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之后共享KTV迅速走红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彩票开售时间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19:42

  存在于人来人往的商场中。共享KTV的外形与我们在电影中常见的长方形电话亭极为相似,这个2平方米不到的小建筑由三面玻璃以及一个配有点唱板、屏幕、耳机等设施的挡板组成,内部再配上高脚凳、话筒以及必要的隔音设备,共享KTV app是一款与线下火热的共享KTV设施联动的实时K歌互动类app,小伙伴们可以通过共享KTV了解自己周围有哪些共享KTV设备,找到设备之后只需要通过app点击K歌就能享受你自己一人的K歌世界。


  共享KTV收费:


  关于收费的标准,工作人员表示收费要考虑到设备投放和运营的成本,“每台设备造价大约三万,再加上电费和维护费,所以才制定出这样的价格,每个城市会根据成本价格有所不同,一首歌价格在一元左右。”


  进入“玻璃房”内,正前方的屏幕播放着歌曲MV,“房间”内摆放着两个高脚凳,两个耳机,左右两边的玻璃墙壁上挂着窗帘。北青报记者发现,尽管里面音乐声很大,但在门外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按照屏幕上的操作步骤可以看到收费方式共有1首歌1元钱、20元30分钟、30元1小时三种选择,屏幕下方是一些调节音量等功能的按钮。


  市民评价:


  一名女士表示,与传统KTV相比,迷你KTV使用更便捷,“传统KTV需要约人,而这种就可以在排队等饭的时候进去唱十几分钟”。在音效和歌曲选择上,一位刚唱完歌的男士称:“音效比绝大部分的KTV都要好,不过点歌台里的曲库很丰富,很多新歌都能搜索到。”


  在商家的官网上,其实从未将其称为“共享KTV”,商家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迷你KTV自2016年初就已在京投放。对于自己的产品被网友们冠以“共享KTV”的称号,商家也称可以理解,但相关专家则表示此产品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共享”。


  需要注意的是,共享KTV都没有设置门禁,且不能从内部上锁,作为公共物品,存在被用户破坏或者霸占空间的可能性,共享经济目前还无法规避这一点,之前的共享单车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与共享单车不同的是,共享单车至今没有好的盈利模式,而这种共享KTV一开始就能盈利。据了解,这种营收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户唱歌的计费,一方面是加盟商的加盟。


  此外,用户在使用共享KTV时,要用微信登陆,方可进行录歌,录好的歌都会保存在与微信账号绑定的友唱、咪哒账号下,支持单首或者是制作成专辑分享给好友和分享到朋友圈。这种将线下的卡拉OK模式加上互联网的分享和娱乐性,无疑是吸引用户的因素。


  同时,我们会发现,这一波的商业浪潮,是对线下商业的重塑,过去大家的创业重点在线上,现在反过来不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KTV,线下已然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而这种模式获取用户的成本还比较低。所以,共享KTV的未来,还在于商家对线下市场的把握。


  迷你KTV为何一下成了如此火爆的热门生意?


  一方面,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已经基本停滞,显而易见的一个原因是线上流量机会的减少,导致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在重新回归线下,寻找新的机会。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2016年出现的共享单车教育了资本,能通过试用产生正向现金流的线下硬件,设备是可以投资的。当单车这个赛道在半年时间里被迅速催熟,有着相似逻辑的迷你KTV无疑寄托着投资人的希望。


  如今的共享单车遍布大街小巷,迷你KTV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好运气?


  同时,迷你KTV投资回报时间相对较短。在采访时我们得知,一台迷你KTV的成本在2-3万元之间,每台机器占地面积约2平方米,一线商场的月租金在1000元到2000元左右,加上网费、安装费等,一台机器总体投入平均在3、4万元左右,基于地段和客流量的差异测算,日流水三百到一千——如按500元/日计算,如果收回原始成本只需2个月左右,即便差一点的地段,半年左右也可回本。


  和自动售货机相比,迷你KTV直接省去了生产资本,不用购买产品;另外,在运营方面,新一代产品可以实现远程自动开关机。日常运营基本可以实现无人值守,需要人力完成的仅是保洁等少量工作,投入低,回本快,可以说是一门相当不错的生意。


  而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迷你KTV不仅可以完美避开传统KTV中的种种尴尬场景——用户大可以安心当“麦霸”、“追星”,以及秀恩爱,还是“杀时间”利器。腾讯娱乐在实地探访时,遇到了一对90后情侣,他们表示,“电影还差一个小时才能看,所以来这打发一下时间。”


  总结


  在维基百科里,共享经济的概念是这样的:共享经济具有弱化拥有权和强化使用权的作用,在共享经济体系下,人们可将所拥有的资源有偿租借给他人,使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获得更有效的利用,从而使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变得更高。


  不可否认,共享经济的出现的确是了不起的模式创新,它轻盈,天花板高,也有利于资源的更优化配置。然而,当纯粹的共享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平衡供需双方的需求就一定会变得异常艰难,如何提高用户体验,提供高效、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产品是创业者们思考的关键。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