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系列之九,核心竞争力

来源:互联网 发布:用西瓜影音怎么看网络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7:46

股友提示:如果是你没有信心的票,你买它做什么呢?你要买一只票不是光靠问就能问出什么来。自己去找资料,自己评估,自己掌握它的走势。

如果要来炒股就要有学习的心态,认真负责的心,不要太随意,这个跟你做人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到现在还没有想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亏钱?还没有想着对它负责,请离开股市,要不很容易让你破产。

——博友nowcs先生摘自天涯

=============================================================

老股民提示:因为我所研究的大多数是我所持有的,所以,请你注意我或有可能的看好偏见。请你自己为自己的人民币负责,你应该明白,你的人民币不是桔子皮,而是你省吃俭用的血汗钱。假如你盲目买入我在研究的股票,那么,赚钱了你就自个儿乐吧,亏钱了你就自个儿负责吧,谢谢!

请新来的朋友浪费些时间看看以前的文章及留言(估计需要3-6个月)。

股市有风险!一定要用“闲钱”投资!千万不要借钱!也不要用影响正常生活的钱!如股价下跌会影响你的生活,会影响你的心情,那么千万不要模仿我满仓。

=============================================================

特别提示:考虑到银行股内在的经营风险,考虑到过去的大蓝筹深发展曾经资不抵债,考虑到我在这里不会长久,请不懂银行业经营风险的朋友不要随意买入银行股作为长期投资!因为到时候万一有什么问题你也不会卖出的,而我,哪怕到时候兴业等等在5元以下也会坚决卖出。

=============================================================

请新来的朋友务必认真阅读、理解我的卷首提示!

 

(355)回复:价值交流园(08.03.28

而对于银行业,我们可以看到未来10以上的发展动力,尤其是这4只小银行。他们最大的风险是在金融开放以后,国外实力银行的大举入侵,但是银行是国家的命脉,是不会允许这样的。外资只有通过参股这些小银行来享受经济的增长,这就是这些小银行的巨大优势。

对于浦发、招商、兴业和民生,我以为:

最稳健的当属浦发,其次招商,民生,兴业,如果金融危机发生,无疑浦发最有抵抗力,但是其发展速度也是最保守和最缓慢的。对于最保守的投资者,浦发首选。

业绩变数最大的当属兴业,其次民生,招商,浦发,变数大有好有坏,对于激进的投资者,兴业首选。

从目前看,最有竞争力的当属招商,其次民生,兴业,浦发,而未来最有可能超过招商的,当属民生。

最有可能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公司的当属民生,其次招商,兴业,浦发,也可能是招商,我十分犹豫。

综合来看,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民生,招商和兴业,三个里面,招商变数最小,也有一点鸡肋的意思。所以,老股民总是在民生和兴业之间转换,可能也是希望这两个最有变数的银行能给自己带来超额收益吧。

最近我终于开始具体介入银行了,34.5元满仓兴业,36.31涨停卖出1/3换入民生。钢铁我以为还没有到价值投资的价格。

  发布者 好感863 

 

好感863先生的这个分析是比较中肯的,也是比较合理的,我支持这个观点。

虽然说这四家银行的同质化相当严重,看看他们的发展战略也是大同小异,但仔细看来还是存在着不同的方面,他们都存在着彼此不同的优势,我个人感觉,他们的未来将有不同的变化或者说不同的着重点。

从经营方向来看:

浦发属于四平八稳的稳健性企业,就是在传统的银行业务之中进行稳健的经营战略,目前并没有发现其经营方向的突破点,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运行中。但根据浦发这一次的公开增发,我的感觉是准备一定的收购兼并,这也是一条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是一个很不错的发展方向。

目前来说,招商的核心竞争力最强,他的零售银行发展方向非常明确,低成本的资金来源,银行卡的快速发展并盈利,由银行卡带来的大量的低成本资金,无疑将形成核心竞争力。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估计在于收购兼并,因为招商需要网点来支撑未来的高速发展及市场占有率。

民生的经营亮点在于中小企业的贷款与服务,这是避免与国有银行正面碰撞的一个很不错的发展方向。民生的个人业务是他的弱项,在与揽存为立行之本,贷存比严格限制的情况下,这是民生的软肋或者说瓶颈或者说致命伤。所以,民生不得不加强零售银行的转变,集中公司业务的事业部体制,多元化发展的战略。至于说民生这一次的改革能否成功,还是个未知数,还有待于继续观察。事业部改革,流程银行的改革,这是把双刃剑,搞不好会很麻烦的。我看好民生租赁公司的前景,但市场容量好像目前并不大的,不知道能否让民生吃饱或者说能否满足其高速发展还是个未知数。还有那个基金公司的投资也是很不错的方向,因为基金公司的成立,不仅仅是带来基金公司的效益,还有着那些托管资金的低成本,问题在于这个基金公司能否快速成长?基金公司的知名度与规模效应相当重要。至于说投资于信托、投资于联合银行的东东,说实话,我并不看好。

兴业,说实话,我还真看不清楚兴业的未来方向是什么?目前好像是什么赚钱做什么,还没有个明确的发展方向。目前来看,有向零售银行转变的迹象。所以,兴业的变数很大。

 

从企业文化来看:

浦发与兴业的企业文化我不清楚,一般来说,具有国有背景的企业其企业文化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浦发、兴业与招商的企业文化应该差不多的,最起码没有根本性的不同。所以我的着重点就放在招商与民生的对比上。

招商的企业文化强调的是集体团结的协作效应,强调的是分支行当家人的个人魅力及管理、开拓能力。在分配机制方面差距不能太离谱,注重级差效应。在激励机制方面同样的如此,注重有福同享。其实,这是东方人的传统习惯,也没什么不好的地方,因为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嘛。缺点是不能更好的发挥个人能力,不能把个人的思维、潜力发挥至极限,那么就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一部分人的才能或者说潜力,存在着某些大锅饭的痕迹。也就是说,招商实行的是符合东方人的以当家人主观意志为重、协作精神为主、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文化。

相对于以协作为主、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文化,民生实行的是以符合西方人文化的以规章制度为重、以人为本、个性化的硬性管理文化。在分配上没有级差概念,没有和稀泥的平均化,一切都按照条条框框来执行。相对来说,规章制度高于主观因素。这样的企业文化注重于发挥个人能力的极限,真正的实行多劳多得、贡献大收益也大的原则。每一个项目的完成,甚至每一笔交易的完成,个人都能得到相应的奖励或者说报酬。如此,极大的激励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员工实现个人能力的效益最大化。缺点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精神,收入差距比较大,甚至某些业务人员的收入高于支行长,个人的精神压力也比较大。

说实话,我也说不好这两种文化孰优孰劣,反正是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吧。从我个人的感情来说,我比较喜欢符合东方人的管理文化。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我比较喜欢奖惩分明的西方人管理文化。因为民生的管理文化更容易实现做大做强,更容易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而且以规章制度来保证的方式容易避免以个人意识来决定的大的失误。但问题在于:在东方人的世界里实行西方人的文化,会不会水土不服呢?这是个问题。

总的来说,我支持好感863先生的观点。

 

另:从综合性系数的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假如以民生为基础,那么兴业应该与民生差不多,因为他们的不确定性因素多一点,因为浦发的稳健性,所以就应该在此基础上加0.1,由于招商的知名度及竞争力,应该再加0.1。假如在09年,民生的机构改革确实能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那么民生应提高综合性系数,反之,则应降低系数。

好了,银行系列综合性分析今天就到此为止。这一下我该真的休息几天了,让这里冷却一段时间。

愿朋友们股市好运!

 

又及:今天我开放了留言功能。看看谁能占领沙发位置?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