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鱼缸

来源:互联网 发布:小米3怎样用4g网络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13:50

        虽然是个工科男,但平时呢爱好些花花草草,目前研三在读,检验室桌子上摆了些,总觉得这样自然舒服,毕竟绿色作伴。桌子上一直有个鱼缸(同学的,养鱼死掉了),然后自己养了些绿萝,快一年了吧,绿萝的根系填了近三分之一的空间,但水里分明有些虫卵在游动,个人猜测是夏天蚊子排的卵,渐渐的变成了幼虫,很不雅观。于是买了金鱼除幼虫,总共买了5条,不到一天把浴鱼缸里的虫卵全吃光了,但不幸的是由于系统还不稳定,加上含氧量有限,优胜劣汰的情况下,牺牲了4条,剩下一条。又过一天,最后一条鱼也游在水面大口大口呼吸,心想其亦命不久矣,得想点办法给鱼缸里增氧才行。于是把寝室里给打气筒(给足球打气的,比较小巧玲珑)拿来了,每次给鱼缸打5分钟左右的气,一天三次,慢慢的,鱼呼吸顺畅了。又几天,延长了打气的时间,发现鱼一样游在水底,于是索性抛弃了气筒,大概有一周的时间,鱼活的生龙活虎,丢下去的吊兰,根部也长出了近1cm的新芽,这期间也没有给它喂食,由此判定,这个鱼缸已经达到稳定的生态系统了。绿萝和吊兰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改善水里的含氧量,鱼能够舒适的呼吸,并且消灭水里的微生物,其产生的排泄物可以作为植物的养料。晚上,由于没有光合作用,只能靠有限的含氧量保证金鱼的存活。

上述是这一点时间的经历,明白几个道理:

1、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是必然;

2、自然界最美的就是生态系统,生物能够自动的保持生态平衡;

3、inner peace 对于个人也是一样。

接下来有个设想,很感兴趣:

现在的大型鱼缸都是靠电泵进行水循环,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水里基本没有绿色植物,而且金鱼进本靠投食,这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小型的鱼缸,没有水泵,由于含氧量的原因,金鱼很容易死去。个人的设想是不管是大型鱼缸还是小型鱼缸,只要构建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无需人为干预。

首先要评估鱼缸空间和金鱼数量之间的关系,保证8小时无光合作用下的正常呼吸;

其次是评估绿萝等植物的产氧量,能不能支持长时间的耗氧;

最后可以利用太阳能等存储电量,增加夜间的光照

我想这会是一个有趣的事情。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