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新区今日全面投产了

来源:互联网 发布:养老金资格认证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6:33

 

注:按道理来说,今天的马钢需要公告的,因为这是公司经营的重大信息。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公告。我就整理一点相关新闻报道与朋友们共享。

 

马钢新区今日顺利竣工 

2007920  来源于: 兰格钢铁 

 马钢新区工程,今天顺利竣工投产。这是马钢在新世纪实现的新跨越,是全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上的重大成果,全市人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我们向马钢新区工程建成投产致以热烈祝贺!向马钢新区建设者们致以崇高敬意!

 短短两年多时间,从开工奠基到全面投产,马钢新区工程项目———500万吨从烧结、炼铁、炼钢到热轧、冷轧、镀锌的全流程生产线就矗立在我们面前。这是创业、创新、创造的马钢精神造就的“马钢新速度”,是马钢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取得的优异成果,也是马钢做大做强钢铁主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集团的重大战略举措。

 近年来,马钢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做大做强钢铁主业,全面提升市场竞争、科技开发和抗御风险能力,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数据表明,马钢的第一个100万吨规模,用了22年的时间,其后用了17年时间达到了300万吨规模。从300万吨到1000万吨的配套生产能力,仅仅用了7年左右时间。现在经过两年多的时间,随着新区(前期)工程项目建成,马钢形成了1600万吨生产规模,再跨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马钢新区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优化产品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为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马鞍山总目标做出了新的贡献。

注:今日的马钢已经是今非昔比,烂马钢的形象一去不复返了。

工业是马鞍山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没有工业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马鞍山。没有工业的发展,就不会有未来马鞍山的全面小康。马钢的跨越式发展表明,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国的第一要务。根据企业现有基础,抓住技术创新这个法宝,敢于攀登国内外最新科技高峰,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市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正在成长壮大。让我们弘扬创业、创新、创造精神,在工业强市的进程中,不断创造新业绩,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马鞍山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马钢诞生记 

920,注定成了马钢发展史上的“生日”。马钢发展史的几次大改写都在这一天——

1958920,毛冒雨来看马钢,说:“马鞍山条件很好,可以发展成为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因为发展中型钢铁联合企业比较快。”从此,神州大地上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马钢”……

1993920,马钢总公司、马钢股份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马钢“改制”成功,一举成为“中国钢铁第一股”,在境内外筹得了宝贵的64亿元资金,成为轰动国际的上市公司……

1998920,马钢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马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马钢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折点,这又一次改写了马钢发展史……

今天的920,是马钢“十一五”新区500万吨项目的提前竣工投产日,它标志着马钢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跨上了一个新平台。敢擎巨笔绘宏图的马钢人,在这页历史新篇章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强钢之路的新里程

干就干一流。马钢发展史的每一页,都书写着马钢人敢为人先、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创业、创新、创造精神。

60年代,轧制出我国第一个车轮和轮箍,宣告了中国火车只能用“洋轮、洋箍”受“洋气”的历史从此结束;

80年代,建成了我国第一套高速线材轧机,填补了我国钢铁行业的一页空白,成为我国高速线材轧制技术的摇篮;

90年代,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热轧H型钢生产线,开创了我国钢结构发展的新纪元;

“十五”期间,马钢抢抓机遇,全面启动了以冷热轧薄板工程为龙头的结构调整,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规划,创造了“马钢速度”。

这一切,都是马钢发展中的里程碑。然而,这距马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集团还相距较远,代表当今世界钢铁行业一流水平的高档板材,是马钢的“短腿”。当时,马钢的“板带比”仅为37%,这一比例,难以跻身世界强钢之林。

早在马钢实施“十五”结构调整时,敏锐洞悉和科学预见的马钢领军者们,就把眼光盯在了代表世界钢铁行业一流水平的高档板材上,不求最大,但求最好、最强。按照技术先进、装备高效、集成优化、流程顺畅、产品精良、指标先进的六大原则,进行“十一五”发展规划。因而,新区项目在总图设计时,就集世界现代钢铁工业大型化、高效化、最优化于一身,力图把马钢打造成新一代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板材“精品基地”,从而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

正因为马钢新区项目总体规划符合国家钢铁产业政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所以,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马钢“十一五”发展规划第一个获得国家正式批准。又一次抢得先机的马钢人,在强钢之路上,走上了新的里程。

为了马钢的强钢新里程,多少人付出了巨大努力,给予了鼎力支持,这种支持来自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省委郭金龙先后3次亲临现场,并向马钢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让马钢担当安徽科学发展、奋力崛起的脊梁,树立起全省工业又好又快的一面旗帜。

 

又好又快的新速度

马钢“十一五”新区500万吨项目是我省建设史上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也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全流程钢铁项目。如此浩大、庞杂而又集世界钢铁工业的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之最于一身的新工程,在马钢是史无前例的。但马钢人攻坚克难,大胆创新,创造出了被省长王金山誉为又好又快的“马钢新速度”。

马钢的“好”好在起点高。马钢这条全流程生产线,是一条集当今世界现代钢铁一流和先进于一身的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生产线,它能生产世界“钢中极品”。

马钢的“好”好在投资省。马钢新区500万吨项目系统工程由34个单项工程组成,按概算要近300亿元,而最终控制在约270亿元。

注:由于马钢采用的是进口技术与设备,所以吨钢投资额还是比鞍钢高了不少。因为这个项目的产能与鞍钢的鲅鱼圈项目产能差不多,相对来说鞍钢的高炉、转炉的容量要大一点的。鞍钢的总投资预算为226亿元,而马钢花了270亿元。

马钢的“好”好在见效快。从新区试生产的几个月看,主体达标已达86%,如此高的达标率是国内外到目前为止所绝无仅有的。

注:请大家注意这个“主体达标已达86%”,说明马钢新区在年内达产还是有可能的。只不过我估计冷轧系统不能达产达标,因为一般来说冷轧板系统的达产达标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朋友们!所以,如果我们想尽可能更多、更快的收集上市公司资料,那么就需要在相关的新闻报道中获取,因为相关的新闻报道总是会透露一点什么的。因为有些信息是没必要公司进行公告的。

马钢的“好”好在可持续。新区建设工程的总占地面积仅为3.4万平方米(注:这是笔误,应该是3.4平方公里或者说340万平方米),而且大多为山地、荒地、河滩以及马钢自有工业用地。建成投产后的新区吨钢占地面积仅为0.6平方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整个新区建成了钢铁循环经济区,钢渣、水渣等固体排放物100%全部综合利用;余气、余压、余热也全部回收利用,综合利用发电机组的发电量占马钢新区用电的70%以上;水循环利用率达97.5%,吨钢耗新水仅为4.21立方米,全部达到同类钢铁流程的先进水平。

而马钢的“快”,一是快在“马钢模式”。马钢独创的“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2004年就获得了中国钢铁工艺协会的创新二等奖。这一“马钢模式”,为马钢提前一年完成“十五”结构调整项目和提前一年开工兴建“十一五”项目赢得了时间。二是快在“马钢精神”。创业、创新、创造的马钢精神,是马钢创造一个个奇迹的法宝。20041124国家正式核准马钢规划后,马钢仅用1天时间就办理完成了热轧薄板、冷轧薄板两大项目的所有上网国际招标手续。马钢新区工程项目共签署进口合同53份,合同总金额7亿多美元,涉及20多个国家、40余家公司、500余外商、90多轮谈判,马钢人仅用3个多月时间就全部搞定,所有合同都得到了顺利履行,不仅拿到合同的外商满意,空手而回的外商也满意,他们认为马钢人做事非常的公开、公平、公正。

如此浩大、庞杂而又集世界钢铁全新工艺、装备、技术之最于一身的新工程,马钢人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全面建成投产。据统计,仅场平施工就搬走了三座大山,挖填土石方1100万方。如用这些土石方,可筑一条宽1、高2的“万里长城”……

 

“马”字当家的新丰碑

马钢人最为宝贵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始终不渝地坚守“以我为主,博采众长,集成创新,为我所用”原则,这是马钢填补国内一项项空白,树立起一座座钢铁丰碑的根本所在。可以说,新区建设是“马”字当家,一马当先。

场平,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第一步。由于马钢新区施工条件特差,马钢曾拟在全国招标,但参与招标单位提出的条件既拖工期又超费用,马钢无法接受;马钢开出的条件,没人愿干、敢干。

一心想快点、省点、好点的马钢,背水一战,让从未干过这种工程的自家队伍干。有建工企业听说后断言,马钢自己的队伍要是低于我们开出的条件干成的话,那将是国内爆破工程的神话。然而,事实证明,马钢人仅用了5个月就干成了,比“断言”提前3个月,节约资金1.5亿元。

可以说,在整个新区建设项目中,马钢人干的都是“急、难、险、重”的活。没人啃或啃不了的活,全是马钢自己的队伍干。被称为“中国冶金第一梁”的巨型行车梁,一根重量就达161吨,有三根,是马钢人干的;亚洲最大的旋流沉淀池,是马钢人干的,该工程的创新还获得了国家工法最高奖……

可以看到,在新区工程关键的工艺和装备上,都挂着两块牌子,一块是某某国设计,一块就是马钢制造。事实说明,经过新区工程项目的合作,让世界更进一步地了解了马钢,由衷地敬佩马钢制造和马钢精神。

国内外著名制造企业,也主动要求与马钢合作。目前,已有两家与马钢成立了联合培训中心。这就是说,从今往后,从这两家引进的生产线,不用到他们国家培训了,在马钢培训就行,而且,对于引进设备的调试,也可由马钢人现场调试。马钢设计、马钢制造、马钢建设已享誉全球。

马钢曾创造无数辉煌,新区的建成投产,只是它强钢之路迈出的第一步。已经日出般诞生的新马钢,定将光彩夺目,在全球大地上,树立起一个个“马钢创造”的新丰碑。

(来源: 中安在线) 

 

 

马钢新区工程建设的背景 

马钢是依靠艰苦创业、自我积累、滚动发展,从单一的小炼铁厂发展成为特大型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的。进入新世纪,马钢抢抓发展机遇,启动实施了以冷热轧薄板项目为龙头的“十五”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在这一轮结构调整顺利实施的同时,面对钢铁行业迅速发展的势头,马钢又面临着要不要继续加快发展、如何继续加快发展的问题。

2004年,马钢投资150亿元的以冷热轧薄板项目为龙头的“十五”结构调整提前一年完成。马钢形成了894万吨铁、1000万吨钢、943万吨材的配套生产能力,板带比从14.6%(不含窄带钢)提升到37%,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双高产品比重进一步提高,形成了新的“板、型、线、轮”产品结构,特别是随着250万吨热轧薄板及深加工综合生产能力的形成,马钢进入了宽带钢生产领域。通过“十五”结构调整,马钢的装备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产品结构得到改善,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但是马钢的产品总体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还不高,普通低附加值建筑长材比例仍占33%,板带比仅为37%,与先进的大型钢铁企业相比,差距比较明显。从装备上看,马钢还拥有相当数量的小烧结机、小高炉、小转炉、横列式轧机等落后工艺装备,产品质量差、能耗高、劳动生产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进一步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才能实现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十五”开始,我国钢铁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2001年,我国钢产量比上年净增2313万吨,增长率达18%,并由此进入了一轮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期。到2006年,6年之内钢产量连续跨过2亿吨、3亿吨和4亿吨三个大台阶,年均增长率达22%。在此过程中,一批国有钢铁企业加快改组改造步伐,进入千万吨级钢铁企业行列,一批民营钢铁企业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迅猛,呈后来居上之势。针对钢铁行业过快增长的势头,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新上钢铁项目受到严格限制,一批违规项目被叫停。2005年,国家出台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确立了钢铁工业发展的政策目标、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和产业技术政策等钢铁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要求,对钢铁企业淘汰落后、节能减排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应对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挑战,马钢必须,而且完全有可能进一步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淘汰落后步伐,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来源:马鞍山日报) 

 

马钢新区工程建设的过程 

 马钢新区工程建设项目是安徽省建设史上最大的工程项目,也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全流程钢铁项目之一。优质高效地建好这一项目是对马钢人前所未有的考验。

 

 ()加强管理,建立高效的工程协调推进体系

 要完成工程建设任务,首先必须解决工程协调指挥问题。新区工程共有十几个工程项目,施工高峰期间有数万人同时作业,地下、地上、高空,土建、钢构、设备安装与调试,常常是交叉作业、齐头并进。因此,必须千方百计管理好、协调好各项目的关系,既确保工程建设按期顺利推进,又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既保证工程质量达标,又保证工程投资受控。

首先,创新了管理模式。实施并完善了具有马钢特色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和矩阵式管理模式。成立了11个项目经理部,充分发挥项目经理部组织稳定、职责清晰、指挥顺畅、高效灵活的特点,纵向以项目部作为项目管理的实施单位,横向以公司基建技改部等有关业务部门进行项目业务管理,形成了基建技改领导小组协调指挥、基建技改部监督管理、项目经理部具体操作、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整体推进的扁平化管理格局。

其次,加强了工程管理和监督。先后制订了《马钢“十一五”基建技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确保工程建设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保障了工程建设高效推进。同时,开发了具有马钢特色的项目管理软件,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加大项目监督力度,在与项目经理签订《廉政承诺书》的基础上,向各项目部派出监督小组,对项目建设全过程尤其是关键环节进行监督,促进工程建设规范运行。

第三,强化了工程协调指挥。建立了基建指挥部指挥长例会制度,先后召开近百次会议,及时协调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各项目经理部也都建立了工程例会制度,在施工高峰期,有的项目部每天都要召开协调会。

()立足自身,充分发挥“马钢建设”和“马钢制造”的关键作用

新区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只有充分发挥马钢自身的力量,才能确保工程按期按质完成。从场平施工到设备制造、安装,马钢的建设力量和装备制造力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区工程建设中,马钢自营建设队伍在一些急、难、险、重的工程上承担了主要任务。在施工过程中,面对工程的高标准、严要求,广大工程建设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大胆创新,成功解决了许多工程技术难题,加快了工程建设进程。2250毫米热轧设备基础超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极易出现“冷缝”,影响后面的设备安装。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勤查资料,分析原因,并在电脑上设计了各种模拟参数,反复进行演绎论证,提出了以每个分项工程自然分隔为平台,一次性分段浇铸完工的施工技术方案,在专项质量检查和复检中,没有一处出现裂缝。2250毫米轧机工程旋流沉淀池是亚洲最大旋流沉淀池之一,该工程设计标高为38,相当于一座14层的高楼,直径36。由于施工区域1以下全部为流砂层构造,加之江南地区气候湿润多雨,若采取传统的施工工艺,伴随着土方开挖逐步向下延伸,必将造成边坡土方塌方频繁,土方开挖难度增大,土建工期将严重滞后,而且还将给日后的土建施工作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为确保总体网络工期节点,确保土方开挖和作业人员工作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充分借鉴国内新的施工技术,大胆地提出采用“逆作法”这一全新的施工工艺,改为从上而下的施工组织程序,收到良好效果。8万立方米转炉煤气柜辅柜顶升采用了国内领先的预应力吊装技术,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效,也更加安全,获得了国家工法最高奖。

()攻坚克难,快速推进工程建设

技术装备引进。由于冶金设备的制造周期长,技术装备引进工作必须走在前面。早在2004年初,马钢就先后邀请了数十家知名的外国公司,分别进行了34轮技术谈判,先后组织技术谈判90余场,至2004年底,基本上完成了所有长线项目的对外技术谈判工作,并形成最终技术附件,为新区工程规划正式启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41124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马钢规划后,在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之下,马钢仅用1天时间就办理完成了热轧薄板、冷轧薄板两大项目的所有上网国际招标手续,并于1126在网上发布招标通告。至20056月,基本完成了所有进口项目的国际招标工作。在引进过程中,马钢利用丰富的对外商务经验和技巧,引进的技术装备价格低、交货期短、技术先进、质量可靠。马钢新区工程项目共签署进口合同53个,合同总金额7.56亿美元,涉及20多个国家的40余家公司,所有合同都得到了顺利履行。

为节约用地和减少基本农田占用,新区工程选址于市慈湖地区,此处有三座山头———马三峰、马四峰、洋河山,还有滩涂和水塘洼地,地形高度差近50。工程建设要如期推进,首先必须尽快搬掉这三座山,完成场平工程。马钢曾在全国招标,但参与招标的施工单位提出“整个场平工程至少8个月,所需资金应在4.2亿元以上”,不仅工期难以保证要求,而且费用也超出了控制目标。在这种情况下,马钢决定用自己的施工队伍开始这项艰难工程。在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广大参战人员夜以继日,奋勇拼搏,克服了难以计数的困难,仅用了5个月就完成了场平任务,比外部施工单位的预言提前了3个月,节约资金1.5亿元。整个场平工程搬走了三座大山,土石爆破量达560万方,挖填土方1100万方,如果用这个土方量筑起一条宽1、高2的围墙,长度将超过5000公里

地基处理是工程建设面对的又一难点。由于该项目位于长江和慈湖河的河漫滩阶地上,有大量的粉煤灰,地基松软,地下水位高。因此,地基处理工程量大而复杂,面临粉煤灰处理、各种桩基、深坑支护、流沙涌现、水下施工等众多难题。这些问题在马钢以往工程建设史上极为少见。广大建设者不等不靠,积极迎接挑战,迎难而上,顺利打下了一根根桩,质量全部达到外方要求,被外方专家称为奇迹。

(来源:马鞍山日报) 

 

 

马钢新区工程的基本思路和主体内容 

早在马钢“十五”结构调整总体规划尚在实施之际,马钢的决策层就把马钢的发展放在国际国内钢铁发展和竞争的大环境下来思考,将马钢新区工程规划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

()产品定位

根据对国内钢材生产和消费分析,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钢铁生产和消费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从钢材消费结构和供需平衡来看,国内钢材需求的板带比较低,正处于上升阶段,其中热轧薄板、冷轧薄板、涂镀层板需求增长较快,供需矛盾较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产品分析,结合企业实际,为了从品种规格上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上供需矛盾较大的高档次汽车板、家电板和精品建筑板需求,马钢决定新建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生产线,与“十五”建成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配套,形成薄板产品系列化,成为板材精品生产基地。

()工艺路线和装备选型

新区工程的工艺路线和装备选型主要突出以下原则。一是装备高效。符合现代钢铁工业大型化、高效化的发展方向,采用大型化装备,构成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运行系统。二是技术先进。体现21世纪钢铁生产技术发展的水平,实现整体工艺流程技术最优化。三是集成优化。充分发挥国内技术和设备制造的优势,同时开展国际间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将经济性与先进性有机结合起来。四是流程顺畅。以构建新一代钢铁制造流程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做到紧凑合理、流程顺畅,内部物流能耗少,成本低。五是产品精良。生产高质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品板材,产品规格齐全,满足市场需求,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六是指标先进。主要技术经济、环境等指标符合国家钢铁产业政策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按照上述原则,新区工程炼铁系统选用24000立方米等级大型现代化高炉及其相配套的2360平方米烧结机、7.63焦炉和原料准备系统,适应现代高炉“大型、高效、低耗、长寿”的发展趋势,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原燃料消耗少、生产成本低、节能环保;炼钢—连铸系统在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四位一体组合优化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板材产品的特点、规模和产品质量的要求,并与现有的CSP和中板生产线的品种、规格合理配套,可以更好地发挥规模效益。能够生产低合金结构钢、深冲和超深冲钢、汽车用钢、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船用钢、耐蚀钢、管线钢及双相钢等高品质高附加值的钢种;热轧系统选择了优化的常规热轧工艺,流程为:步进式加热炉—侧压—粗轧—精轧—卷取。能够对连铸机生产的坯料进行离线检测和清理,从而在源头上保证入炉坯料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生产优质表面质量的板材提供保证,并且由于常规热轧的原始板坯料较厚,能够实现较高的轧制压缩比,生产出的板材具有短流程难以达到的低屈强比、高成形性能的特点。冷轧—镀锌系统工艺流程为:酸洗冷连轧—连续热镀锌、连续退火—卷取。酸洗冷连轧具备生产软钢系列及高强度系列冷轧薄板的能力。热镀锌生产线产品定位在以高档轿车用内外板、高档家电用板为主,兼顾部分建筑板,产品质量好,机组生产效率高。同时,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新区将同步建设一台153兆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CCPP)和一台掺烧高炉煤气发电机组,同时建设干熄焦、TRT以及烧结余热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气、余压、余热,年可发电25亿千瓦时,自发电比例达60%以上,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建设国内首套污泥综合利用工程,高炉、转炉污泥全部回收处理循环利用;建设先进的钢渣在线处理系统,采用粒化新工艺,分类处理,实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全部有效利用。建设2个生产废水收集处理系统,处理后大部分水用于车间生产,少量达标排放;建设9座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出水达到中水水质标准,用于厂区绿化、清洗等,实现污水资源化,减少新水使用量。主要能源环保设计指标为:吨钢综合能耗669千克标煤,吨钢可比能耗649千克标煤,吨钢耗新水3.84立方米,水循环率97.5%,吨钢粉尘排放量0.3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0.25千克

注:相对来说马钢新项目的标准还是很高的,所以,马钢新区的成本比较低。由于新项目的能耗成本比较低,由于新项目的产品结构比较高,所以,马钢新区的这个获利能力将超过马钢老区的1000万吨产能。也就是说,虽然产量的增长没有翻一番,但马钢的获利能力将翻一番。

()选址和总图设计

新区工程位于马鞍山市西北部的慈湖地区,西临长江,东至慈湖河,北与市第二发电厂相邻,南临马鞍山和市山鹰造纸厂,与马钢现有厂区相接,总占地面积约3.6万平方米。区域内部分为自有地,其他为山地、低洼荒地、水塘及市电厂灰库。厂区地形北低南高,西低东高,低凹处地面标高为7-9,靠近现有二厂区处场地标高为11-13,中部山地马四峰最高处标高为55。规划选址于此处主要是考虑此处可利用荒山、河滩以及马钢自有工业用地,占用基本农田少,同时紧靠长江,可充分利用长江水运有利条件,减少物流运输成本。

新区工程规模庞大,系统复杂。如何把如此多的系统布置在这片面积不大的土地上,是总图设计面对的一大难题。为了设计好总图,设计单位积极吸取国际上先进钢铁厂总图布置的优点,认真研究,不断优化,先后三易其稿。经优化设计的总图布局结合厂区地形特点,达到了缩短中间环节物流运距,充分、合理使用土地的目的,吨钢占地面积仅为0.6平方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如果考虑预留的二期产能,吨钢占地面积将降至0.4平方米以下。

注:根据“如果考虑预留的二期产能,吨钢占地面积将降至0.4平方米以下。”这一句话来判断,就说明马钢新区的规划是产能1000万吨。目前的产能是550万吨,实际产量大概在600万吨。

()新区工程规划的编制

20035月中旬开始,马钢就新区工程规划问题和有关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了多次接触和交流。2003612718,马钢先后邀请了中国金属学会会长翁宇庆(原冶金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原冶金部副部长)等专家来马钢进行咨询、指导。专家们一致认为,马钢加快发展完全必要,也非常迫切。同时,马钢具有加快发展的基础、优势和有利条件,通过“十一五”结构调整和系统优化后,完全有可能、有条件进入我国钢铁行业第一梯队。

20031017,又邀请了中咨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石启荣一行9人来马钢,就规划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咨询,专家们认为马钢新建一条全新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500万吨规模生产线,方向完全正确,并建议规划建设要“投资省一点、起点高一点、速度快一点”。

2003123顾建国董事长主持召开会议,讨论确定了规划主要项目的技术规格。

2004212在北京第二招待所举行了马钢新区工程总体规划评估论证会议。会后,马钢根据专家意见对规划进行了修改。

20047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工业司研究了马钢的规划和中咨公司的报告后,要求马钢根据中咨公司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对规划进行调整,并要求增加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内容。2004723,顾建国董事长亲自主持会议,布置编写“补充材料”。2004726完成了《总体规划补充材料》,并上报国家发改委。补充材料中对规划的产品方案、技术装备、技术经济指标等进行了调整,补充了循环经济等内容。

    至此,新区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全面形成。

    (来源:马鞍山日报)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