媒体短信系统可以有两种实现方式:基于WAP的实现和基于IP的实现。
(1) 基于WAP的实现WAP协议无论在业务规范还是底层技术上都对MMS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用WAP来实现MMS服务的协议栈结构如 3‑1
所示。

 

 

 

 

 

 

3‑1
基于WAP实现的MMS协议栈结构

 

在使用WAP协议实现的MMS应用中,可以将整条链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MMS用户代理和WAP网关之间的链路,它使用了WAP的协议栈结构,并在各种不同的无线媒质上提供通用的服务。对于类似MMS的面向应用的服务由WSP(WAP会话协议) 来提供。第二部分是WAP网关和MMS中继器之间的链路,它们之间的连接使用了IP技术,高层使用标难的HTTP协议进行通信。在通信的过程中,WAP网关是一个透明的设备,它不对经它转发的数据做任何解释和修改。
一个典型的MMS通信过程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 MMS用户代理发送多媒体短信;


◆ MMS中继器通知目标用户代理有多媒体短信到来;


◆ 目标MMS用户代理接收多媒体短信;


◆ 目标MMS用户代理向MMS中继器发送接收确认消息;


◆ MMS中继器向源MMS用户代理报告多媒体短信传递的结果。

(2) 基于IP的实现除了基于WAP的实现以外, 3GPP正在制订基于IP的MMS实现方案 3‑2
给出了一个基于IP实现的MMS的协议栈结构,并且使用针对无线网络的特性做了优化的TCP协议作为传输层协议。根据提供的业务的不同,MMS用户代理和MMS中继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可以使用SMTP、POP3、IMAP4和HTTP等应用层协议。

 

 

 

 

 

 

3‑2

基于IP实现的MMS协议栈结构

 

和基于WAP的实现类似,在用户终端到MMS服务器/中继器之间的链路也被分为两个部分。两部分使用的高层协议都是相同的,区别在于传输层协议,MMS用户代理和IP网关之间可以使用适合无线链路特性的TCP协议,而从IP网关到MMS中继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则使用普通的TCP协议。
4.
MMS的工作原理与流程多媒体信息服务建立在以WAP为载体数据传输网上。它可在GSM网络(R7/R8)、GPRS网络、CDMA 1X和未来的3G网络中。但是为了获得用户满意的带宽,最好是在GPRS、CDMA 1X或是3G网络环境下,当然也可用于在实行了HSCSD技术的GSM网络中。
WAP技术在多媒体信息服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WAP的Push、Notification和Poll的功能,终端用户能完成与系统的通信。
以系统向手机发送信息为例,分析一下多媒体信息服务的流程。在过程分析中省略了有关无线接入的部分,只着重于MMSC的相关部分。
分析过程如下:
(1) 当有一条多媒体信息发往一个用户时,信息以WAP WSP 的协议进行编码, 通过无线网络传送到WAP网关。
(2) WAP网关以HTTP协议与MMS-Relay进行通信,将文件内容传送给MMS-Relay。
(3) MMS-Relay 将文件送往MMSC 服务器。在服务器内多媒体信息的内容将转换成MIME的格式,并存储在短信存储器(MMS-Message Store)中。
(4) 服务器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到路由信息,用户终端信息等。在分析过程中会调用在用户数据库中信息。系统将判断用户的终端是否能够支持MMS,并根据用户的终端的承载能力(如显示分辨率,终端的容量等)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当用户终端不支持MMS时,系统将把多媒体信息中的多媒体信息去掉,只把信息的文字部分以短信的方式发给用户。
(5) 确认处理方法之后,系统通过被叫用户的MSISDN号码进行路由。MMS-Relay将通过WAP网关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在没有确认被叫用户已经接受了信息之前,该信息始终保存在短信存储器中。运营商可以通过软件设定保存的时间长度。
(6) 系统服务器生成计费信息,传送给计费中心。
5.
MMS系统组网方案
多媒体短信业务系统组网方案如 5‑1
所示。


 

 

 

5‑1

多媒体短信业务系统组网方案

 

MMS系统处理所有多媒体信息的传送,系统具有信息存储功能,存储未能成功发送的信息。系统的接口可以与各种网络相连,支持多种协议,所有多媒体信息传送都是通过接口进行的。系统的用户数据库包括所有用户的服务参数,运营商可以设定其中的参数或是由用户自己设定部分参数。
MMS系统通过SMTP协议与互联网上的多媒体信息服务器及其他应用服务器相连,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MMS系统与WAP网关通过PAPC Push Access Protocol(PAP)协议向移动终端用户发送接收新信息的通知。多媒体信息通过HTTP协议实现在MMS系统与wAP网关之间传送信息。
MMS需要WAP作为服务的载体。MMS系统支持的图像格式包括JPEG, GIF89a, GIF87a, WBMP;支持所有因特网上支持的文本格式;支持AMR音频格式。通过MMS系统发送的多媒体信息在规范中没有限制大小,前提是WAP网关支持大容量传输功能。最终用户能够接收到的多媒体消息大小,取决于手机上对每条多媒体消息大小的限制。
MMS运行需要较高的网络带宽,一般认为起码要在GPRS以上的带宽才能顺利运行。GPRS是MMS系统的基础核心承载平台, GGSN通过GI接口与WAP/PUSH网关相连, 然后再连接到MMS系统,MMS系统通过这一路径来传送多媒体信息。由于GPRS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最高可达l70Kbit/s)和较大的数据吞吐量,因而可以保证多媒体信息的传送。MMSC是一个独立的网元,MMS业务的引入对GSM900/1800以及GPRS组网没有影响,MMSC与其他所有网元的连接均基于IP。
MMS信息业务流程如 5‑2
所示。


 

 

 

5‑2

多媒体短信业务流程图

 


◆ MMSC通过IP与WAP网关相连。


◆ MMSC通过WAP与MSC (GSM) 或GGSN (GPRS) 相连,在传送多媒体信息时采用WSP (wireless Session Protool) 协议。


◆ MMSC通过WAP与SMSC相连,支持SMPP、CIMD2、UCP协议。


◆ MMSC与计费系统相连,采用FTP协议传输CDR话单。


◆ MMSC与网管相连, 可以通过SNMP协议向网管告警。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MMS,用户将需要兼容MMS协议的设备或者终端,如支持2.5G和3G的手机或者PDA(个人数字助理),并且有较大的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