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见了,北京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上莫桑石值得买吗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5:19

文字的盛宴──倾力之作──《混在天涯》──正式发表(原创连载)


这是一个草根人物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内心的感受创作而成的自传体小说。因为心里有一些话要说,因为不甘于朝九晚六的打工日子,也因为曾经所立下的“理想”,所以创作本书。

书中所描写的主人公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只有普通人的在平凡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平常小事;书中也没有华丽的辞藻、优美的语言,只有最平凡普通的文字。但是平凡中往往彰显着伟大,所以,这或许又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但是“伟大”与否,不是由自己去说,而是由他人去评定,所以作为读者的您,才是最有权认为这是怎样的一部书,以及是否值得一看。所以请您不妨一读,并不吝赐评。

──作者序

 


注:原创作品,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一)再见了,北京


走出广州火车站那一刻,钱三心里知道,这回算是彻底告别北京了。

坐了一日一夜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钱三感到很疲累,但一想到很快就可以回到家,以及走到广州火车站广场后眼前所展现出来的满眼绿色,钱三的疲累便很快一扫而光。

广东始终是广东啊,即使是冬天,依然是充满绿意,空气中还透着些许水分,真是滋润的感觉。

想此时,北京已是寒冷萧瑟的世界,遇上刮风扬尘的日子,更是冰冷干燥得令人难受。

想起在北京的日子,钱三心里不免感慨和唏嘘起来。


高中毕业时阴差阳错,钱三考进了北京附近的一所专科学校。三年的大专生涯钱三并没有学到多少专业上的东西。大专毕业后便留在北京开始了闯荡漂泊的日子。

与所有怀着梦想到北京来的人们一样,初出茅庐的钱三走在繁华的王府井街头时,心中豪情万丈,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北京闯出一片天地来。

然而北京这个繁华的大都市,也是卧虎藏龙的地方。有多少人笑傲北京城,就有多少人泪洒北京城。从最初的业务销售员,到酒店的收银员,再到票务公司的程序员,钱三尝试着不同的行业和工作,几年时间过去了,钱没挣到多少,当初的激情和豪迈却逐渐被消磨得不见踪影。

在北京的日子越长,对北京的了解越深,钱三心里就越觉得,骨子里有些东西是很难融入到北京这个城市里的。比如说语言,身为广东人的钱三无论如何都无法改掉广东的口音而说上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那就更别说地道的京腔了。比如说饮食,那些高档酒楼里的美味佳肴咱不说,只说普通人家的日常饮食,在北京哪能经常喝到广东的那种老火靓汤呢?又比如说气候,北京的冬天对钱三来说真是冷啊,尤其遇上刮风和吹沙尘的日子,一出门就怕被风沙淹没掉。还有那越来越拥堵的城市交通和日日见涨的房价,也让钱三觉得留在北京并不是那么轻松和容易的一件事情。

在北京几年时间,钱三见证了北京很多地方的变化。从大北窑到八王坟那段路,钱三初初到北京时,还很破很乱,现已修建得很整齐很漂亮,旁边也建起了很牛气的SOHO现代城。城铁八通线、十三号线通车了;北京的公交车不断地改颜换貌;推出一卡通,公交票价不断调整。还有很多很多。当然钱三没有见到的变化,可能就更多。

几年时间里,北京的大街小巷,也留下了钱三的足迹。长安街上有几路公交车,有几个公交站,钱三都能背得出来;甚至马路两旁有多少块铺路磁砖,有多少盏路灯,钱三都能数得出来。当然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天安门城楼和天安门广场了。虽然钱三经常经过长安街,但每次见到天安门城楼和天安门广场,都觉得它们是那么大气、庄严、肃穆,尽管钱三知道这里面有很浓的政治色彩。还有那繁华的王府井大街,气派林立的商厦和如织的人流,无不彰显着首都北京的现代和繁荣。同样繁华的西单文化广场,经常出现的俊男美女的身影,也透视着北京的青春和靓丽。而迷离的三里屯夜景,红火的海龙电子城,代表着中国信息技术前沿阵地的中关村,展现北京历史和文化的大大小小的名胜古迹,神秘古老的万里长城,还许许多多有名和没名的地方,都深刻地印在钱三的脑海中。

几年来,钱三也多次地看到了北京冬天的雪景。其实除了上学第一年的冬天下了比较大和多的雪外,其它时间并没有下过太大的雪。当然这不包括2001年底的那场大雪。那场雪下得很大、很急,而且下了很长的时间,一个晚上,当天下午开始北京城的交通就瘫痪了(钱三的印象中应该是这样子吧)。还有2004年夏天的那场大雨,其实在广东也就是一般的大雨吧,也使北京的交通瘫痪了(这一点钱三记得很清楚)。当然2003年春夏之交的那场“非典”,钱三更是记得清清楚楚。当时整个北京城都笼罩在一片恐慌的气氛中,人们都害怕一出门就被感染上“非典”,真是人人自危。钱三现在想起来都还有点后怕。

像其他的年轻人一样,钱三也有过一段美好的初恋,而就在天安门城楼前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画像下见证了两人的爱情,然而却在西客站(北京西站)终结了。从此她踏上了远去的列车,钱三却呆呆地看着载着她离去的列车渐行渐远。就在那一刻钱三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钱三最年轻的几年时光,伴随着内心的喜怒哀乐,就这样在北京度过了。从最初的青涩少年到后来的老成持重,钱三已在北京留下了太多的故事。虽然未曾有过轰轰烈烈,但却为了能轰轰烈烈而努力过、挣扎过。

直到后来,钱三内心常常觉得有一种孤独。从最初的求学到毕业后在北京求职再到现在离开北京,钱三数了数,已有七年多的时间。除掉不多的几次回家的时间,可以说,整整七年的时间都在北方度过了。上学时回家还多一些,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回家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于是跟原来在广东家中的生活也相去越来越远。钱三便常常想起以前在广东家中时的生活情形,想起家中的亲人,想起家中的小路,想起童年的伙伴,想起小学、初中、高中的同学。虽然钱三的家乡没有北京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繁华,但钱三却觉得以前在广东家中的生活是多么轻松自在。

钱三曾看到一篇介绍一位著名女歌唱家的报道。她说,一个人如果经常梦到什么或经常想起以前的什么,那就是他(她)目前的生活缺少什么。钱三想他此时就是处于这样的状态中。

慢慢地钱三便有了一种离开北京回到广东去的想法。然而不论是继续留在北京还是回到广东去,似乎都是一种两难的选择。继续留在北京,那就意味着接下来的时间继续在北京度过,继续着与原来的生活相去越来越远,继续在北京漂泊的日子。回去广东,却又心有不甘。毕竟自己最年轻的几年时光在这里度过了,慢慢地熟悉了这里的人和事,对这里已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而当初所立下的雄心壮志还未实现,就这样回去,如何见家中父老?再说当初决定留在北京的另一个原因,是希望能一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盛况,而此时离奥运会开幕已不到两年的时间了,难道就这样回去?

回或留,钱三真是一时难以决定。


钱三所在的公司华文票务,是一家专业的从事演出、体育赛事等门票的经营、代理和销售的公司。据说这样的公司当初在北京只有华文票务一家,老总原先是文化部的官员。正是凭借老总的这层关系,使华文票务得以独家涉足演出票务行业。而且当时北京的演出市场正火爆,华文票务便赚得盆满钵满。

但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很多公司便加入了竞争的行列,而且华文票务那些积累了经验和资金的员工,也纷纷出来“自立山头”。于是华文票务便一下子失去了当初的良好势头,只维持着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

钱三便是在这个时候进入华文票务的,可谓时运不佳。也是从这个时候起,钱三开始了他的程序员的工作。

在华文票务工作快两年了,钱三编写程序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着,然而公司的业绩却不见有好转,钱三的工资也没有提高多少。更糟的是,因开办奥运会的需要,北京各大体育场馆需要停止运营进行翻修,大型演出项目都开办不了。受此影响,华文票务资金开始紧张起来,甚至连发工资都成了问题。

钱三纵有十二分的能力,也无法改变这种局面。苦熬了几个月后,钱三决定辞职了。虽然老总一再挽留,钱三还是决定离开。

此时已近初冬,北京的天气已开始变冷了。钱三也进入了找工作的冬季。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面试了多家大大小小的公司,钱三先后确定了三家公司,但试用一段时间后都觉得不太理想,于是便没有做下去。

转战了两三个月后,最终无所收获,钱三不觉有点气馁。眼看离春节也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钱三盘算着要不先回家去,等过了春节后出来再找工作算了,现在年终岁末的,不是找工作的好时机。

考虑再三,一个念头在钱三脑中升起。既然时机这么巧,与其回家过了春节后再出来北京找工作,不如干脆现在离开北京回到广东去算了,或许在广东还能碰上好的机会。

大概是这两三个月来找工作的不顺利,再加上之前已有的想法,钱三很快便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离开北京回到广东去。

钱三选定的城市是广州和深圳,只要有合适的工作机会,不论是广州还是深圳都可以。

于是钱三便在招聘网站上找了这两个城市几家比较合适的公司投了简历。还真有效果,过了两天便有其中的几家公司回了电子邮件预约钱三去面试的,还有一家广州的公司则直接打电话过来约钱三去面试的。

于是钱三决定先回广东一次,到广州和深圳那几家约好的公司去面试,到时看情况再作打算。这可是钱三第一次这么远距离地去面试啊。

几经周折,最后深圳和广州各有一家公司确定了意向,其中广州的那家公司就是打电话过来约钱三去面试的那家公司。权衡比较,钱三最终选择了广州的这家公司。

确定下来后,钱三便又匆匆地赶回北京。这回是真的要离开北京了,但因时间紧迫,已容不得钱三有太多的感慨。能想到的同学和朋友,钱三都逐一给他们去电告知。同学和朋友听后都大感意外,说钱三你小子怎么就突然要回广东去了呢?怎么之前就没有听你提起过?你也太不够意思了。钱三只好苦笑着说迫不得已啊。同学和朋友纷纷说要前来相送,几个要好的还说一定要出来吃顿饭聚聚再走。但钱三都一一推辞了,一是因为时间太紧了;二是,钱三不想搞得自己好像很凄凉的样子,那就留下一些缺憾美吧。

匆匆地收拾完后,钱三终于要离开北京这座生活了好几年、留下了自己太多喜怒哀乐的城市了。坐在赶往西客站的车上,看着眼前即将成为回忆的一切,钱三顿觉既熟悉又陌生。那一刻钱三内心多么希望那些同学和朋友都能前来相送。

那天天气很好,阳光很灿烂,似乎是要给钱三留下一个难忘的笑脸。坐在列车上,看着北京的城市建筑在列车的快速前行中变得越来越远,直至消失得无影无踪,钱三在心里暗暗地说:

朋友们,再见了;北京,再见了。如果可以的话,2008年北京再见!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