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浪潮“活性”存储概念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count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4:43


在一系列因素的刺激之下,国产存储的势头近几年非常猛,市场份额连年攀升。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几家全系列传统存储、新型存储系统提供商,浪潮这几年的表现比较抢眼。2014年浪潮存储增长70%,2015年增长90%,2016年更是定下了增长100%的目标。

每个存储系统厂商都有各自的DNA,这种DNA对外的表现就是一种文化,各方面的行事风格,这些外在的文化到市场上洗礼一番,反过来又会对内在的DNA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淀。同样,每一款产品,都有各自的风格,或者说灵魂,也就是其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次冬瓜哥就想来说说浪潮的这个“活性”存储及“活性”数据的特色概 念。

1.       冬瓜哥的 智能存储情结

冬瓜哥为何会对“活性”这个词这么敏感,那是因为冬瓜哥之前曾经亲自从零开始设计了一套“可视化存储智能解决方案”,这套方案的根基便是一个叫做“SmartMotion”的技术,冬瓜哥当时起的这个名字,被某其他厂商用了,但是只是用了名字,底层完全没有实现“灵动”。整套方案的介绍大家可以查看下面的链接:

《可视化存储智能解决方案》(一) 大话Raid2.0

《可视化存储智能解决方案》(二) 大话SmartMotion

《可视化存储智能解决方案》(三) 大话应用感知

《可视化存储智能解决方案》(四) 大话应用定义

《可视化存储智能解决方案》(五) 大话产品包装

冬瓜哥给这整套方案起了个英文名叫做SmartX Insight,并提供了一个配置界面。X表示内含多项智能和应用感知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申请了三项专利。不过,后来国内有个存储厂商其产品也叫SmartX,好一个撞脸。证明这个词的确是好词,只不过某些土鳖并不这么认为了。

所以,冬瓜哥认为存储系统还能怎么玩才能玩出花样,玩出名堂?那就是智能存储,能够更加智能的感知用户业务的存储,直接从业务层发挥存储层价值的存储!当然,某些土鳖们认为存储不应该智能,应该简单,傻大粗黑,简单到看不见之,简单到在主机端除了被展现为一个/dev/sda之外,什么也看不见。这些土鳖们冬瓜哥并不想再浪费时间与之辩驳。

2.     浪潮“活性”概念英雄所见略同

正因为有此情结,冬瓜哥对一切能够增强存储智能的技术都特别感兴趣。于是浪潮的“活性”概念也就吸引了冬瓜哥的兴趣。看看浪潮“活性”的玩法。看下图便知,当前处于活性2.0版本下。该版本可以实现数据在不同性能层级之间流动,以及数据在异构平台之间的流动。

通过统一硬件平台,加载数据分层、备份、自精简、重删等数据管理和服务功能,让数据从活跃(active)、不活跃(non-active)、近线(near-line)、离线(off-line),再到销毁,整个生命周期形成一个循环。

 真正让冬瓜哥眼前一亮的则是活性3.0版本。3.0阶段的核心词正是“Intelligent”。即智能存储、应用感知,像人脑一样可以自学习、自适应、自调节。这正是冬瓜哥一直在倡导的可视化存储智能理念。冬瓜哥强烈期待浪潮能够将这个理念全面落地,并实现真正的“可视化”,光智能还不行,还得让人看到其智能,操纵其智能,利用其智能,监控其智能,可视化是关键的一环。

具体技术上,浪潮会在数据生成时就给数据打上对应的标签,比如,这份数据需要调用的时间、对性能、容量、压缩、重删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冷却的时间、销毁的时间等等。这样一来,打上标签的数据就可以在后台存储系统的处理过程中自行匹配最优的执行路径、最优的存储介质,以及自行迁移、自行销毁等细粒度智能控制。

这便是浪潮存储的“承接应用,感知数据”概念。

3.      浪潮全固态存储,5月10日浪潮渠道大会见分晓!

        活性存储属于存储软件上的特色。而近几年,存储系统的硬件其实基本上都是略微定制化之后的开放式x86平台,各家的差别越来越小。要说存储系统硬件上还能有什么新玩法的话,那就只剩下全固态存储了。值得一提的是,浪潮将在5月10日的浪潮渠道大会上发布一款全固态存储系统。冬瓜哥并不知道更多的信息,只有一些关键字:3D、1.8PB、多极加速、新型RAID。冬瓜哥会持续向大家报道这款全固态存储的更多细节。

4.      招兵买马,全面发力!

        浪潮2016年将持续引进存储个方向高端人才,预计会翻一番。今年还将建立独立的服务交付团队以及整合营销团队。 浪潮存储,任重道远!冬瓜哥可是寄予厚望的,希望浪潮能够向中国存储产业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