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原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小鬼斩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5:34

一、继电器的定义   

      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

二、继电器的继电特性

     继电器的输入信号x从零连续增加达到衔铁开始吸合时的动作值xx,继电器的输出信号立刻从y=0跳跃到y=ym,即常开触点从断到通。一旦触点闭合,输入量x继续增大,输出信号y将不再起变化。当输入量x从某一大于xx值下降到xf,继电器开始释放,常开触点断开(如图1)。我们把继电器的这种特性叫做继电特性,也叫继电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释放值xf与动作值xx的比值叫做反馈系数,即   Kf= xf /xx   

三,继电器的分类

    继电器的分类方法较多,可以按作用原理、外形尺寸、保护特征、触点负载、产品用途等分类

    按作用原理分:

          1.电磁继电器。在输入电路内电流的作用下,由机械部件的相对运动产生预定响应的一种继电器。

              它包括直流电磁继电器、交流电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极化继电器、舌簧继电器,节能功率继 电器。

         2.固态继电器。输入、输出功能由电子元件完成而无机械运动部件的一种继电器。

         3.时间继电器。当加上或除去输入信号时,输出部分需延时或限时到规定的时间才闭合或断开其被控线路的继电器

         4.温度继电器。当外界温度达到规定值时而动作的继电器。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