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先生说港股投资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没发货能退款吗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2:49

 第200楼)回复: 看好股市的新人说港股投资

关于投资H股的一点思考
    总的来说,对H股投资,我现在的态度是“趁势出海、小试身手、实习热场、以备不时”
   以下分析都是我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的观点,也就是,“对我来说。。。如何如何”,仅供大家参考。
   一 、投资港股的目的
    1,避险   对于像我这样,身手并不敏捷的投资者来说,现在开始要为A股未来的大崩盘做准备了。 
等到此轮A股超级大牛市结束,必然会有一个超级大泡泡,其最终的砰然爆裂,也必然会伤害到我国的实体经济。(据说股市反作用于实体经济的理论,是索罗斯首先提出的。我有点不敢相信。)  那么我们的资产必须要有相当的比例转移到非人民币资产上去,也就是争取要在几年的时间内脱离我国的经济。
    传统的避险工具,比如黄金,因为已经通过ETF被证券化了,相当程度上已经失去了避险的功能。而且考虑到货币实际购买力的话,历史上实际黄金并不保值的。
    那么相比较其它的几个方式,比如非国内房产、商品(期货),国外优秀公司的股票应该是一个最可行的避险方式了。  而考虑到估值水平基本和发达股市接近、比较多的优秀上市公司、同文且相邻从而最易入手的投资环境,投资于HK股市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选择了。
    而且,近期A股面临越来越大的调整压力,但此种调整并不会像上面我说的那样伤害到实体经济,也就是还不是能带动港股下调的那种,那么我们现阶段进入香港股市实习,也就是可行的。  
    这种在港股上小试身手、实习投资是不是要付出较大的学费呢? 在我看来并不是,而是反过来,可能会有实习工资的,因为有着不小的有一定价值基础的交易性机会。
    (哎呀,下面不能像这样展开了写了,否则一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
    2,赚钱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所以最好的避险方式是赚钱。呵呵。
    A-H的差价是巨大而明显的,逐渐“北水南调”也是很明显的趋势,部分H股、红筹股回归也是一定的,其它港股估值也并不高,那么这里面一定有很大的赚钱机会。
    所以下面我谈谈——

    二、投资港股的价值点   (可以理解的原因,我只展开讲讲AH差价,这一大家最关心,也分歧最大的问题)
    1,A-H差价    这种差价的巨大和明显,已经到了使像我这样的A股所谓价值投资/投机者深感不安的程度了;此等落差,也积累了相当的势能了。 
    现在支撑A股相对大幅溢价的,主要是两个:1、境外投资者不了解我们的上市公司,A股应该是真正的价值发现者和价格制定者。这一点在工业股上确实长期存在,在鞍钢上就有明显体现。但这个是次要因素,是不足以解释幅度的巨大和将来为什么不能填平溢价的。  2、国内的流动性泛滥,是水库与大海之间的那一道坚固的堤坝造成了海拔的差异。  虽然管涌早已暗存,但现在是沟渠即将修好,短时甚至此轮牛市都不会到同一海拔,但总趋势必然是拉近而不是拉远。
    作为先行出海的资金,尤其是这次开放的个人投资者,必然大多先从此种差价入手,短时间内足以支撑和拉动其股价。
    此次开放个人投资港股,很类似当初对境内个人开放B股。  历史虽然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总是惊人地相似。  而两者最相似的,就是开放之前都早已暗流涌动,并且开放都分两步走。   我们回顾B股的开放过程,会发现在2月份蜂拥抢入的投资者,都有暴利的机会,之后都有足够多的机会获利了结(如果也足够清醒的话)。  真正受伤害大的,是6月份大开放之后进入的,后知后觉的无任何门槛、无任何先手的大众。 所以此次试点期间进入的,风险的可能要小于收益的可能,各方利益相关者,都需要赚钱效应的出现,而之后试点推广后需要绝对的警觉。
    2,红筹股回归   回归带来净资产的增厚,和估值大上拉,都会提升此种股票的价格。 
    3,A股没有的其它优秀国内外公司。  尤其是一些不可能回归的民企,以及外币资产的公司。
    4,A股还没有的仙股,以及杠杆巨大的权证,还有此次还没放开的其它衍生品。
    以上2-4估计不用解释,全明白的。

    三、投资港股如何入手
   1,遵从入界宜缓的原则,以及要亲尝梨子滋味的原则,我准备从A-H差价入手。
    顺便谈一下,我为什么要选择个人途径,而不是QDII。
    我们这次投资,或者说开始投资港股,是始于此次开放,所以我更多地从此次开放谈起。   出海的资金,个人的也好,QDII的也好,可以说在国内水库中是个人物somebody,但在国外大海中是张三李四nobody。   而据我了解,出海的QDII还是在用配置的方法去投资,那么在无法搅起大浪的情况下,被淹没在波涛之中,或者说随波逐流,就是必然的了。    其实作为出海的国内资金,既然相对不多,就应该攻击点集中,集中于最易被发现和最易被后续部队连续攻击的对应H股上。   如此,则可短时间内摆脱境外总体估值的羁袢,产生容易理解的赚钱效应。
    2,考虑红筹股回归的短时交易性机会。
    3,寻找可以长期持有,尤其是能避险的非人民币资产的优秀公司。
    4,权证之类还不敢,怕搞坏了心态。
    5,充分考虑到港股习惯性地对金融、地产、消费等股票的相对高估,和对工业股的相对低估。

    四、疑问和难点
    1,此次政策的怪异。   这个政策的目的当然是1,疏导流动性。2,输血香港。   但从发布时点和后续动作来看,第二个目的似乎更大一些。  似乎是最上层一拍板,赶时间赶紧就公布了,无任何操作的流程设计,据说连相关部委的会签还没完成。这可和当初开放B股大不一样。  说到这里,我要感慨一句,B股不如港股会叫、会撒娇啊!
    而最大的怪异在于,如果换汇外流时无额度限制,那么将来要回来时怎么办?必将陷入要么等同于资本项目下人民币自由兑换,要么购汇、结汇额度不对等,无缘由限制收益回流的两难境地。  新的22条军规啊,呵呵。
    2,深海有大鳄,深海有海啸。   平常看似波澜不惊,但海啸来时,真是人力不可抗拒啊。也就是,到时有人想救市都救不了啊。 作为水库中长大的我们来说,需要百倍的小心。
    3,对相关个股缺乏研究。   初期看来要多看看大行们的报告了。
    4,对境外股市的特性、规律毫无了解。

    投资于港股,当然也离不开价值分析,从基本面出发进行价值投资和价值投机。
    总的说来,短期内是实习机会+价值投机性机会,中期需要回避,长期有价值投资性(避险)机会。
    回看了一下,发现有必要讲讲我现在理解的价值投资和价值投机。
    投资:多着眼于经济、行业、公司基本面,兼顾资金面。
    投机:多着眼于资金、心理、市场流动性,兼顾基本面。
    总算关门前赶完试题了,发上来请老股民和大家点评。
    发布者:核潜艇   2007-8-27 2:00:00 

    ※呵呵,我懒惰了,不予评论。反正我觉得你们二个人的观点都是鲜明的,一个在于谨慎,一个在于乐观,而且有一个共同的:从长期看配置港股是需要的。其实,有这一点就足够了。就让朋友们来评论探讨吧。

    另:道兄你也对于港股投资整理一下思路,系统的说说你的观点好吗?我喜欢你的道理(理论)谢谢!

    不过,你的其中二个观点值得商榷,一个是原始投资成本的问题,这个我觉得不应该影响寻找新投资方向的。一个是汇率的问题,在本币升值的预期下,投资于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理论上在不考虑换兑手续费损失的情况下是应该没什么影响的。

    对了,还有个猪哥哥呢,你也来一下好吗?谢谢!那么到时候就是2:2观点的结构,否则核潜艇要吃亏的。
 

    哈哈,我找到了懒惰的方法,朋友们,我这个办法不错吧?我自己可以偷懒,大家也可以多一点看见不同观点的碰撞,比我的一言堂可强多了。同时,我想提醒大家一句:其实,在我这里的这些朋友们的观点并不比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专家差什么的,只不过是缺乏个知名度而已,我希望大家认真看看、思考一下。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