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要求

来源:互联网 发布:广联达软件视频教学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19:13

大家现在在阅读文献,有几个问题应该搞清楚:
1. 你正在研究什么问题?问题的背景、形式化定义是什么样的?
2. 这个问题有哪些技术挑战?
3. 这个问题是否已经被解决?有哪些典型的方法?最新的方法有哪些?
能够回答这些问题,表示你做了有效的文献调研
作为一个研究生,应该对某一个小的研究领域非常了解,对这个领域内所有的工作都很熟悉

读一篇论文,有很多地方值得去学习,揣摩:
1. 论文核心的技术贡献
2. 论文的motivation 和 论文所讲述的故事
3. 论文的写作和包装
4. 猜测作者是如何找到这点,并包装成优秀论文的
5. 这篇论文对你将来的工作有什么启发?

如何做文献调研,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如何编程实现,如何撰写论文,如何做学术报告,如何进行学术交流。。。

从写作上剖析这篇论文,如:
1. 这篇论文各个部分的结构是怎样的?是否典型的套路?如果是,它是如何通过套路来描述问题的?如果不是,哪些地方不一样?为什么?
2. 写法上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鉴,或需要改进的?

论文结构,每一段的目的,内在的逻辑、层次,等等。希望每次做报告的同学,都能够从这些方面分析论文,撰写详细的读书笔记。每篇顶级论文,都有其内在的张力。

各位在做事的时候,要想清楚,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目的,要达到哪些标准?随着标准化考试的远去,人生的标准答案越来越少。要学会自己分析。
特别说明一下,我们组的三助要分成几个部分:
1. 发表论文奖励;
2. 参与横向项目的助研;
3. 寒暑假助研补贴;

关于论文阅读,有几件事:
1. 各位同学都要扩大阅读量,在指定的项目方向和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上,每个学习要阅读不少于20篇的论文。
2. 每周两位同学做论文报告,报告完毕后,报告人提交论文阅读笔记到我们小组的论文博客上。博客平台的寻找和注册,每周博文的管理,由张宇鸿负责。
3. 关于可视化内容推荐
请大家关注“浙大可视分析小组”微博,参考他们的[研究生推荐]环节,每周由一位同学推荐新的、有趣的可视化内容,稿子给我审核后,我推荐到浙大可视分析小组微博上。

  1. 文章解决的问题是否重要?
  2. 文章有哪些技术贡献?
  3. 文章技术上有哪些弱点?
  4. 文章的实验是否充分?比较是否全面?结果是否有说服力?
  5. 文章的参考文献是否全面、恰当?
  6. 文章的阐述是否清楚?结构是否恰当?图表是否正确规范?
  7. 文章的语言是否规范正确?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习惯,值得学习。