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M1卡当前处境的思考

来源:互联网 发布:js 小数相加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19:48

 09年初,一个恐慌的消息在业内传播,应用范围覆盖全球的M1卡被破解了。工业和信息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应对部分IC卡出现严重安全漏洞工作的通知》,而后各地红头文件相继做出快速反应,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基层简化成一句话 “M1卡不能用了!”。

    M1卡一夜成名。一时间几乎所有经营M1卡的企业都接到类似电话,你们的卡是什么卡? 据说很简单就能伪造充值。连卖饭师傅、小区保安都严肃起来,似乎比路边配把钥匙,办个假证还容易。正准备购买M1产品的用户怕承担责任,把采购计划放弃了。真不幸,传达的只说M1卡不能用,忘了说什么卡能用。
 
    M1卡是我国各大中城市普遍使用的公交卡,学校使用的校园卡,公路使用的缴费卡,商场餐厅使用的消费卡。它占我国非接触智能卡市场的95%,发卡量在中国已超过1.5亿。国内投资的M1卡封装生产线以及相关硬件配套设备,再加上不同应用系统的开发可以想象是一个巨大的财务数字。

90年代中期,非接触智能卡进入我国,应用由民间到政府。具有代表性的有瑞士LEGIC卡、美国TI卡、美国TIMIC卡、荷兰飞利浦MIFARE 1卡(M1卡)。经过几年市场较量,M1卡由于密码机制开放、性能稳定、价格低廉无可争议的占领了中国市场。可以说是时代和市场让我们选择了M1卡,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有目共睹。
 
    毛主席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M1卡在世界舞台一枝独秀自然会侵害其他集团的利益。08年10月,M1卡的破解方案在国外被公布在互联网上,世界被震惊了。研究团队详细公布了破解用的电路图和软件程序代码,自称按此方法脑子不灵的也能复制M1卡,给了M1卡重重的一击。

不知道,有关部门发文前是否组织技术人员实际验证了这些方法;是否明确应具备哪些必要条件才有可能;是否集思广益探索了对应方案,是否能分场合分等级给出一个科学的指导意见。毕竟国家已经做出了巨大投入,淘汰、丢弃说起来简单,国家财产是无数公民劳动汗水换来。
 
    所谓破解不过是能复制出同样的卡。复制卡片和篡改卡片内容是两个完全不同概念。一个完善的应用系统,其安全性并不完全依赖于卡片本身。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银行磁卡,复制了也没用。我相信其他型号的卡也可以复制,只不过没人公布,不知道比知道更危险。
 
    什么卡可用,谁也不敢说。专家指导性意见是逐步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CPU卡。那最好,成本呢?时间呢?在这段时间我们等着吗?今天的先进不代表明天先进,万一贼又惦记上CPU卡呢?专家语言的特点就是没错也没责任。安全防范是一个立体工程,只要我们系统设计的合理,实在不必折腾出这么大动静。况且M1卡技术已被吸收几乎是国产了。
 
    有人问我,M1卡被破解你急什么?还是毛主席说的,没有无缘无故,因为我卖过多种类型的卡,最近几年才开始卖M1,刚吆喝人家就说不能用了,你说能不急吗?退几步说,这钢材盖鸟巢不合格盖个民房还有富余吧!

   下面的视频是网上公布的有了专用工具如何破解M1门禁卡,其实仅仅是个表演,外行增加点防范意识,内行也只能看看热闹。我相信,即便把破解所用的详细资料(原理图纸、生产图纸、程序代码)提供给真正高水平工程师,破解也是不容易的,再有点设计思想在卡里,想篡改内容就更不容易了。千万别碰到真专家,他再说看了我的这段视频顺手就复制了几张公交卡,那我可真虾米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